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钟国强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3年第11期

摘 要:创新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四有”新人,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因此,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实施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受到数学教育,提高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当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忙于模仿,缺乏思考”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加上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都埋在记忆、模仿、题海战术的学习模式中,缺乏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越来越不理解,感觉越来越难学,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简易逻辑时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等。这说明传统教学让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讲题,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一板一眼地传授着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这样的课堂,学生感到乏味,课堂效率也不高。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做朋友,使学生愿意和自己交心,尊重学生。当教师的教学思想发生转变之后,才容易实现“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师通常采用传授式教学,课堂气氛呆板,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凸显学生主体, 实施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学,逐步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渗透数学思想,提高解题效率

掌握数学思想就掌握了数学的精髓,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注重学生解题技巧的掌握,常常忽略了数学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某些题目的解答过程中过于死板,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思想,从而实现思维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飞跃。

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较于传统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中要体现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特点,首先应认识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培养创新能力的条件。 1.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并丰富课堂内容

课堂上,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启发学生敢于创新。学生既要敢于提问,也要丰富自身的数学知识。这样,才会在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1)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极其缜密的学科。学生掌握了逻辑推理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有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才会通过抽象的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最后认识到数学的基本规律。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只有在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理论有全面掌握的情况下,才会在解题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理论,并做到运用自如,从而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产生。 (2)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学科范围内,直觉思维是导致数学发现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叫作猜想。尽管这种直觉思维产生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准确无误的,可它可以启发思维的运动,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产生。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对猜想结果错误的学生更要报以鼓励,不要抹杀掉学生萌发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学生也不要惧怕向教师挑战,只有敢于奇思妙想、敢于猜想,才会有利于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意识。 (3)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①为学生提供思考、解决问题的空间。高中数学课堂上经常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或是教师自问自答。为了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改变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本文提出以学生自问自答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多样性思维,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②培养学生以多种思维角度考虑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十分注重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推理证明过程,同一个结论也可以有不同的问题条件。因此,需要学生根据每一个问题条件逐一进行论证,才能得到最后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能充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笔者坚信,只要从小处入手,从一点一滴抓起,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提高,使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