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学案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学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博达学校高效课堂九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号:20使用时间:2010-11 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课题:《庄子》故事两则

编制人:李丽芳审核人:包科领导:

使用方法及说明:1.注重朗读,在扫清生字词读音的基础上熟练朗读课文;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3.文章故事性强,可让学生在讲故事中了解人物形象; 4.建议使用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庄子及其思想;

2、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抓关键词翻译课文。

能力目标:能够自主学习疏通文意;学习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能讲

述故事,了解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古人淡泊名利的情怀与开朗机智

的性格。

重点、难点:学习对比手法,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导入新课。 1、了解庄子

庄子是(朝代)人,名周,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是家

学派的重要的代表人物世并称老庄。《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着。 2、生字词注音

鹓鶵()()醴()泉鸱() 濠()梁鯈()鱼循()其本 3、准确而熟练地朗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组内过关检测 1、理解重点词语。 惠子相梁()或()谓惠子曰子()知之乎 ...

夫()鹓鶵发于()南海安()知鱼之乐 ...固()不知子矣请循()其本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耶? (2)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3)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4)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6)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用自己的话复述两则故事。(每组一个代表,随机抽取故事内容) 第二课时

一、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1.惠子无端猜疑庄子,可见惠子是怎样一个人? 。

2.庄子以鹓鶵自比,以鸱比惠子,含蓄表达出了庄子的思想,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庄子的意思直接说出来吗?

3.你认为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这种“无为”思想与淡泊名利的情怀在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呢?谈谈你的想法。

4.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5.在第二则故事里,庄子机智敏捷的思维体现在哪里?惠子严密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又体现在哪里? 二、当堂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非梧桐不止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鱼之乐也 ..

2.在本文中“鹓鶵”是怎样一种鸟?“鸱”又是怎样一种鸟?庄子用他们比喻什么?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3.从两则故事中选择一则改编成课本剧,可以在原文故事的基础上补充情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