电工电子复习题
一.参考方向。欧姆定律。KCL,KVL。电压源电流源变换。功率。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 1-1在 图 示 电 路 中(下左),已 知:US=24 V,R1 = 20 ,R2 = 30 ,R3 = 15 ,R4 = 100 ,R5 = 25 ,R6 = 8 。求 US 的 输 出 功 率 P 。(28.8W)
.R1+US-..R2.R5.R3.R3 AIS 1+US-2 AIS 2R4R6
1-2求 图 示 电 路 (上 右)中 ,US = 30V,电 压 源 和 电 流 源 发 出 或 吸 收 的 功 率 值,并 说 明 哪 个 是 电 源 ,哪 个 是 负 载 ? (P 3A =60W,发出;P 2A =20W,吸收;P U =60W发出 )
1-3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戴维宁定理) 求图示电路(下 右)中的电流 I2 。(-0.2 A)
R6I6R5I5I2R2+US 2R4I1R1+US 1-
..I4..I3R3+US 3-+US2 V-.R1I2R2.R3R41 AIS.-
.
.
1-4各 支 路 电 流 的 正 方 向 如(上 左) 图 所 示, 列 写 出 用 支 路 电 流 法 ,求 解 各 未 知 支 路 电 流 时 所 需 要 的 独 立 方 程。
1-5.在图示电路中,已知I4=0.4A, R1= 5Ω,R2 = 4Ω,R3=5Ω,R4=30Ω,R5=10
Ω。 试求各支路电流和电源E的电压和功率。(E=53V PE=349.8W)
1-6. 分别将上图电路(A)化成等效的电流源,(B)化成等效的电压源: 其中(A)Us=6V, R1=3Ω, Is2=1A, R2=5Ω;(B) Is=5A, R11=4Ω, R12=2Ω。 (A)3A,3Ω,上端流出(B)10V,2Ω,下端为正
二.正弦量的三要素及其相量表示。复数计算。电感、电容元件中电流和其两端电压关系。复阻抗的概念及其串并联计算。KCL,KVL,欧姆定律的复数形式。相量图。交流电功率P,Q,S。功率因数。电路的谐振。 2-1. 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下左),已知R = 40Ω,L=0.4H,F=100µF,ω=200 rad/s,u=141sinωtV,用相量法求XL、XC 、i、uR、uL、uC、P、Q、S、cos,并作各电压和总电流的相量图。( i =2.82sin(200t -36.87°其余略)
2-2.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上右),已知i114.14sin(628t53.13)A,i270.7sin(628t36.87)A,
(1). 求总电流i的相量(I = 51A,φ = -25.56°)和正弦量表示式;指出其最大值、有效值、角频率、频率、周期及初相位;
(2). 若左支路的复阻抗Z1=12+ j16Ω, 求右支路的Z2(3.2+ j 2.4Ω)。
2-3. 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下左):R1=5Ω,R2=XL,端口电压有效值U=200V,电容C中的电流有效值IC=10A,R2上的电流IRL=102A,试求XC、R2、和XL,并作相量图。(XC =15Ω、R2 =7.5Ω、和XL=7.5Ω)
2-4.图示正弦交流电路(右上),已知 u=282.8 sin 314 t (V),R=XL=10 欧姆,Xc = 20 欧姆,求总电流和功率。(I =10A, P= 2000W)
2-5.已知某电感性负载两端的电压为220V,吸收的有功功率为10kw,cos1=0.8,若把功率因数提高到cos2=0.95(设电源频率为50HZ),求:
(1). 应并联多大的电容? 并比较并联电容前后的线路总电流; (2). 画出相量图 。
(第三章复习题空缺)
四.暂态概念。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三要素法计算的通用表达式。电路中各元件电压及电流换路后初始值,终值和时间常数。 设下列电 路 在 换 路 前 均处 于 稳 态,
4-1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则 i ( 0 )为 ( 0 A )。
Si+US6 VSCF+i1F+uCUS12 V---
4-2.在 图 示 电 路( 上右)中,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若 uC(0)0V,则 i1 ( 0) 为 ( )。 4-3.在 图 示 电 路(下左) 中,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 若 uC(0)0V,则 i ( 0) 为 ( )。
Si1 AF+uC-
4-4.在 右上电 路 图 中, S 在 t = 0 瞬 间 打开,求 uC(0) ,uC() ,τ ,iC(t)。 (uC(0)4V ,uC()12V ,τ = 0.2 ms )。
4-5在 图 示 电 路 (下左)中,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若 uC(0)4V,则 uR(0)= ( )。
S+F+uR+RUSSR1CiC+uC
-US12 V--+uCR2--
4-6 右上图电路原 已 稳 定,t = 0 时 将 开 关 S 闭 合。已 知:R =1 ,R1 = 2 ,R2 = 3 ,C = 5 F,US = 6 V。 求 S 闭 合 后 的uC(t) 和 iC(t)。
五.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单相半波/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稳压二极管稳压原理。 5-1电 路 如 图 (下左)所 示,二 极 管 均为 理 想 元 件,判 断 D1、D2的状 态 为( a )。 (a) D1导 通 ,D2截 止 (b) D1导 通,D2导 通 (c) D1截 止 ,D2导 通 (d) D1截 止 ,D2截 止
+12VRDuAuBDuF
5-2电 路 如 图 (上 右)所 示,二 极 管 为 同 一 型 号 的 理 想 元 件,电 阻 R = 4 k,电 位
uA=1V, uB =3V,则 电 位 uF 等 于( 1V )。
5-3 电 路 如 图 所 示,稳 压 管 的 稳 定 电 压UZ =10V,最 大 稳 定 电 流
IZMAX = 20 mA,输入直流电压 ui =20V, 限流电阻 R 最 小 应 为 ( 500 )。
5-4 整 流 滤 波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已 知UI30V,UO12V,R2k,RL4k, 稳 压 管 的 稳 定 电 流 Izmin5mA与IzMAx18 mA 试 求 : (1) 通 过 负 载 和 稳 压 管 的 电 流 ;( 3mA, 6mA) (2) 变 压 器 副 边 电 压 的 有 效 值 ;(25 V)
(3) 通 过 二 极 管的平均电流和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4.5mA, 35.35V) (4) 电阻R 的作用是什么?
RIZCu1u2+DZRLUIIOUO
F,5-5 整流滤波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 是 理 想 元 件,电 容 C500负 载 电 阻
RL5k ,.V,开关 S1闭 合、S2 断 开 时,直流电压表 (V)的 读 数 为1414求: (1) 开 关 S1 闭 合、S2 断 开时, 直 流 电 流 表 (A)的 读 数 ; (2) 开 关 S1 断 开、S2 闭 合 时, 直 流 电 流 表 (A)的 读 数 ;
(3) 开 关 S1、S2 均 闭 合 时, 直 流 电 流 表(A)的 读 数。 (设 电 流 表 内 阻 为 零, 电 压 表 内 阻 为 无 穷 大 )。
Au2u1S1CS2+RLuOV
六.基本放大电路。分压式电路。射极跟随器。静态工作点及其计算。微变等效电路。电压放大倍数(含对信号源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多级放大器。差动放大器。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共模放大倍数和差模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
6-1固定偏置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如下图所示,当温度升高时工作点Q将( b )。
(a) 不改变 (b) 向Q'移动 (c)向 Q''移动
IC(mA)Q'QQ''IB40A OQ' 需使( c )。
UCE/V
6-2某固定偏置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如上图所示,欲使工作点移至
(a) 偏置电阻RB 增大 (b) 集电极电阻RC 减小 (c) 偏置电阻RB 减小 6-3分压式偏置单管放大电路的发射极旁路电容CE因损坏而断开,则该电路的 电压放大倍数将( b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6-4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其输入电阻ri的正确表达式是( d )。
(a) RS+[(rbe+(1+)RE)]//RB (b) (RS//RB)//[rbe+(1+)(RE//RL)] (c) RB//[rbe+(1+)RE] (d) RB//[(rbe+(1+)(RE//RL)]
UCC++C1UCCC1RBB+C2++C2RE+uo-RSuS-uiRE+RLuo-+ui-
6-5电路如图(上右)所示,电阻RE引入的反馈为( d )。
(a) 串联电压负反馈
(c) 并联电压负反馈
(b) 串联电流负反馈 (d) 串联电压正反馈
6-6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第一级的输出电阻相当于第二级的( b )。 (a) 输入电阻 (b) 信号源内阻 (c) 负载电阻
6-7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采用差动式电路结构的主要目的是( b )。 (a) 提高电压放大倍数(b) 抑制零点漂移 (c) 提高带负载能力
k, 要 求: 6-8电 路 如 图1, 图 2 所 示, 已 知 T1,T2 的50,rbe1(1) 画 出 两 个 电 路 的 微 变 等 效 电 路 ;(2) 计 算 两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和 输 入 电 阻, 输 出 电 阻;(3) 根 据 以 上 计 算 结 果, 试 简 要 说 明 两 放 大 电 路 的 特 点 和 应 用 场 合。
RB120k++3kRC12V+T1+RB150k12V+++T2++3kRB2ui-10kRE2kuo-ui-REuo- 图1 图2
6-9.两 级 阻 容 耦 合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晶 体 管 的 均 为50, UBE都 等 于
0.6 V,要 求:
(1) 用 估 算 法 求第 二 级 的 静 态 工 作 点;(2) 画 出 该 电 路 的 微 变 等 效 电 路; (3) 写 出 整 个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u,输 入 电 阻 ri 和 输 出 电 阻 ro 的 表 达 式。(IE = 1mA ,Uce = 6.6V)
R145kRC3k+12VC3+RB1C1++T1+C2T2RE2RL2k0.5k+CEui-uoRE1R2RE215k1.9k-
6-10.两 级 阻 容 耦 合 放 大 电 路 如右上图 所 示,(1)求各级电路的 静 态 工 作 点;(2) 画 出 该 电 路 的 微 变 等 效 电 路; (3) 写 出 整 个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u,输 入 电 阻 ri 和 输 出 电 阻 ro (仅 写 表 达 式)。
6-11双端输出,电路对称的差动放大电路,对共模输入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近似等于( a )。
(a) 零 ( b) 无穷大 ( c) 一 个管子的电压放大倍数
6-12 典型差分放大电路(图见教科书182页)双端输出接负载电阻。已知两管的β=80,RB=1K,RC=3K,RL=12K,rbe=1K,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 Au=-β(Rc//0.5RL )/ (RB+ rbe )
七.运算放大器的特点。理想运放。反相比例,反相加法器。同相比例,同相加法器,电压跟随器。减法电路。平衡电阻。
7-1分别默画出用理想运放构成的: 反相比例,反相加法,同相比例,同相加法,电压跟随器和减法的运算电路,并默写出相应的输出电压计算公式。
7-2电 路 如 图 所 示 ,要求
(1) 写 出输 出 电 压uO与 输 入 电 压 uI1,uI2 之 间 运 算关 系 的 表 达 式。
(2) 若RF1R1,RF2R2,R3R4, 写 出此 时 uO 与 uI1,uI2 的 关 系 式。
(3) 写出计算平衡电阻R的公式( R1// RF1)
RF1uI1RF2R2R1-+R∞+uO1uI2-R3+R4∞+uO7-3电 路 如 图 所 示 ,R140k,R240k,R320k,R420k,RF80k,R520k,求: 输 入 电 压uI1、uI2、uI3、uI4 与 输 出 电 压 uO之 间 关 系 的 表 达 式。
RFuI1uI2
R1R2R3R4-+uI3uI4∞+uOR5
八.基本逻辑门。逻辑函数的表达方法:逻辑表达式,真值表,逻辑图,波形图。逻辑代数基本公式。逻辑函数的化简和形式变换。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半加器,全加器。译码器。七段数码管显示译码原理等。
8-1下 列 逻 辑 式 中,正 确 的逻 辑 公 式 是( c )。 (a) A =1 (b) A =0 (c) A =A
8-2逻 辑 式 FA B+B D+ ABC+AB CD,化 简 后 为( )。 (a) FABBC (b) FAB+CD (c) FAB+ B D
8-3逻 辑 式FABC+ABC+AB C,化 简 后 为( )。 (a) FAB+BC (b) FAC+AB (c) FAC+BC
8-4 图 示 逻 辑 电 路 的 逻 辑 式 为( a )。
(a) FABC
(b)
F(AB)C
(c)
FAB+C
8-5右上图 示 逻 辑 电 路的 逻 辑 式 为( F=1 )。
8-6 逻 辑 图 和 输 入A,B 的波形如图所示,当 输出 F 为“1”的 时 刻 应 是( c )。 (a) t1 (b) t2 (c) t3
8-7 半 加 器 逻 辑 符 号 如 图 所 示, 当 A“1”,B“1”时,C和S分别为( c )。
(a) C0 S0 (b) C0 S1 (c) C1 S=0
AB∑COSC
8-8 二 进 制 编 码 表 如 右下 所 示, 指出它的逻辑式 为(A= ,B= )。
A 输 出 B输 入 F
8-9 已知某逻辑门电路输入A,B,及输出F的波形如左上图所示, 试写出逻辑状态表, 写出逻辑式, 画出逻辑图 。
Y0 Y1 Y2 Y3 B 0 0 1 1 A 0 1 0 1 8-10 已知逻辑电路及其输入波形如图所示 ,试分别画出各自的输出波形 。
A111F1A2B2≥1F2A1A2B2F1
F2
A B C F 0 0 持股35%,B持股30%,C持股22%,D持股13%。
0 在投资决策时如有争议,由四人投票决定。每人投票的
0 权重按持股比例计算:如投赞成票的持股比例超过50%,
1 即为通过。请设计一个逻辑电路表示表决通过与否:以
1 投赞成票为“1”,否决票为“0”,决定通过为“1”。(1)
1 列出状态表(2)写出其逻辑函数,并化简。 1 8-11 某公司董事会有股东A,B,C,D共4人,其中A8-12某逻辑电路的状态表如右表,其输入变量为A,B,
0 0 1 1 0 0 1 1 0 1 0 1 0 1 0 1 0 0 0 1 0 1 0 1 C,输出为F,试写出F的逻辑式。分别用(1)二输入与非门(2)74138和与非门,画出逻辑图。
ABABAB&F1A≥1F2BF1=1F3F2
8-13已知逻辑门及其输入波形如左上图所示,试分别画出输出F1、F2、F3的波形,并写出逻辑式。
F38-14逻 辑 电 路 如 左下图 所 示,写 出 逻 辑 式。
8-15逻 辑 电 路 如 右上图 所 示,写 出 逻 辑 式, 并 化 简 之。
九. RS触发器。JK触发器和D触发器的基本功能和触发特性。寄存器。集成计数器74290及其应用。同步/异步计数器的分析方法,画波形。
9-1逻辑电路如图所示,C,J,K 为输入波形。初态为“0”时,画出输出 Q波 形。
9-2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A=“1” 时,2个C 脉 冲 来 到 后 JK 触 发 器( )。 (a) 具 有 计 数 功 能 (b) 置“0” (c) 置“1”
9-3电 路 如 右上图 所 示,A=“0” 时,C 脉 冲 来 到 后 JK触 发 器( )。 (a) 具 有 计 数 功 能 (b) 置“0” (c) 置“1” (d) 保 持 原 状 态
9-4逻辑电路及C 脉冲的波形如图所示 ,试 画 出 触发器 输 出Q0,Q1的 波 形 (设 Q0,Q1的 初 始 状 态 均 为“0”)。
9-5.分别用复位法(即清0法)和置9法将74290接成6进制、7进制计数器。
9-6 列 出 如 下 所 示 逻 辑 电 路 图 的 状 态 表, 已 知 C 为计数脉 冲 ,
Q1,Q2 的 波 形试 画 出 输 出 Q0,(设 触 发 器 的初 始 状 态 均 为“0”)。
9-7由三个JK触发器组成时序逻辑电路如图,试列出各输入端逻辑表达式,填写状
态表,画出其波形图。说明它的逻辑功能。
填写状态表: C 0 1 2 3 4 5 6 Q2 Q1 Q0 0 0 0 J2= k2= J1= k1= J0= K0= 波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