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数学相似

初中数学相似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知识点:比例线段有关概念及性质

1、比: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

的比是

ama:b=m:n(或bn)

2、比的前项,比的后项:两条线段的比a:b中。a叫做比的前项,b叫做比的后项。 说明: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对这两条线段要用同一单位长度。

ac3、比例: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bd

ac4、比例外项:在比例bdac5、比例内项:在比例bd(或a:b=c:d)中a、d叫做比例外项。 (或a:b=c:d)中b、c叫做比例内项。

acbd(或a:b=c:d)中,d叫a、b、c的第四比例项。 6、第四比例项:在比例

ab7、比例中项:如果比例中两个比例内项相等,即比例为ba(或

a:b=b:c时,我们把b

叫做a和d的比例中项。

8.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

ac,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或a:b=c:d)

bd段。(注意: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单位不统一应先化成同一单位)

例01.已知

xy11x,求的值。 x8y22变式:线段x,y满足(x4y):xy4:1,求x:y的值 例02.已知

xyzxy3z的值 ,求

2343xy例03.已知两数4和8,试写出第三个数,使这三个数中,其中一个数是其余两个数

的比例中项,第三个数是________。

例04.设

xyzk,求k的值 yzzxxy例2.如图,梯形ABCD中,DC//AB,DC2,AB3.5,且MN//PQ//AB,

DMMPPA,则MN_______,PQ________.

已知:如图,在ABC中,AFFDDC,FE//MD//BC,

EFED的延长线交BC的延长线于N,则的值是( )

BN1111A. B. C. D.

2345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

1. 二次项系数a

二次函数yax2bxc中,a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a0.

⑴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的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a的值越小,开口越大;

⑵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的值越小,开口越小,反之a的值越大,开口越大.

总结起来,a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a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a的大小决定开口的大小. 2. 一次项系数b

在二次项系数a确定的前提下,b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 ⑴ 在a0的前提下,

当b0时,当b0时,当b0时,b0,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左侧; 2ab0,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轴; 2ab0,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 2a⑵ 在a0的前提下,结论刚好与上述相反,即

当b0时,当b0时,当b0时,b0,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 2ab0,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轴; 2ab0,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 2a总结起来,在a确定的前提下,b决定了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ab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x概括的说就是“左同右异”

b在y轴左边则ab0,在y轴的右侧则ab0,2a总结:

3. 常数项c

⑴ 当c0时,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c0时,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 当c0时,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c决定了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

总之,只要a,b,c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

已知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m2)xmm2的图像经过原点, 则m的值是

22

A 3 B 59/14 C 0 D 29/2

18.捕鱼季节,•一渔货经销商从渔港码头按市场价收购了某种活鱼500千克,这种鱼此时市场价为20元/千克,但这种鱼如果不及时放养,•最多只能存活两天,如果放养在塘内,可以延长存活时间,但每天也有一定数量的鱼死去,假设放养期间鱼的个体重量基本保持不变,而从收购后1千克活鱼的市场价每天可上涨1元,但是放养一天需各种费用支出150元,且平均每天还有5千克鱼死去,•假定死鱼能于当天全部售出,售价都是10元/千克.

(1)设x天后每千克活鱼的市场价为P元,写出P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放养x天后将活鱼一次性出售,并设500千克鱼的销售总额为Q元,•写出Q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该经销商将这批活鱼放养多少天后出售,可获得最大利润(利润=销售总额-•收购成本-费用)?最大利润是多少?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a2b2c2 2、如下图,在Rt△ABC中,∠C为直角,则∠A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可换成∠B): 定 义 表达式 取值范围 关 系 A的对边a0sinA1 正sinA sinA c斜边弦 (∠A为锐角) A的邻边b0cosA1 余cosA cosA c斜边弦 (∠A为锐角) A的对边atanA0 正tanA tanA bA的邻边切 (∠A为锐角) A的邻边bcotA0 余cotA cotA aA的对边切 (∠A为锐角) sinAcosB cosAsinB sin2Acos2A1 tanAcotB cotAtanB 1(倒数) tanAcotA tanAcotA1 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B 由AB90得B90A sinAcosBcosAsinB

sinAcos(90A)cosAsin(90A)斜边 c 对a 边 C

A b 邻边

4、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tanAcotB cotAtanB 由AB90得B90A tanAcot(90A)cotAtan(90A) 5、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 三角函数 sin 0° 0 10 不存在 30° 1245° 222260° 3 21290° 1 0不存在 0 cos tan cot 3 23 3 1 1 3 3 33 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 当0°≤≤90°时,sin随的增大而增大,cos随的增大而减小。 7、正切、余切的增减性:

1. 如图4,沿AE折叠矩形纸片ABC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

BC10,AB=8,则tan∠EFC的值为 ( )

A D E 34A. B.

433C.

54B D.

5F C

2. 如图5,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OABC沿OB对折,使点A 落在A1处,已知

OA3,AB1,则点A1的坐标是( )

图5

3. 如图6,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6,

1D为AC上一点,若tanDBA ,则AD的长为( )

5A.2 B.2 C.1 D.22

图6 4. 如图8,RtABC中,C90,D是直角边AC上的点,且ADDB2a,

A15 ,则BC边的长为 .

5. 如图10,在矩形ABCD中,E、F、G、H分别为AB、BC、CD、DA的中点,

4若tanAEH,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40,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 ______.

3 图10

图12

6. 如图12所示,ABC中,ABAC,BDAC于D,BC6,DC则cosC____.

7. 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等于底上的高的一半,则底角的余弦值为______. 8. 等腰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为1、1、3,那么它的底角为

1AD, 2A.15° B.30° C.45° D.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