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保证能力基本情况调查表
供方 项目 序号 审查内容 自评 1 公司是否有制订质量手册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否明确? 是 否 2 是否制订质量手册和质量方针? 是 否
是否清楚规定公司和各部门品质目标,品质目标是否可测量,并3 存在持续改善流程? 是 否 4 1系统 管理 5 品质管理系统是否已制度化,品质部门是否已运作? 是 否 品质机构职责是否明确定义,品质部门是否运作? 是 否 6 是否有证据证明改善措施正被有效实施并得到监控? 是 否 7 是否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或外审,并保存审核记录? 是 否 公司文件(图纸、规范、程序、作业指导书)管理是否已制度8 化?文件是否专责部门或人员负责? 是 否 是否有对客户资料(如:技术文件、合同、品质协议等)进行9 管理? 是 否 品质文件在发布之前是否经过权责人员评审并批准 ,以保证其10 有效性? 是 否
在文件使用处获得文件的最新版本,所有作废及更新文件及时11 被撤出使用地点,使现场保持有效、唯一的文件? 是 否
文件是否由专责部门或人员负责,并建立文件的检索及更新档12 案? 是 否
现场使用的图纸、规范、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均经过批准、处于13 受控状态? 是 否
14 是否有编制员工培训计划,并有效实施? 是 否
是否对员工的培训作出规范并制订员工的培训计划,保持完整15 的培训记录? 是 否
16 是否有进行考试或评价员工是否胜任该岗位的工作? 是 否 设计技术力量雄厚; 技术人才 数量及经验 设计技术力量中等; 设计技术力量一般; 加工技术力量雄厚; 制造人才2技术人才及设备保证能力 数量及经验 加工技术力量中等; 加工技术力量一般; 加工能力强大; 设备 加工能力中等; 加工能力一般; 关键设备是否分类管理,并实行三 级保养制度(日常保养、一 是 否 级保养和二级保养)? 2.4.1 关键设备是否分类管理,并制订相应的管理文件? 是 否
是否制订设备维修保养计划,有计划地进行关键设备检修,日2.4.2 常维修作好保养记录? 是 否
是否具有专业的模具设计制作经验? 是 否
3.1.1 公司具有制作出口模具和复杂模具经验? 是 否
3.1.2 近两年设计制作过整套洗衣机模具? 是 否 具有5年以上成套洗衣机塑料模具设计开发和制造经验并成功3.1.3 开发了8套以上洗衣机塑料模具? 3技术保证能力 3.2.1 公司是否制订项目控制流程管理办法? 是 否
是 否
是否具有完善的项目控制流程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是 否
公司是否具有清晰的项目控制流程图,项目严格按照相应流程3.2.2 推进? 是 否
在模具产品实现过程业务、跟模、工程、制造、品质等关键部3.2.3 门是否具有明确的部门职责? 是 否
在模具产品实现过程前期技术沟通、模具设计、模具生产、试3.2.4 模、改模、模具交付各个阶段之间是否具有清晰的工作指引,使项目顺利推进? 是 否
3.2.5 是否编制模具项目计划表,并定期检讨项目的推进进度? 是 否
是否具有完善的模具设计控制程序?书面资料和执行记录是 是 否 否完全?
3.3.1 是否制订模具设计控制程序? 是 否
模具设计时产品设计、2D设计、3D分型各岗位是否具有明确的3.3.2 职能分工? 是 否
是否编制模具设计开发流程图,并严格按照相应流程进行模具3.3.3 设计? 是 否
3.3.4 是否制订公司内部的模具设计标准? 是 否
客户的技术要求是否以书面形式整理后发技术部门,使设计部3.3.5 门具有明确的设计依据? 是 否
是否进行客户资料、模具结构、3D分型和加工工艺等技术评审,3.3.6 并做好评审记录? 是 否
3.3.7 各项技术评审是否有明确的参与部门和人员? 是 否
设计图纸是否按照审批流程确认后方可下发,并做好下发记3.3.8 录? 是 否
3.3.9 加工图纸更改是否有明确的更改流程和版本控制手段? 是 否
是否运用moldflow等CAE软件进行成型分析指导产品进胶设3.3.10 计? 是 否
是否具有有效的修模管理制度,提高修模质量? 是 否
在模具修改阶段跟模、工程、制造、品质等关键部门是否有明3.4.1 确的分工? 是 否
跟模工程师和客户的技术沟通是否做好记录,明确客户对制件3.4.2 整改要求? 是 否
3.4.3 跟模工程师是否编制模具修改单下发工程、制造、品质等部门,是 否
并自身作好存档? 3.4.4 模具修改单内容能否清晰表达改模内容和改模要求? 是 否
产品或模具重大修改是否召开模具修改评审会议,制定最佳的3.4.5 修改方案? 是 否
是否具有数控编程技术规范? 是 否 3.5.1 是否具有数控编程工作指引? 是 否
3.5.2 是否编制现有数控刀具清单并发数控编程人员? 是 否
编程人员是否参与3D分型和模具加工工艺评审,以便优化模具3.5.2 的加工工艺? 是 否
设计文档是否具有严格的管理办法? 是 否 是否只有设计人员才有权更改车间图纸,并签字确认? 是 否
车间图纸更改后工程部门图纸是否同步更改,使工程部和现场 是 否 图纸保持一致?
是否有明确的供应商管理制度(选择、评定和控制方法)并切 是 否 实执行,是否有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单?
4.1.1 是否建立明确的供应商管理制度,供应商引入是否经过评审? 是 否
是否有对供应商的质量状况进行动态监控、评估,对有质量问4.1.2 题的供方进行停货或淘汰? 是 否
是否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单并及时更新,物料的采购均在合格供4.1.3 4供方来料 是 否 方清单中采购?
进料检验管理是否已完整建立? 是 否
管理 是否建立进料检验管理制度,对进货检验的职责、权限、测试4.2.1 流程等进行规范? 是 否
进料检验各项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是否完整,并能有效指导4.2.2 检验员检验? 是 否
4.2.3 是否保存完整的检验记录? 是 否
4.2.4 进货检验作月度分析、总结? 是 否
来料不合格品处理流程是否建立? 是 否
4.3.1 来料不合格品是否有明确的处理流程和预防再发生措施? 是 否
是否对来料不合格品进行清晰标识并与合格品隔离,有效防止4.3.2 材料混用? 是 否
4.3.3 仓库的管理和环境是否符合模具的质量保证要求? 是 否
车间关键工序岗位和工序是否都有作业指导书,并切实执行? 是 否
5.1.1 车间关键工序现场是否有作业指导书? 是 否
关键工序员工是否经过培训、考试、持证上岗,熟悉本岗位的5.1.2 质量控制要点,并保存相关培训记录? 5过程 控制 是 否
重要零部件是否编制加工工艺流程卡,并按照相应工艺流程安是 否 排加工?
5.2.1 重要零件是否编制加工工艺流程卡? 是 否
5.2.2 工艺流程调整是否经过相关部门审核确认? 是 否
检验记录、物料标识是否完善,并可追溯? 是 否
5.3.1 模具零件、电极是否做好标识,方便管理? 是 否
是否明确的划分了工作区域,在生产现场,是否对各种工具、5.3.2 设备、工具柜的存储作了明确的标识? 是 否
是否编制《模具生产计划表》和《模具零件加工计划》,有计 是 否 划地安排模具和零件加工?
5.4.1 是否编制《模具生产计划表》和《模具零件加工计划》? 是 否
是否定期检讨模具和零件加工计划,以保证模具按照客户时间5.4.2 要求交样? 是 否
是否建立严格的过程品质控制制度,以保证模具制作质量? 是 否
工序加工完成后,是否执行本工序自检,下工序复制制度,并5.5.1 做好相应的检测记录? 是 否
5.5.2 不合格品的记录/评审和处理方式有规定并严格执行? 是 否
模具修改时,钳工是否核对每一个修改项都进行了整改,检查5.5.3 并评估是否达到整改要求? 是 否
模具修改后,是否经过品检复检,确保每一个修改项均落实整5.5.4 改并达到整改要求,才安排试模? 是 否
模具烧焊是否经过相关的审批手续才允许操作,并保留审批记5.5.5 录? 是 否
试模后品检部是否进行样件检测并出具《样件检测报告》,核5.5.6 对是否达到改模要求? 是 否
是否重视试模环节,以试模环节作为模具制作重要的质量控制 是 否 点?
5.6.1 是否具有专门的试模工艺人员? 是 否
是否要求跟模、工程和品质部门参与试模,及时了解模具试模5.6.2 情况? 是 否
是否填写《试模报告》,报告内容比较全面(包括试模参数和试5.6.3 模问题点)? 是 否
零件发外加工回厂时是否经过品管人员检验,并填写检测记 是 否 录?
是否具有明确的成品检验标准和有效的指导检验作业书,并有 是 否 效执行?
6.1.1 是否编制成品检验标准和作业指导书? 是 否
6.1.2 交模前是否经品管部检验并形成书面记录? 是 否
6成品 模具走模前是否逐一核对以前试模存在的问题已经彻底解控制 是 否 决?
6.2.1 模具走模前是否下发正式通知,钳工提前检查模具准备交模? 是 否
6.2.2 品管部是否核对前期模具自身存在的问题都有效解决? 是 否
成品检验不合格品是否有规定审批处理流程并形成书面记录? 是 否
7品质改进是否制订质量信息管理办法,对公司内部及用户反馈的质量信 是 否 息是否进行统计、原因分析,并采取质量改进措施?
与服7.1.1 是否制订模具质量信息管理办法? 务 是否对过程质量不合格信息进行统计和原因分析,并落实改进7.1.2 措施? 是 否
是 否
是否对日常影响品质的关键因素进行统一分析,针对性的制订7.1.3 相应的改善方案? 是 否
是否建立品质例会制度,定期对品质进行检讨,使品质压力在 是 否 内部得到传递?
是否收集关键客户满意度意见,及时了解客户对公司的评价,7.2.1 加强合作交流? 是 否
是否定期对品质进行检讨,分析模具的品质和进度是否满足客7.2.2 户的要求,使品质压力在内部得到传递? 是 否
是否制定计量管理制度,并能有效贯彻实施? 是 否
8计量 管理 8.1.1 是否制定计量管理的制度,对计量仪器管理进行规范? 是 否
是否建立仪器设备清单、计量台账,对设备校正状况进行跟踪,8.1.2 以避免设备校正过期仍在使用? 是 否
所有仪器、设备是否明确标识(如免校标签、校验合格标签、停8.1.3 用标签、禁用标签、校正合格的有效期等)? 是 否
8.1.4 计量仪器是否有检校报告? 是 否
是否具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是 否
9其它 公司管理者是否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 是 否
项目 是否实行5S管理,工作场所和设备保持干净整洁? 是 否
备注:以上内容为现场评审资料
单项评审结论:
1、战略采购部经理填写 □ 通过 □ 不通过
2、生产技术部经理填写 □ 通过 □ 不通过
3、开发部经理填写 □ 通过 □ 不通过
供应商品质保证能力评估表
是序分类 号 评估项目 完整 否评估意见 体系认证情况 品质保证 供方专业经验和能力调查 能力调查 物料采购和外发加工情况调查 质量技术保证能力基本情况调查 公司宣传册 体系认证复印件 企业程序、标准、作业指导书清单 模具部组织结构图及各职能部门人员结构 清单(明确设计、编程、跟模、钳工、试模等关键岗位师傅和学徒比例) 证实性材料(复模具生产设备清单(明确设备名称、数量、印件) 模具检测设备(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 规格型号、精读、厂家、购置时间) 和成品检验)和试模设备清单 项目控制流程图和关键节点记录清单 模具设计流程图和关键节点记录清单 品质控制流程图和记录清单 模具项目控制程序 模具设计控制程序 模具制造控制程序 近三年制作的模具明细表 二级供应商及外协厂(模架、钢材、整模 加工等等)清单 近期设计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模具设计图 纸和评审记录 模具设计标准 模具制造标准 客户信息资料管理办法 设计图纸版本管控流程 战略采购部评估意见: 签名: 日期: 生产技术部评估意见: 签名: 日期: 开发部评估意见: 签名: 日期: 品质部评估意见: 签名: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