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金木水火土详细教案
2、金木水火土
教学内容:《金木水火土》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辨认金木水火土。
教法与学法:讲授法
教具与学具: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出示图画,进行观察,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金木水火土。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再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带汉语拼音的韵文,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师范读,正音。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4、认读生字。出示需要认读的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小 组齐读、全班齐读。
三、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
四、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交流背诵。
五、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再试着背一背。
2、学写本课生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金木水火土
教学内容:《金木水火土》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田字格。
2、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学写生字
教法与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与学具: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导入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二、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笔画“一”
1、认识田字格。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4、指导书写-。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三、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一、二、三、上,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布置作业
练习书写本课所学生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xx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金木水火土》教案
金木水火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金木水火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教 法:培优辅差
学 法: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_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金木水火土详细教案。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金木水火土。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读一读。出示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变序抽取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四、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
五、当堂训练,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我会记。
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3、我会用。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一二三四五上下。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一二三四五上下,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金木水火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金木水火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开火车读天地人你我他生字卡片
二、揭示课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一首童谣。出示课题(PPT1)
2、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指导朗读课题。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给认识的字画一个小五角星。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不认识的字指出来,教一教。
例如:分 照 今 古
四、朗读感悟
1、师带领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3、.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
五、认识田字格
1.认识田字格。(PPT2)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六:认识笔画横,指导书写一二三
1、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
顿。(PPT3)
2、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3、 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二 三。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
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PPT4)
4、 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 游戏:用一个三四五寻找身体各个部分,说一句完整的话。(PPT5)
例如:我有一双手。
我的两只眼睛大大的。
3、 词语拓展
一二三四五最热情了,他们喜欢到处交朋友,你瞧,他们带着好朋友来了。(PPT6)
一心一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像这样四个字在一起的词语我们可以说是四字词语,也叫成语。
师带领大家朗读。
二、指导背诵课文(PPT7)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认识笔画竖,指导书写上。
1、小朋友真能干,都会背课文了,开心吗?可是有个人不高兴了,他是谁?出示上。(PPT8) 上想家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回到田字格家中好吗?
2、仔细观察上,说一说有哪几笔组成。书空竖。
3、书空笔顺。
4、指导范写。
5、在小朋友的帮助下,上回到了家。可是他还想找个朋友陪她玩呢?谁来帮他组个词。_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金木水火土详细教案。
6、带读词语卡片。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儿歌《金木水火土》。
2、读词语
一心一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七上八下 上山 山上 下山 山下
3、按笔顺书空一二三上。
4、亲子阅读半小时
教学反思:
上车 车上 下车 车下
主 备: 李娜 使 用: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金木水火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教 法:培优辅差
学 法: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金木水火土。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读一读。出示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变序抽取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四、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
五、当堂训练,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学写本课生字。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我会记。
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3、我会用。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一二三四五上下。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一二三四五上下,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下面是由的xx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点击下载 xx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 | 三年级下册 | 数学教师 | 数学老师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实际测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标杆、卷尺、测绳等测量工具.
2.会用卷尺、测绳等工具,在地面上直接量出较近的距离.
3.能用标杆测定直线并沿着直线量出较远的距离.
教学重点
使用工具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测定直线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标杆三根,卷尺(或测绳)一条,木桩若干个.
2.课件“实际测量”.
3.印制直线测定记录.
组长( ),小组成员( )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宽.
说明:因为黑板的面积不太大,所以可以用米尺来测量它的长、宽.
2.如果要修建一个长150米,宽100米的长方形操场,工人叔叔也用米尺一段一段地量,大家想会出现什么结果?
学生回答:浪费时间、结果不准确、形状不规格等.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在工农业生产中,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建造房屋时都需要测量土地.测量士地的知识对于我们将来参加工作是非常有用的.这节课就学习实际测量的有关知识.(板书:实际测量)
2.认识测量工具.
(1)标杆.测定较远的距离时,用来做标记.可以自制.通常把标杆表面每隔10厘米涂上红白相间的颜色,目的是看起来明显.提问:为什么标杆的一端是尖的?(便于插入地面)
(2)卷尺、测绳.测定较近的距离时用的工具.测绳可以自制.制作时以米为单位量好(第一段划分出分米,并做出标记)
提问:自制测绳选什么样的绳子比较好?为什么?(弹性小的好,便于测得准确数据)
(3)小红旗:测量时,做为指挥信号.
3.测量较近的距离.
(1)指名两组学生分别用卷尺或测绳测量教室的长、宽.
(2)提问: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观察,得出:测量时卷尺或测绳要自然拉直,不要用力绷得过紧,也不能放松使卷尺弯曲.
4.测量较远距离.
(1)说明测定直线的意义和作用.
当需要测量较远的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时,只用卷尺和测绳就不行了.需要先在要测的距离之间测定一条直线,然后沿着这条直线分段量出这段距离.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使学生知道如果不先测定直线就去测量距离,就可能分段测时出现曲折,降低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2)测定直线.
请同学们看课件“实际测量”.互相讨论:测定直线分几个步骤?总结.
①把所测距离的两端(A、B点)各插一根标杆.
板书:(1)确定起点、终点.
②第一个人在A点指挥,叫第三个人把第三根标杆插在C点,使它和B点的标杆同时被A点的标杆挡住,三根标杆在同一直线上.B点标杆与C点标杆的距离应略短于卷尺或测绳的长度.
拔出标杆,钉上木桩并编为1号,起点为0号.
板书:(2)立第三根标杆.
③用同样的方法再把第三根标杆插在D点……,钉桩,编号,使第三根标杆逐渐接近第二根标杆,它们的距离短于卷尺或测绳的长度.
板书:(3)反复立标杆.
④把第三根标杆插过的各个点与A、B两点接起来就定出一条直线.
板书:(4)连点成直线.
(3)测定直线后,用卷尺或测绳逐段量出A、B两点的距离.
(4)小结.提问:测定较远的距离时,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何测定直线?
(5)室外操作:在校园里先确定两点,插上标杆,并通过这两点测定一条直线,再用卷尺或测绳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
①宣布测量小组,指定组长,明确要求,提出评比条件.
②教师带领一个小组做示范.结合具体步骤讲注意事项.如标杆必须立直.让学生随着分段测量,把有关数据填入记录单.③各小组分别测定直线,量出距离.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④总结评比情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1.2《十几减8、7》
教学目标:
1.在十几减九的基础上学习计算十几减八、七
2.运用多种方法解题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教学中
初步渗透被减数不变
减数越大
结果越小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八、七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计算十几减八、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7= 8+5= 7+6= 7+4= 8+9= 7+7= 4+8= 6+7=
7+3= 8+8= 6+8= 7+9= 10-8= 10-7= 13-9= 17-9=
当学生口答13-9=时
教师让学生讲讲怎样想的?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此题
(方法1、10-9=1
1+3=4;方法2、13-3=10
10-6=4;方法3、9+(4)=13
13-9=4)
二、新课
1.教学15-8
先出示十五只青蛙
让学生数一数
接着老师圈出8只
问:这时
还剩下几只?应该怎样计算呢?
列出式子:15-8
教师:15-8你们想怎样计算呢?老师请你们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先说说
学生讲完后
教师让他们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教师及时把有关方法写在黑板上
(方法1、看图数出来的;方法2、15-5=10
10-3=7;方法3、10-8=2
2+5=7;方法4、8+(7)=15
15-8=7)
2.想想做做
先出示小猫图
教师让学生同桌讲讲图上说的是什么意思?并讲出算式13-8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答案写在书上
学生完成下面习题
10-7= 14-8=
11-7= 15-8=
12-7= 16-8=
13-7= 17-8=
再出小鸡图
教师让学生数一数
并说一说图意
列出算式13-7
这时教师让学生比一比谁最聪明能够计算13-8
学生计算好后
教师再让学生讲讲计算的方法
并给又快又对的学生发一朵大红花
三、练习
1、学生完成下面习题
12-8= 13-7=
14-8= 15-7=
16-8= 17-7=
2、连线
13-6 7
14-7 13
12-8 8
15-7 4
四、总结
教师通过询问学生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及时对知识进行
并揭示课题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