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一语文期末试题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济南外国语学校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 一 语文期末试题 2013年1月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3个小题,全部答在试卷上。 2.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答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清楚。 4.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得 分 评卷人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具体而微 繁弦急管 反老还童 花枝招展 B.慧心未泯 贻然自得 猝然长逝 仙露琼浆 C.肃然起敬 碌碌终身 逆来顺受 擎天撼地 D.抖擞精神 各具丰韵 灯红酒绿 险象迭生

2.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跛脚(bǒ) 饶头(yáo) 牙龈(yín) 剔透(tī) .... B.闲暇(xiá) 糟蹋(tà) 洗濯(zhúo) 树杈(chà) .... C.骚扰(sāo) 飞鸢(yuān) 禅心(shàn) 水藻(zǎo) .... D.茁壮(zhuó) 鳊鱼(biān) 唾液(tuò) 孪生(1uán) ....3.诗文默写(7分)

(1)神龟虽寿, 。 ,终为土灰。(《龟虽寿》曹操) (2)万籁此都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3) ,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4)天上的明星现了,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5)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 (《荷叶 母亲》冰心)

(6)兄子胡儿曰:‚ ‛。 (《世说新语》两则)

名著阅读(6分)

4.伊索生于公元前6世纪, (国籍)寓言作家。他的代表作是 《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世界为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请写出你最为熟悉的两个故事的名称;如: 、 。(3分)

初一语文 第1页 共8页

阅读下则寓言,按要求回答问题:

乌龟与鹰

乌龟非常渴望自己能飞上蓝天,于是,它就去求老鹰带自己飞。 老鹰带着乌龟飞上天后,乌龟开始骄傲起来,老鹰看不惯只好松手,结果乌龟摔了个粉身碎骨。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分)

6.下列寓言寓意不正确的是:( )(1分)

A.《两只口袋》寓意: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B.《马和驴》寓意:人本该互相帮助,否则伙伴倒地身亡,担子就会加在自己身上。 C.《衔肉的狗》寓意:贪得无厌的结果是什么都得不到。

D.《狐狸和山羊》寓意:告诉人们警惕坏人,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坏人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欣赏下面诗歌,完成6、7题(5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这一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初一语文 第2页 共8页

得 分 评卷人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相委而去 ..(3)及事讫 (4)先期一日 ..

9.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有童儿数/百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分)

(2)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 (2分) 11.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绝 唱

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

⑦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我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③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亭亭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④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

初一语文 第3页 共8页

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⑤‚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

⑥它是满池桔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⑦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 得 分 评卷人 12.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亭亭:

13.第④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了残荷的 ,第⑤

⑥段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赞美了残荷的精神。(2分) 14.从修辞的角度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2分)

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赏析:

15.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2分)

16.文段⑦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有何不同?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4分)

17.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本文题目“绝唱”的含义。(3分)

初一语文 第4页 共8页

(二)北京时间不到点

①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每天上午十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早上十点以前、晚上八点以后,汉堡买一送一。在儿子看来,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

②这天,我们进去刚坐定,从门外急匆匆进来两个人,看样子也是父子俩。父子俩在柜台前站定,气喘如牛。父亲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儿子则跟我孩子不相上下。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时尚明亮的大厅显得格格不入。这对父子的到来引起了大家都好奇,我注意到有些食客像我一样,一边大口嚼饮一边余光旁观。我的位臵刚好正对柜台,父子俩的一举一动都在大家的视线里。

③乡下父亲一边急急地掏钱,一边喊口令似的对服务员说:‚同志,要两个汉堡‛服务员似乎不大习惯他这种称呼,用手掩了下嘴,笑着说:‚先生要什么样的汉堡?‛乡下父亲有点犹豫,显得拿不定主意,但仅仅一瞬,他便坚定地指着墙上一幅宣传画说‚要那个,十块钱的。‛服务员微笑着说:‚两个超级鸡腿堡,20元。‛乡下父亲愣了,说:‚你们不是‘买一送一’吗?‛服务员微笑着解释:‚对不起先生,我们的活动规定,早上十点之前或晚上8点之前以后购买可享受‚买一送一‛的优惠。‛说着用手一指墙上的报时钟,‚您看,现在已经十点过三分了。‛乡下父亲‚啊‛来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④他的儿子在旁边似乎也明白了,很丧气的垂下了头。乡下父亲不安起来,局促地对儿子说:‚勇,要不,咱明天再来?‛叫勇的小孩说:‚明天还要看我妈哩!‛乡下父亲搓着手不吭声了,脸上的表情更加尴尬。他转而试探地问服务员:‚同志,能不能,宽限几分钟?我们一大早就往这儿赶,结果还是给耽误了!‛服务员依旧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我也做不了主。‛乡下父亲又失望地转向儿子:‚勇,要不晚上过来8点咱们再来?‛勇说:‚爸,十几里地,天黑咋走呀?‛乡下父亲说:‚你不用来,我来!‛勇说:‚算了,我不吃了,就当我没有考‘双百’。‛说着又低下了头。

⑤乡下父亲咬了咬牙,枯皴的手在衣袋里摸索,似乎做出来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不经意地看了眼手机,显示十点零五分。儿子正往嘴里海塞,见我看手机,顺口问几点了,我刚要回答,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让我既紧张又兴奋,心理怦怦直跳。我答道:‚十点‛事不宜迟,我还要将错误进行到底!硬了硬头皮,我朝柜台方向高声喊道:‚服务员,你们的表快了!快了整整5分钟!‛意想不到的是,旁边竟然有人附和:‚对,对!快了5分钟!‛还有人迅速地调着手机,然后高高举起:‚看,现在刚十点!‛我看到,尽管这时用餐的人不多,但几乎所有人都发出了一致的声音。

⑥一时间,柜台里的服务员全楞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不知所措。刚才几个正忙不迭地说着:‚先生欢迎关临‛‚先生请慢走‛的服务员也马上噤了声,纷纷朝这边张望。乡下父亲和儿子也转过头来,一脸感激的寻找,寻找帮他们说话的人。他们的眼睛逐一扫过去,找不到定格的地方。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了,只有反复播放的轻音乐在低回萦绕。

⑦刚才一直为父子俩‚服务‛的那个服务员掏出手机,狐疑地看着。一边看,一边模仿着电台播音员报时的腔调:‚现在是北京时间——‛她故意顿了一下,而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到——点!‛说完扬起脸,冲其他姐妹诡秘地一笑。接着,我听到,整个柜台内响起一片银铃般的‚报时声‛:‚北京时间——不到点!‛‚北京时间——不到点‛……

⑧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

初一语文 第5页 共8页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9.联系全文,说说“北京时间不到点”的含义。(4分)

20.第②段对乡下父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分)

得 分 评卷人 21.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4分)

(1)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

(2)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揩了下眼睛。 .

22.如果你是乡下儿子,吃到这来之不易的汉堡时,最想说些什么?(不少于30字)(3分)

初一语文 第6页 共8页

30字 四、作文(50分)

23. 按要求作文。

请以‚让 在心底长驻‛为题写作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友情、幸福、感动、善良、亲情……);

②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要写出你的真情实感,严禁抄袭;④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学校和考生的名称;⑤不少于600字。 得 分 评卷人 初一语文 第7页 共8页

600字

初一语文 第8页 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