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海水中的化学专项练习

海水中的化学专项练习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海水中的化学专项练习

1、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SO42-、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①溶解;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NaOH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 。(用序号填一种合理组合)。

(2)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____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 __。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___ 、 ____ _。

(3)从海水中制得的氯化钠除食用外,还常用作工业原料生产相应的化工产品,如工业上利用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烧碱、氢气和氯气,试写出上述化学方程式:

2、氯化钠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盐除含NaCl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粗盐提

纯的操作流程。

提供的试剂: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饱和NaCl溶液。

1

①欲除去溶液I中的MgCl2、CaCl2、Na2SO4,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

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NaOH溶液、 、 ; ②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是 ; 3、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

步骤Ⅲ、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 。

物质变质专项练习

1. 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⑴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 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 (有几种方法)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实验:

2

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实验现象 没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反思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道? 。

2、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持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⑴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⑵猜想与假设:同学们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 猜想I没有变质;

猜想Ⅱ部分变质;猜想Ⅲ完全变质。 ⑶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部分变质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② 量蒸馏水振荡,静置 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 色酚酞试液 ② 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 ①

②没有气泡产生 ⑷小结与思考: 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 。

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Na2CO3, 猜想Ⅱ:全部是NaOH 猜想Ⅲ部分是NaOH,部分是Na2CO3。 【实验和推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至全部溶解。 无色溶液 ②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 现象A ③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B 3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

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

X

CaCl2溶液

是 、 。

金属的性质专项练习

4.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5.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个领域中用途广泛。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填序号)。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2)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4)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4

⑤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6.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 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氢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和铁中至少有一种剩余 B.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C.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大于消耗镁的质量 D.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0 气质量镁 7、向氯化铜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 Zn2+、Cu2+ ,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 Zn2+、Cu2+ ,不溶物为 Zn ③溶液只有 Zn2+ ,不溶物为 Zn ④ 溶液只有 Zn2+ ,不溶物为 Zn 、Cu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向银、铜、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2+、Mg2+ 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2+、Mg2+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Mg2+

9.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试剂,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A.锌片 B.铁钉 C.铜片 D.硫酸铜 E.稀硫酸 F.硫酸锌 G.硫酸亚铁。全品中(1)方法一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CuSO4、ZnSO4和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方法二所选用的是四种试剂是Fe、Cu、Zn和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三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所用的试剂如下,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Fe、Ag、CuSO4溶液 B、Fe、Cu、AgNO3溶液、稀盐酸 C、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D、Cu、Ag、Fe、稀盐酸 11、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 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 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B.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C.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D.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铁 时间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