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
《星空》整个画面主要的色调是蓝色,只是在表现星光、月光和人家的灯光时运用了橙黄色。在这一时期被梵高所钟爱的龙柏出现在画面的左侧,如果把“星空”看作一个视野的话,那么这株龙柏仿佛就在“看星空的人”的旁边,而这壮阔的星空是通过这株龙柏——或说和这株龙柏一起——看到的。而那龙柏在梵高作品中所代表的意境一直是一种不安、甚至恐惧和不能忍受现状、妄图改变的焦躁。龙柏的感觉似乎代表了“看星空的人”——抑或是“画《星空》的人”的感觉。龙柏背后,下面是平静的村庄和绵延的山脉,笔触缓和流畅;而上面就是那波澜壮阔、慑人灵魂的星空了。梵高的星空里到处充满了重重的、弯曲的笔触,这种笔触甚至有点像梵高刚来到巴黎时受点彩派影响时发明的那种长长的“点”。月亮、星星、云彩甚至是光,似乎都陷入了一种漩涡中,那断续的、蜿蜒的笔触引导着人们进入了一种遐想,让人不仅感到了空间的延续,还感到了时间的流动,时间与空间交杂在一起,给人的心灵带来了一种强烈的震撼。 而这里的星空,梵高已经基本抛弃了原来印象派追求“写实”的原则。完全是在用色彩、笔触、构图来表达感情,不再寻求什么对现实的忠实,也就不再受“现实”的拘束,完全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来作画。美术绘画走了几千年,走到梵高的《星空》,也就走到了一个顶点,一个用感情来作画、同时用作画来表达感情的顶点,没有载体,打开画布看到的就是布满画面的情感:孤独,热爱,受伤,挣扎,打压不了、再受伤也不会消磨的热情,妄图用自己的爱去融化一切的热情,想要去拯救人类的博大的爱所彰显出来的辉煌。当这些感情完美的在画布上体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还会在意它符合了什么规律、运用了什么技巧吗?
不少评论都说梵高的这幅《星空》表达的是一种烦躁、不安、不和谐,是梵高那已经发了疯的的眼中看到的世界。反而我倒是觉得,烦躁、不安是有的,但这不是主要的,而且画面倒是有一种很奇妙的和谐感,就像“圆”与“曲线”在中国古代代表的意象一样,有一种和谐、包容与博大的内涵在里面。这种内涵也正好是和梵高的精神与感情相融合的。在画面中,天空占大部分,村庄与山脉远远的似乎在脚底,也正是表达了一种梵高对“人世间”的遥远与俯瞰,对天空,对那容纳一切、包容人类的天空的接近。因为是俯瞰,所以必然遥远,这似乎暗示着:因为梵高对其他每一个人、对人类都饱含有一种博大的爱、似火的热情,所以他必然不会被每一个人所近距离地接受。而村庄上面那被星与月“搅动”的天空更能够接近梵高,或者说那星空代表着梵高。这星空中有痛苦、有失望、有不安与躁动,但更多的是一种爱与辉煌。蓝色的、孤独的被热情燃起的爱,蓝色的、孤独的被爱燃起的辉煌。这蓝色的辉煌比阿尔的黄色的辉煌更能摄人心魄。因为阿尔的梵高还没有那么恐怖的、让生命承受不起的痛苦,在阿尔,他甚至可以为那些黄色颜料、黄色阳光感到激动、欢乐,而圣雷米的梵高是已经患上了神经疾病的梵高,是经历了神经的断裂、精神的爆发和清醒地强烈的精神上的痛苦的梵高。金黄的阿尔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金黄也已不可能再成为圣雷米的主色调了。但隐藏在那深深浅浅的蓝色下面的仍有那种打不倒、销不尽的热情,这种热情是更强大的,因为在经历了最强大痛苦的打击后他依然顽强,依然没有消退,因而这种热情散发出来的光芒更加的辉煌,比阿尔的金黄还要辉煌。而且这辉煌还穿越了时间的脚步,用它的光芒来抚慰百年或许千年后的人类的灵魂„„
有那么一个词来描述它,“永恒”„„
班级:工商1044班
姓名:陆明宇 学号:10070040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