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2年化解中小学大班额实施方案的建议
解决好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需要。主要领导要求22年底 前全省中小学56人以上大班额淸零,并将化解大班额工作纳入省对市经济社会发 展综合考核。为切实化解中小学56人以上大班额,确保我县22年在经济社会发 展综合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绩。结合我县实际,制泄本实施方案。
一、 目标任务
按照特事特办、综合施策、用好存量、扩大增量的原则,坚持“主导、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通过采取调整完善学校建设规划、保障学校建设用地、足 额均衡配置师资、加大财政金融投入力度、强化学校招生管理等措施,22年底前 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并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机制,确保不再反弹。
二、 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学校278所,英中,公办学校265所,含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 1所、初中32所、小学229所、特殊教冇学校1所:民办学校13所,含普通髙 中1所、初中1所、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 现有中小学(含职业学校)在编教师9113人,核泄编制数9883名(中小学216 年、职业学校218年),缺编77名。
全县现有中小学生159万人,英中,小学在校生195万人,教学班2565个, 教职工563人,平均班额46人,生师比24:1 (标准生师比为19:1)。初中在校生 54万人,教学班84个,教职工383人,平均班额54人,生师比15:1 (标准生师 比为15:1)。普通髙中在校生56万人,教学班286个,教职工1323人,平均班 额54人,生师比
12:1 (标准生师比为15:1):职业髙中在校生42人,教学班 级9个,教职工357
人,平均班额56人,生师比13:1 (标准生师比13:1)。
城区现有小学15所,在校生2735人,教学班478个,教职工125人,平均 班额
56人,生师比26:1。现有初中6所,在校生12273人,教学班216个,教 职工972
人,平均班额58人,生师比13:1。
三、 当前中小学大班额情况及化解措施 (-)现状分析
目前,全县小学55人以上大班额共有613个教学班,占比29%超班额人数 294人,主要集中在城区小学及部分镇规模较大的小学(城区小学55人以上大班 额共有
263个教学班,占比5概,超班额人数224人)。初中55人以上大班额共 有433个教
学班,占比55%,超班额人数168人,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学及各镇初 中一年级(城区初中55人以上大班额共有116个教学班,占比57%,超班额人数 34人)。普通髙中55人以上大班额共有131个教学班,占比48%,超班额人数655 人。民办学校及职业髙中
无大班额现象。
综上所述,化解现有小学55人以上大班额需增加学位294个、教职工155人: 初中需增加学位168个、教职工12人;普通高中需增加学位655个。
(-)化解措施
各学校通过内部挖潜,除保留实验、信息技术等教学必须的功能室外,腾出 部分功能室改造成普通教室,增加部分学位。
以镇为单位,采取就近分流,合理调配学位供给,化解部分大班额。
鼓励校长带头兼课,合理增加课时量,解决分班时缺少275名任课教师的问 题。超课时量给予课时补贴,建议由县财政专项列支。
三、22年秋季中小学大班额情况及化解建议 (-)情况分析
小学阶段。近年来我县小学每年入学约2万人,与毕业生数量大体相当,大 班额压力主要集中在城区。据测算,22年城区小学入学52人(未计算新建小区 入住人口),扣除当年毕业43人,学位缺口 9个。
初中阶段。22年全县初中入学2万人,扣除当年毕业2万人,学位缺口 8个。 其中,22年城区初中入学5人,扣除当年毕业35人,学位缺口 15个,占全县学 位缺口的1/5。
高中阶段。根据《全国髙中阶段教冇普及攻坚il•划(217-22年)》《关 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职普比4:6”的招生标准及山东省 高中普及率98%的要求,据测算,22年高中招生11人(22年初三毕业生113人), 其中,普通高中66人,扣除当年毕业45人和南城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扩招1 人,学位缺口 11个:职业学校44人,扣除当年毕业14人,学位缺口 3个。
综上所述,22年城区小学需增加学位9个、教职工47人;全县初中需增加 学位
8个、教职工592人;普通高中需增加学位11个、教职工88人,职业高中 需增加学
位3个、教职工23人。
(二)化解建议
加快学校建设步伐。结合全县教育资源现状,进一步优化全县学校布局和项 目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学校新建、改扩建工作。
(1)小学阶段(新建城区小学2处)。
加快彭泽小学建设在招商街东、彭泽路南,占地5亩,新建校舍而积56万平 方米,建设规模36个教学班,总投资4万元(发改资金18万元,县级资金 22万元),22年7月完工,当年新增学位33个,确保22年暑假后投入使用。
新建实验小学新校区在新华路西、城墙路南,占地5亩,新建校舍而积26万 平方米,建设规模36个教学班,总投资5万元(发改资金18万元,县级资 金32万元),22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当年新增学位33个。同时建议实验小 学老校区保持现状继续招生,两校同时使用。
(2) 初中阶段(新建城区初中2处,改扩建城区周边初中2处,改扩建农村 初
中15处)。
新建万福中学在万福路南、甘棠路东,占地57亩,新建校舍而积6万平方米, 建设规模36个教学班,总投资6万元,22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当年新增学 位66个。建议由开发企业或建筑企业代建。
新建府前路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万福路南、府前路西,占地75亩,新建校舍面 积
3万平方米,建设规模45个教学班,总投资7万元,22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 用,当
年新增学位66个。建议由开发企业或建筑企业代建。
新建二中迁建项目在玉山路北、金山路东,占地7亩,新建校舍面积8万平 方米,建设规模36个教学班,总投资8万元,22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当年 新增学位44个。建议由开发企业或建筑企业代建。近期解决农村学生入学,长期 可解决城区学生入学。
改扩建开发区中学总规划占地7亩,目前在原址(学校占地2亩)启动一期 工程,新建校舍而积3万平方米综合楼一栋,建设规模36个教学班,总投资26 万元(使用上级拨付农村学校建设专项资金或教育附加),22年11月完工并投入 使用,当年新增学位44个。近期解决农村学生入学,长期可解决城区学生入学。
改扩建农村中学15处。建筑而积57万平方米,总投资74万元(义务教育薄 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专项资金),22年11月完工并交付使用,新增学位36个。 麒麟镇、大谢集镇等生源较多镇区,各中学继续挖潜,腾出部分功能室改造成普 通教室,解决当地学位不足问题。
同时,彭泽中学、金山中学、凤凰中学、十二中内部挖潜,各增加1个教学 班,新增学位22个。启用县二中新建教学楼,老教学楼同时使用,新增学位275 个。
(3) 高中阶段(新建普通高中1处、职业中专二期工程)。
新建北城高中在光明路东、北外环路南,占地22. 5亩,建设规模9个教学班, 一期新建校舍而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由县祥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 公司贷款承建),22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当年新增学位165个。
职业中专二期工程在新华路西、北外环路南,新建培训楼1栋、实训楼2栋, 新建校舍而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29万元(由地方专项债券支付建设费用), 22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当年新增学位1个。
加大教师补充力度。22年教师缺口共计1913,包含缺编77名、退休等自然 减员
186人、净增学生13人需配备教师957人(不含幼师)。建议两种方式解决, 一是鼓
励返聘政治素质髙、业务能力强、身体状况良好的退休教师到学校任教, 待遇按照县公益岗薪资标准发放,由县财政专项列支。二是按照缺口以公开招聘 的方式足额补齐教师岗位。
调整城区学校招生。
城区小学一年级。充分调研城区生源情况,科学划分学区。在不少于往年招 生规模和班额不突破55人的原则下,按照入学资格先后顺序安排入学,即①学生 及其法立监护人户口(1年以上,下同)、法立监护人住房均在拟就读小学学区的; ②学生及其法妃监护人仅户口在拟就读小学学区的:③户口不在拟就读小学学区, 但法左监护人住房在拟就读小学学区的(学生法立监护人住房购置并实际入住按 三档排序,即第一档为购置满3年并实际入住;第二档为购苣满2年并实际入住: 第三档为购宜满1年并实际入住)。同等条件下,学位不足的采取摇号方式安排入 学。在学位富余的情况下安排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城区初中一年级。在确保城区小学毕业生全部到城区初中学校就读、班额不 突破
55人的原则下,如有空余学位,安排非城区小学毕业生到城区初中就读,入 学资格先
后顺利序与城区小学一年级相同。
四、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 由任组长,分管副任副组长,编制、发改、教体、财政、自规、住建、 、人社、生态环境、行政审批、两办一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化解大 班额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全县中小学化解大班额实施方案,并建立部门联席 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学校建设规划、用地、教师配备、经费投入等问题。为 加快推进新建学校建设进度,建议北城髙中、万福中学、府前路九年一贯制学校、 二中迁建项目及实验小学五所学校,分別成立由一名县级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
(二) 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根据生源状况及时调整核左教职工编制。足额安 排用编进人计划,及时招聘教师,做到有编即补,同时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增 加男性教师录入数量以解决教师性别比失衡问题。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 聘”管理改革,强化县级教冇行政部门对教师资源的统筹配宜和管理功能。鼓励 返聘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身体状况良好的退休教师到学校任教:鼓励校长 带头兼课,合理增加课时虽;开展师范生顶岗实习和\"三支一扶”支教等,所需 费用纳入财政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