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怀来培训有感

经过为期5天的学习,通过亲身参与穿越“老虎背”的野外拓展活动,绘制思维导图,听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时龙的讲座,北师大博士生导师周之良教授的讲座,以及听取已经开展友善用脑实践的兄弟校的介绍,使我们对“友善用脑”理论以及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融入这一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第一天下午,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过后到了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军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军营。我们的心啊顿时就象张家口的气候一样凉透了,真是一个封闭式的培训啊!?郁闷。

安顿好了以后是军营式的农家菜。简单的晚饭后被告之晚上还要有简单的开营仪式和培训。天啊。

简短的开营仪式后,四十多位学员分成了两组—原住民和开拓者(参考最近大片《阿凡达》)开始了这次名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培训活动。新奇。

我们学校同去的十位老师被平均分在了两个组。接下是一位叫赵东的老师对我们进行了培训,不是关于友善用脑和思维导图而是关于定向越野,因为我们第二天要去参加穿越“老虎背”的野外拓展活动。在天寒地冻的关外爬一座没有被开发的荒山。苦啊,但是也有期待。

太阳第一次照在了桑干河上,我们开始了第一天的活动--野外拓展。大约18里的山路被分成18个打卡点,山上遇到岔路时会有彩旗作为指示,每个人发五块饼干和五块糖两瓶水作为午饭。由于没有足够宽

2

的路让大车通过,我们全体队员被分四批用军用吉普送到一个叫化庄的小村子开始了穿越老虎背的行动.我们大约三四个人为一组背着自己的干粮在参观了化庄的供销社、“人民大会堂”后穿过了当地的“长安街”去寻找第二个打卡点。找到前几个打卡点后,大家的兴奋慢慢地被疲劳和倦怠取代了。路程过半,山上的风景已经顾不上看了,大家都忙着低头赶路,盼望着看到指示的彩旗,盼望着尽快找到下一个打卡点。此时,我们发现了组织者的疏漏,居然没有按照惯例放置彩旗,愤怒使我们重新有了斗志,终于抓住了他们的小辫子,一定要回去和他们理论,这使得我们的后半程有了些许谈资,于是摔倒后的疼痛、下山时的膝腿疼以及委屈在鞋里的脚的痛楚似乎变得不那么强烈了。终于打完了最后一个卡,下得山来,回到了驻地。虽然我们胜利地穿越了老虎背,但我们一直在探讨一个话题:我们是来参加友善用脑培训的,不是参加体能训练的,让我们这些虽然不太老但也不太年轻的同志们在山上奔波了近6个小时,目的何在?苦,茫然,气愤中。

稍微修整后,仍然是军营式的农家菜。似乎好吃了一些。等到饭后的总结,李荐主任的肯定让我们有些许欣慰,但仍然平复不了我们的气愤,组织者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这时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赵东老师的一席话让我们有所感悟。原来赵老师在讲课前总是先制定一个大的目标,同时制定几个学生跳一跳能够的着的小目标,让学生在完成小目标同时保持学习的兴趣。回想起来,确实爬山时的每一个打卡点都让我们对下一个点有所期盼,这样也不觉得两个点之间特别的远,总能看到希望。另外赵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经常会留一些小小的纰漏

3

让学生来纠正,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弱者,老师有时需要向学生示弱,以满足学生成长的心理需要。同时我们还从李荐主任那儿了解到,为了我们顺利的穿越,赵老师他们这几天都在山上踩点,安排打卡点和指示标志,只休息了几个小时。他们用来准备的时间是我们在山上穿越的时间的好几倍。其实很像我们老师备课。

通过,穿越“老虎背”的野外拓展活动,我们感悟颇多。利用这一特殊的学习活动,让我更深地了解到了“友善用脑”理论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关注活动过程中的细节,即将活动中多个子目标汇集成最后的一个大目标。如穿越“老虎背”作为本次活动的一个大目标,每完成一个计时点作为本次活动中的小目标,只有顺利地完成这些小目标才能达成最终胜利的大目标。正如我们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都会制定有一个大目标,但在现有的课堂中大家只重视了大目标的完成,反而忽视了为完成大目标而设定的一些小目标,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学生由于小目标没有完成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认为自己不能够完成本次课的学习大目标。为此,给我们教师一个警示就是在完成整节课的大目标时,要注意对小目标的设计,要学生能够“够得着”这个小目标,通过它能够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学习兴趣。从而使每个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下一个目标。

拓展活动中每当我们不知道该走哪条路时,便会有彩色的小旗子给大家指路,现在进行的新课改,强调教师在课堂的指导作用,我想这个指导作用就仿佛我们前进路上的小旗子吧,它应当出现得适时,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使学习者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同时也

4

体会到,我们老师就象这活动的组织者一样,设置什么样的小目标,设立多少小目标,在哪里需要对学生进行提示,在都需要我们的精心设计,才能很好的发挥它们的作用,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太阳第二次照在了桑干河上(确切的说是在午后照在了桑干河上,因为下雪了)。在完成穿越“老虎背”的野外拓展活动之后,我们每个人都绘制出了本次活动的思维导图--也就是用图画表示出你对本次活动中印象最深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每个小组绘制一份导图后派一名代表在各自的大组里交流,然后每个大组各推举出四份导图与全体学员交流并进行评比。参加评审的评委是由各组派队员组成的,评比的规则是由评委讨论制定的,奖项也是由评委讨论后设立的----四个奖项,每个奖项两名,其实参加集体交流的八个组都各自拿到了一个奖。这使我领悟到:老师要积极地评价学生的特点。考核是为了激励,规矩由学生来定,评委从学生中出,在墙上展示出学生的成果,让各大家扬长避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

制作导图的过程中,每个学员的积极性都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大家热火朝天地画着,讨论着,交流着,感悟着,pk着。一位位不是画家的画家们用画笔与大家交流着自己的想法,当我们举起各自的导图时发现:大家走的是相同的路线,画的却是不相同的图,可有些想法却不谋而合。有意思,但仍有困惑。

两天了,只有这幅图与培训主题相关,到底什么是思维导图,它应该是什么样的,它到底对我们的教学有什么帮助……带着疑问,我们洗洗睡了,准备迎接明天的太阳。

5

太阳第三次照在了桑干河上。我们步入培训的教室后发现坐位的编排又变了,变成了“友”字型。在我们听了实验校教师的经验介绍看了他们的课堂实录后,我们对友善用脑思维导图有了点滴认识,在我们聆听了77岁的原北师大周之良教授的专题讲座后,我们对友善用脑思维导图有了更深的理解。

什么是思维导图呢?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在此基础上,巴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他对思维导图的定义是:思维导图是一个打开大脑潜能的强有力的图解工具。它同时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包括词汇、图像、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它可以运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帮助你更有效地学习,更清晰地思维,让你的大脑具有最佳表现。

我们应用的友善用脑思维导图是在友善用脑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借助图像帮助人们思维或记忆,同时它也是表现人们思维过程和记忆习惯的工具和媒介。友善用脑在认同巴赞思维导图定义的同时,突出“人脑有异,图不同一”,鼓励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画自己的思维导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把握事物的根本,再用形象的方法表现出来。

思维导图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友善用脑思维导图有以下特点: (1)概括性 制作友善用脑思维导图的过程,首先是对所学知识进

6

行分析,对掌握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概括是制作思维导图的关键一步。无论是英语、语文、地理、历史或者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内容,不对学习或思考的内容进行概括,是不能抓住所学或者所思考内容的核心的。概括的过程就是找重点的过程,找到重点后,在根据抓到的关键词在大脑中进行有序的联想,然后用形象表现在纸上,这就是思维导图制作的全过程。

(2)有序性 序列是蕴含于人类思维中的重要内在潜质,也是融于任何知识体系中的规律内核。人的思维存在着“序”,事物的规律存在着“序”,当我们学习或把握一样事物的时候同样需要“序”。 “有序”即是规律,又是探究规律的途径,是人类产生联想、进行记忆的基础。

(3)形象性 谈到任何一个概念的时候,在人们头脑中首先出现的是具体的事物和具体的形象。而形象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颜色往往与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颜色能让人们清楚地记忆。

说的这么热闹,思维导图在我们的教学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它可以说是一种性的思维工具。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左大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而右大脑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思维导图利用“左脑+右脑”的“全脑”思考模式,通过颜色、图像、符码的使用,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它不但可以协助我们记忆,增进我们的创造力,也让我们的学习更轻松有趣,且具有个人特色。

7

思维导图对学生来说也是记忆知识的参照物和梳理知识的工具。图式分析的特点,就是将知识重组并建构成可互动的概念框架,有助于将输入信息转化为长期记忆。思维导图仅用关键词、图形和连线等,可以把一节课、一个单元的知识,甚至一本书、一门课程的内容“梳理”并“压缩”成由关键信息及其联系所组成的一张图,删除了冗余杂乱的信息,保留了关键内容,这不仅便于加速资料的累积,大大减轻了记忆的负担,而且将知识点依据彼此间的关联分层、分类管理,使知识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加系统化,提高大脑运作的效率,使学生在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中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思维的层次性与联想性)和总体规划能力。例子: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课画转化关系图,…… 。因此对学生长期进行思维导图式的训练,能有效开发学生的大脑潜力,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创造力、想象力和记忆力!

在听完周之良教授的名为“友善用脑与思维导图”讲座之后。使我对友善用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首先,我们要学会善待大脑,学会放松。比如在课前给学生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带领学生作几节健脑操,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喜欢上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们每天会提早到会场给我们布置会场环境,每天都会有些新鲜的事物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比如我们每天调动的位置、课前不同的背景音乐、教学成果的展示,这些无疑激起我们的

8

好奇感和兴趣。彩纸彩笔多能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经过几天的培训,连我在写体会时,都忍不住拿起来画些什么、写些什么;既然缤纷的色彩能激发学生的感官刺激和学习热情,为什么我们平时的作业只允许用单调的蓝、黑笔和永远一成不变的作业本呢?

其次,将多元理论融入到课堂中,尽量多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第六感觉,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生上课主要通过用眼看(视觉)、用耳听(听觉)、动手操作(动觉)三种方式进行学习。调动学生多个感觉器官,实行多感官教学。好比卫星定位,一颗卫星往往误差较大,两颗较一颗准确,三颗的话一般能实施准确定位(如果想覆盖全球得更多)。因此绘制思维导图是个可以借鉴的好方法,它将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的“告诉”模式转变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学习知识。正如周教授所谈的参与程度与接受程度的关系--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人能够记住听到的一点,看到的一些,做过的大部分。

通过课堂实录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是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思维导图也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绘制的。小组内每位成员都积极踊跃,都想争先恐后地自我展示。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破坏纪律的同学。因此,在教学中建立小组并发挥小组的作用不可忽视。回想三天来的活动,在培训中,我们经历的拓展活动也好,亲身体验的绘制思维导图也好,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自己所在的小组要想取胜,就需要团结协作,优势互补。这种提倡团队协作,善意竞争的组织方式,极大地调

9

动了大家做事的积极性。这使我们对团队协作的意义有了重新认识。克里斯蒂导师告诉我们:小组是互相激励、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最好的学习团体。

我们职高校的文化课教学,习惯于讲授式、提问式的教学模式,不太敢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原因是担心课堂失控,从而影响课堂效率。这次培训使我们对团队协作的意义重新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建立小组是值得进行研究的。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如此这般地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协作并在体验中获取知识,不仅会提高他们参与教学的热情,使课堂焕发别样生机,而且会让学生的思维情感得到和谐发展。

当然在看到友善用脑的思维导图给学习者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种学习方法或手段都不是万能的,更不能完全可以取代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们的教学中要运用好友善用脑思维导图,要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要在脚踏实地地打好基本功的同时巧妙地运用友善用脑思维导图,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至此,我们细细回味这次活动,开营时的苦与疑惑,在随后几天的培训中慢慢地被开心和坚定置换了。为什么呢?是组织者地精心安排,包括开始的拓展、接下来的绘制导图、然后的经验介绍到最后的专家讲座。这其实很象我们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在轻松友善的环境中通过引入、探究实践、得到结论等一个个环节的设置最后达教师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他们需要学会的知识同时体验到学习到乐

10

趣。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差异,针对学生所具有的不同学习特点和偏好,采取与学生认知方式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创设适合不同认知风格学生学习的环境,促使每个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风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例子:氢氧化铝的制备,引入:制备红宝石,

太阳第四次照在了桑干河上。我们收拾行囊准备回家。我们发现每个人的行李都变得沉甸甸的。是山货装满了背包吗?(别忘了这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军营。)当然不是,是因为我们怀揣的别人的经验和新学来的理论;虽然我们的背包变沉了,但我们的步履却更加轻盈了。是因为要回家了吗?当然是,不过还是因为我们怀揣的经验和理论。

短短5天的培训,并不能让我们熟练地将这种新的教学理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会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这种理论,由“主导型”向“指导型”转变,注意到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我们自己获得课堂教学的成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让他们重新热爱课堂,再一次喜欢上学习。

实美全体“友善用脑”培训教师

佟雪梅汇总

2010.3.9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