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记一次参观活动》 之一

《记一次参观活动》 之一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记一次参观活动》 之一

《记一次参观活动》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有重点地把参观过程写清楚。

2、能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3、能较正确地表达参观后的感受和想法。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启发谈话,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2、明确要求:

自学课文,说说自己懂得了什么?

交流讨论。

习作的重点:

A、开头交待参观的时间和地点。

B、中间按参观的先后顺序写

C、结尾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学习例文

○自学《参观刘家峡水电站》,说说例文是怎样记参观活动的。

○交流讨论。

○回忆指导——试写

第二课时

1、学生续写

2、习作讲评

(1)回忆本次习作要求。

(2)选取典型作文。

(3)根据习作要求进行评议。

3、修改自己的作文。

4、.总结。

《记一次参观活动》教学设计之一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燕子》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前置性学习提纲:

1、把课文读熟练。

2、理解词语的意思:俊俏映衬

3、每段的意思。

4、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5、查阅资料:燕子。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

2、读题:(板书“燕子”)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

A、屏幕出示字词:自由读 指名纠正读 齐读

B、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教师评)

2、理清课文层次(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

三、布置作业

1、习字册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

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相机板书: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2、指导朗读

(1)、情感准备: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欢快……的语气)

(2)、小组内练读:

(3)、小组比赛读。

3、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齐背。

二、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

这一段主要写燕子干什么?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快?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轻?

指导用偶尔造句。

指导朗读、背诵。

2、指名读。

学习打比方的句子。

画出文中两句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做了什么。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3 燕子

样子

增添生趣

飞行

休息

特点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增添、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的特点,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明白乐应当大家分享。

3、摘抄喜欢的词句。

教学设计

一、 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1、上周,老师已经请同学们阅读了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两部童话集,请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读的童话故事,或说说你的感受,好吗?

2、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世界,用心读读其中的一个童话故事,去感受童话的魅力。它是根据王尔德童话中的《自私的巨人》改编的。

二、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1、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字、词的学习情况。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二)集中交流

三、 质疑问难,探究理解

1、细读这篇童话,你对课文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边读边勾画圈点,或做一些批注。

2、师生共同梳理,确定重点解决的问题。

学生的疑问一般会集中在对课文第9自然段中的几句话的理解上:

(1)“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这句话怎么理解?(2)“唤来寒冷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巨人为什么这样说?

3、精读课文,尝试着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几句话的含义。

四、 信息反馈,巩固练习

1、读词语,并自主选择词语造句。

洋溢 允许 围墙 增添 训斥 喧闹 告示牌

覆盖 凝视 冷酷 愉快 拆除 脸颊 火辣辣

2、摘抄文中你喜欢的优美词句。

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13.说勤奋 ( 使用 二 课时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具学具: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题 第一教时

(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板书: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 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 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 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

5、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 全班质疑问难。

7、 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 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 找出主句。 这一自然 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 体会交流

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设问)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比喻)

用”鲜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 指导朗读。(个人朗读。全班朗读。)

5、 归纳板书

提出观点………………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思考。

五、作业 抄生字。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节

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 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谁?(司马光)

2、 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去玩了,他却在

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

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3、体会交流

A、哥、弟间的对比, ( 指导朗读)

B、”小时侯”与”长大以后”的具体描写 (指导朗读)

C、特别”醒枕”的奥秘

D、取得的成就 (指导朗读)

6、 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

7、 指导朗读

8、 齐读这一段

9、 归纳板书

这一段分别写了司马光小时侯和长大以后,勤奋学习的事情,举了几个例子,通过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等方法突出描写司马光的勤奋,写得特别生动,读了,我们就仿佛能够看到司马光那认真的样儿。

三、学习课文第3节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读课文

(2)讲童第周的故事

(3)找出描写童第周勤奋和取得成就的句子。

经过半年的努力……………………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影响。

(4)体会交流

成绩差不是天生,童第周名列前茅、青蛙卵剥离技

术所产生的影响,这些事实证明,勤能补拙,成功来自勤奋是真理。

(5)指导朗读

(6)归纳板书

天资聪明的人靠勤奋能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基础

较差的人靠勤奋同样也能成才,不应自暴自弃。

举例说明……………… 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四、学习课文第4节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体会交流

课文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

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

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 造句 : 只有…………才能…………才能…………

(4)归纳板书

.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总结观点……………… 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

五、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 -说勤奋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