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培优补差专项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选出这些词语在诗中的正确解释。 (1)“奇”的意思是_____ A、奇怪。 B、奇妙。
(2)“西子”指的是_____ A、美女西施。 B、西湖。
(3)“空蒙”的意思是_____ A、云雾迷茫的样子。 B、空的,没有东西。
(4)“潋滟”的意思是_____ A、非常美丽。
B、波光闪动的样子。
2. 阅读与理解。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写出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芳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___________,全诗表达出作者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感情。
3. 《绝句》阅读。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_________ 窗含西岭千秋雪,
________
[1]将诗句填写完整。
[2]诗中写了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6
4. 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
[3]千百年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动了多少游子离人之心,成为游子思乡的名言。
[4]我还知道关于思念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古诗阅读。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清明”是指(____)。 A.清澈明净 B.清醒明白 C.二十四节气之一
(2)“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是对行人的(____)描写。 A.动作 B.神态 C.外貌
[2]诗中用“欲断魂”形容行人悲伤愁苦的样子,请你写出两个表示“悲伤愁苦”意思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雨纷纷”既形容春雨,也形容人的情绪。(____)
(2)“借问酒家何处有”是诗人杜牧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家。(____) (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遥指”是摇着手指。(____)
6. 阅读专项训练。
2 / 6
(二)不能飞翔的鸟儿 一棵果树 就是一只鸟儿 一片叶子 就是一片羽毛 这是一只 无法飞翔的鸟 它的羽毛 有时脱落 有时繁茂 在秋天里 这只鸟儿
会下很多很多的蛋 有的挂树杈 有的挂树梢
(一)叶子是树的羽毛 叶子,是树的羽毛. 张着翅膀 却不能飞翔
鸟巢,是树的眺望 满目波浪 却心静如水
果子,是树的耐力 树的暖阳
树的梦,又香又亮
[1]这两首诗都把叶子想象成__________,诗(二)还把果树想象成_________,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2]用“______”画出两首诗中描写果实的句子。诗(一)把果实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哲理;诗(二)把果实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情趣。 [3]我会想象。
鸟儿,是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
7. 类文阅读。
瀑 布 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1](整体感知)这首诗歌一共有______小节。作者是按照由______到______的顺序来描写瀑布的。
[2](品味语言)选一选。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是从(_____)来描写瀑布的;“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一座珍珠的屏”是从(_____)来描写瀑布的。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2)“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体现了瀑布的
(_____)美;“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体现了瀑布的(_____)美;“一座珍珠的屏”体现了瀑布的(_____)美。
3 / 6
A.声音 B.形态 C.色彩
[3](摘抄积累)从文中摘抄一句你喜欢的比喻句,再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4](阅读感悟)作者笔下的瀑布真是_____________啊!从诗歌中,我体会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8. 课外阅读。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①铺水中,半江瑟瑟②半江红。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④。
注释:①残阳:将要落山的太阳。②瑟瑟:碧绿色。③怜:爱。④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弯如弓。
[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是从________这个词判断出来的。 [2]诗歌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_____,山色空蒙______。 ________比西子,________总相宜。
[1]补充诗句。
[2]从诗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和________。 [3]我是小小解说家。
(1)“潋滟”的意思是________。 (2)“空蒙”的意思是________。
[4]这首诗中,描写西湖晴天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描写西湖雨天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
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古诗讲究对仗。诗句中“迟日”对“ ”,“江山丽”对“ ”,“泥融”对“ ”,“ ”对“鸳鸯”。 (2)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①这首诗的首句和第二句分别从 和 的角度来描写春天的清新秀美。
A.视觉 B.嗅觉 C.听觉
②这首诗的后两句通过燕子衔泥翩飞的 描写和鸳鸯相偎而眠的 描写,表现出春天的和谐宜人。 A.静态 B.动态
(3)根据诗中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
4 / 6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中依次描写
了 、 、 、 、 、 、 、 等景物。
①江山 ②太阳 ③花草 ④鸳鸯 ⑤春泥 ⑥春风 ⑦燕子 ⑧沙滩 (4)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诗句,并写下来。
春天白天渐长,春天的到来使江山显得更加秀丽;春风送来了阵阵醉人的花草香气。 , 。
11. 读诗歌《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3)“轻”字体现了什么?
12. 课内阅读。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一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1]第二句是抓住人物的______和______进行描写,描绘了孩子在喧闹的街头看书的情景。(填序号)
A.外貌 B.动作 C.心理活动 D.神态 [2]从“黑旋风”和“浪里白条”中我知道孩子看的书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3]读了这首诗,我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5 / 6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1]补全古诗。
[2]第一句中“怜”的意思是( )。 A.可怜、怜悯 B.喜爱
[3]“诗中有画”,请你发挥想象,试着把后两句诗所表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折杨柳歌辞 子夜四时歌(冬歌) 北朝情歌 南朝情歌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 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 谁知相思苦,玄鬓白发生。 [1]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朝乐府和南朝乐府在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两首诗的风格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