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8)
第Ⅰ卷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Cl-35.5 O-16 Na-23 S-32 Cu- 一、选择题:(共18小题,共108分。给出四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实验或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下观察活的植物细胞,能观察到呈深色的染色质
B.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用健那绿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线粒体呈蓝绿色,原因是健那绿破坏了细胞膜并进入细胞质与线粒体发生显色反应
D.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
2.自然界中,与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早的环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下面甲、乙二图中,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丙图表示植物细胞呼吸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
B.乙图中d曲线表示花生的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12点到14点变化的原因是部分气孔关闭引起
C.乙图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光照强度减弱 D.丙图中4和7属于同一种物质,产生的多用于合成ATP
3.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解释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推断,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体上 B.过程I依赖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也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理综(18)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C.阴阳蝶的出现属于染色体变异的结果,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D.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次级卵母细胞比次级精母细胞多1或2条染色体
4.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分别处理棉花植株的受精花(受精幼铃)和未受精花(未受精幼铃),24h后在叶柄处注射含32P的磷酸盐溶液(如下图),一段时间后取样测定两种幼铃32P的放射性强度并统计两种幼铃的脱落率,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幼铃
32
P
A.H2O处理组与GA处理组施用的液体量相等
B.GA处理对受精幼铃脱落率的影响大于未受精幼铃 C.H2O处理组中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差异与内源激素有关 D.GA对32P的磷酸盐向幼铃的运输具有明显的调配作用
5.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研究人员在荔枝单一种植园中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并研究了种植山绿豆前后种植园中几类昆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该复合种植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植园的生物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腐生 B.该生态系统是由荔枝、山绿豆和各种食性的昆虫组成的
C.肉食性昆虫增加,植食性昆虫减少,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 物种间关系
D.肉食和寄生性昆虫增多,说明荔枝园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6.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Cl2O7、P2O5、SO3、C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蒸馏水、醋酸、氨水均为弱电解质 C.玻璃、水晶、陶瓷都是硅酸盐制品
D.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7.不能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A. 碳 B. 硫 C. 钠 D. 铜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丙烯酸(CH2=CHCOOH)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NA B.等质量14NO和13CO气体中含有的中子数相等
C.一定量的钠与8g氧气作用,若两者均无剩余,转移NA个电子
理综(18)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
D.100mL pH=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1NA 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 A B C 浓、稀HNO3分别与Cu反应 实验目的 比较浓、稀HNO3的氧化性强弱 向盛有1mL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测定等浓度的HCl、HNO3两溶液的pH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比较Cl、N的非金属性强弱 D 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0.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固定式大规模储能应用的需求。一种以Na2SO4水溶液为电解液的钠离子电池总反应为:NaTi2(PO4)3 +2Na2NiFeII (CN)6
Na3Ti2(PO4)3 +2NaNiFeIII(CN)6(注:其中P的化合价为+5,Fe的上标II、
III代表其价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NaTi2(PO4)3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 C.充电过程中阳极反应式为:2NaNiFeIII(CN)6+2Na+2e=2Na2NiFeII (CN)6
+
-
+
+
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11.某强酸性溶液X中仅含有NH4、Al3、Ba2+、Fe2、Fe3、CO32、SO32、SO42、Cl、NO3-+
+
+
+
-
-
-
-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推断合理的是
A.若溶液X为100 mL,产生的气体A为112 mL(标况),则X中c(Fe2+)=0.05 mol·L-1 B.沉淀H为Al(OH)3、BaCO3的混合物
C.溶液中一定含有H+、Al3、NH4、Fe2、SO42、Cl
+
+
+
-
-
理综(18)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D.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
+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SO4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c(SO42)>c(NH4)>c(H)>c(OH)
+
-
+
+
-
B.25℃时,将a mo1·L-l氨水与0.01 moI·L-1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完全时溶液中c(NH4+)=c(C1-),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
C.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 稀释,pH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上图所示。II为醋酸稀释 时pH的变化曲线,且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b D.已知298K时碳酸的Ka1=4.4×10-7、Ka2=4.7×10-11,氢氰酸 (HCN)的Ka=4.9×10-10,据此可推测将氢氰酸加入到碳酸钠 溶液中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13.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法国物理学家库伦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力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已知单摆摆长为l,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则单摆振动周期T与距离r的关系式为( ) A.T2rGMl2 B.T2r C.TlGMrGMr D.T2l lGM
14.如图甲所示为一简谐波在t=0时刻的图象,图乙所示为x=4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波速是4m/s
B.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沿x正方向
C.从t=0时刻开始计时,P点的振动方程为y=0.2sin(πt+π/2)m D.从t=0时刻开始计时,P点的振动方程为y=0.2sin(πt+π)m
15.如图所示为等腰棱镜,真空中a、b两束单色光与棱镜轴线OO′等距,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真空中的光速va>vb B. 该棱镜对光的折射率na>nb C. 通过棱镜的时间ta>tb
D. a、b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θa>θb
理综(18)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16.如图所示是某空间部分电场线分布图,在电场中取一点O,以O为圆心的圆周上有M、Q、N三个点,连线MON与直电场线重合,连线OQ垂直于MO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的场强小于N点的场强 B.O点的电势等于Q点的电势
C.将一负点电荷由M点移到Q点,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D.一正点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能从Q点沿圆周运动至N点
17.如图所示,一正弦交流电瞬时值为e=2202sin100πtV,通过一个理想电流表,接在一个理想的降压变压器两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流过r的电流方向每秒钟变化50次 B.变压器原线圈匝数小于副线圈匝数 C.开关从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D.开关闭合前后,AB两端电功率可能相等
18.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第Ⅱ卷
本卷共192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9-28和33题为必考题;第29-32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必考部分】(共157分)
19.(Ⅰ)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某研究小组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的
主要步骤是: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系一金属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记下小球静止时球心的位置A,在A处放置一个光电门,现将小球拉至球心距A高度为h 处由静止释放,记下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Δt。 O cm 1 cm 2
h 游标尺 10 0 A
甲 乙
(1)如图乙,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 cm; (2)该同学测出一组数据如下:高度h=0.21 m,挡光时间Δt=0.0052 s,设小球质量为m=100g,g=9.8 m/s2。计算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小量ΔEp= J,动能的增加量ΔEk= J。(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理综(18)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
(Ⅱ)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电路中的各个器材元件的参数为:电池 组(电动势约6V,内阻r约3 Ω)、电流表(量程2.0A,内阻rA=0.8 Ω)、电阻箱R1(0~99.9 Ω)、滑动变阻器R2(0~Rt)、开关三个及导线若干。他们认为该电路可以用来测电源的电动势、内阻和R2接入电路的阻值。
(1)利用该电路准确测出R2接人电路的阻值。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a.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某位置,闭合S、 ,断开 (选填“S1”或“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b.闭合S、 ,断开 (填“S1”或“S2”),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为R时,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此时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为 。 (2)利用该电路测出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①实验步骤是:
a.在闭合开关前,调节电阻R1或R2至 (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之后闭合开关S,再闭合 (选填“S1”或“S2”); b.调节电阻 (选填“R1”或“R2”),得到一系列电阻值和电流的数据; c.断开开关,整理实验仪器。 ②图乙是由实验数据绘出的
1一R图像,图像纵轴截距与电源电动势的乘积代表内电阻和电流表I的内阻之和,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15分)如图甲所示,两根间距L=1m、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ab、cd水平放置,一端与阻值R=2Ω的电阻相连.质量m=0.2kg的导体棒ef在恒定外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导体棒与两根导轨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均为f =1N,导体棒电阻为r=1Ω,整个装置处于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B中,导体棒运动过程中加速度a与速度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m/s2).求: (1)恒定外力F
(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理综(18)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
21.(19分)如图所示,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管弯成的“S”形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其弯曲部分是由两个半径均为 R的半圆平滑对接而成(圆的半径远大于细管内径),轨道底端D点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现有一辆质量为m的玩具小车以恒定的功率从E点开始行驶,经过一段时间t后,出现了故障,发动机自动关闭,小车在水平地面继续运动并进入“S”形轨道,从轨道的最高点A飞出后,恰好垂直撞在固定斜面B上的C点,C点与下半圆的圆心O等高.已知小车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ED之间的距离为x0,斜面的倾角为30°.求: (1)小车从A到C的运动时间;
A(2)在A点,轨道对小车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3)小车的恒定功率; COB 30
ED 22.(20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二、三象限内有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在一、四象限内以x=L的直线为理想边界的左右两侧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B1和B2, y轴为磁场和电场的理想边界。在x轴上x=L的A点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以速度v沿与x轴负方向成45o的夹角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出。粒子到达y轴时速度方向与y轴刚好垂直。若带点粒子经历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后刚好能够返回A点(不计粒子的重力)。 (1)判断磁场B1、B2的方向;
(2)计算磁感应强度B1、B2的大小;
(3)求粒子从A点出发到第一次返回A点所用的时间。
理综(18)试卷 第 7 页 共 6 页
23.(14分)
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
(1)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K值。
反应 温度/℃ K 大气固氮 N2 (g)+O2 (g)27 3.84×10-31 2NO(g) 2000 0.1 工业固氮 N2 (g)+3H2 (g)25 400 5×108 0.507 2NH3(g) 450 0.152 ①分析数据可知:大气固氮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分析数据可知:人类不适合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的原因: 。
③从平衡视角考虑,工业固氮应该选择常温条件,但实际工业生产却选择500℃左右的高温,解释其原因 。
(2)工业固氮反应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定N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р1、р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图所示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填“A”或“B”);比较р1、р2的大小关系 。
(3)20世纪末,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高温常压下的电化学合成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其实验简图如C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4)近年,又有科学家提出在常温、常压、催化剂等条件下合成氨气的新思路,反应原理为:2N2(g)+6H2O(1)
4NH3(g)+3O2(g),则其反应热ΔH= 。
2NH3(g) △H=-92.4kJ·mol1
-
-1
(已知:N2(g)+3H2(g)2H2(g) +O2(g)24.(16分)
2H2O(l) △H=-571.6kJ·mol
)
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利用海水可以获得很多化工产品。
(1)海水中制得的氯化钠可用于生产烧碱及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利用制盐后的盐卤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
将Br2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理综(18)试卷 第 8 页 共 6 页
(3)盐卤蒸发冷却后析出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Fe2、Fe3、Mn2等离子。以卤
+
+
+
块为原料制得镁的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物质 Fe(OH)3 Fe(OH)2 Mn(OH)2 Mg(OH) 2 开始沉淀 2.7 7.6 8.3 9.6 沉淀完全 3.7 9.6 9.8 11.1 ①步骤②中需控制pH=9.8,其目的是 。 ②用NaClO 氧化Fe2得到Fe(OH)3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
③步骤③需在HCl保护气中加热进行,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 ④NaClO还能除去盐卤中的CO(NH2)2,生成盐类物质和能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除去0.1mol CO(NH2)2时消耗NaClO g。
25.(15分)
氧化亚铜是大型水面舰艇防护涂层的重要原料。某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如下研究。
已知
I.Cu2O的制取
(1)葡萄糖还原法制Cu2O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用此方法制取并获得少量Cu2O固体,需要的玻璃仪器除试管、酒精灯、烧杯外,还....
碱性条件下氧化为
。
理综(18)试卷 第 9 页 共 6 页
需要 。 II.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CuO
方案1:将制得的Cu2O样品溶于足量稀硫酸。
(3)甲同学认为若溶液变为蓝色,则说明样品中含有CuO杂质。乙同学认为此推论不合理,用化学用语解释原因 。
(4)甲同学通过反思,认为将定性检验改为定量测定便能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CuO杂质,应测量的数据是 。
方案2:丙同学认为采用如下装置(所加药品均足量)进行实验,通过测定c装置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以及d装置反应前后增重的质量,可计算,从而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氧化铜。
(5)装置a中所加的酸是 (填化学式),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6)点燃装置c中酒精灯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
(7)熄灭酒精灯之后,仍需通一段时间H2至试管冷却,原因是 。 26.图甲为酵母菌细胞,①~⑨表示细胞的有关结构(其中⑧为液泡);图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葡萄糖浓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植物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无 ;与乳酸菌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酵母菌有 。
理综(18)试卷 第 10 页 共 6 页
(2)图甲中含核酸的结构有 。(填序号)
(3)从图甲结构②上提取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_。
(4)当葡萄糖溶液浓度为 时,在168h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该曲线表明,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的数量理论上是 个/mL。
(5)研究发现线粒体与细胞凋亡有关,实验中各种凋亡诱导因子诱发真核细胞凋亡后,催化[H]
氧化为H2O的一种酶─细胞色素C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含量增加。正常情况下,细胞色素C存在于 (写出结构的具体位置)。这表明,线粒体是通过释放 参与细胞凋亡的。
27. 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所在位置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Ⅰ、Ⅱ1 Ⅱ2片段(如右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注:I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Ⅱ1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Ⅱ2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
(1)在兔的种群中Ⅱ2片段是否有等位基因_________(填是或否),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片段是_____________。
(2)首先同学们认为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甲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乙组:♀后肢长×♂后肢短一F1后肢短。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后肢长度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置,同学们准备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①F1雌×亲代雄、②F1雄×亲代雌,以确定基因位于I区段还是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假设基因位于I片段(用B,b表示),则乙组亲本:♀基因型 ______,♂基因型_______。在两组回交实验中,能确定基因位置的是________(填①或②)。
28.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短时间反应时(对简章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来维持内环境 。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 (延
长/缩短)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 。
理综(18)试卷 第 11 页 共 6 页
(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 处的传输。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都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 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
选考部分
第Ⅱ卷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其中,第29、30题为物理题,第31、32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29、30题都作答,则按第29题计分,若第31、32题都作答,则按第31题计分;第33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请将答案都填写在答题卡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
29.[物理—选修3-3](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B.自然界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的
C.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排斥 D.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如图所示,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活塞与缸壁间的摩擦,也不考虑密封气体和外界的热传递,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不发生改变的有 ( ) A.弹簧的弹力 B.密封气体体积
C.密封气体压强 D.气缸底部离地面的高度
30.[物理—选修3-5](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341A.核聚变反应方程1H1H2He0n中,01n表示中子
B.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个 C.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
D.机场、车站等地进行安全检查时,能轻而易举地窥见箱内物品,利用了γ射线较强的穿透能力
(2)鱼雷快艇在南海海域附近执行任务,假设鱼雷快艇的总质量为M,以速度υ前进,3
现沿快艇前进方向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鱼雷后,快艇速度减为原来的,不计水的阻力,则鱼雷
5的发射速度为( )
2M+3m2M4M-m4MA.υ B.υ C.υ D.υ
5m5m5m5m
31.[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13分)
(1)氨气是共价型氢化物。工业常用氨气和醋酸二氨合铜{[Cu(NH3)2]Ac}的混合液来吸收一氧化碳(醋酸根CH3COO-简写为Ac-)。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
[Cu(NH3)3CO]Ac
理综(18)试卷 第 12 页 共 6 页
①请写出基态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②氨水溶液中各元素原子的电负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 ③醋酸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甲基(—CH3)碳和羧基(—COOH)碳的杂化方式分别是 。 ④生成物[Cu(NH3)3CO]Ac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 。 a.离子键 b.配位键 c.σ键 d.π键
(2)胆矾晶体(CuSO4·5H2O)中4个水分子与铜离子形成配位键,另一个水分子只以氢键与相邻微粒结合。某兴趣小组称取2.500g胆矾晶体,逐渐升温使其失水,并准确测定不同温度下剩余固体的质量,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晶体从常温升至105℃的过程中只有氢键断裂
B.受热过程中,胆矾晶体中形成配位键的4个水 分子同时失去
C.120℃时,剩余固体的化学式是CuSO4·H2O
D.按胆矾晶体失水时所克服的作用力大小不同, 晶体中的水分子所处化学环境可以分为3种 (3)右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H2、Cl2、Br2、I2分子 的形成过程中能量随原子核间距的变化关系,其中表 示Cl2形成过程的曲线是 (填“a”、“b”或“c”), 理由是 。
32.[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13分)
有机物I是制备液晶材料的常用物质,可用E和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请根据以下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A为丁醇且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②
③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1)B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 ,C中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 。 (2)A→B的反应类型为 。
理综(18)试卷 第 13 页 共 6 页
(3)芳香族化合物F的分子式为C7H8O,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F的结构简式为 。
(4)D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E与H反应生成Ⅰ的方程式为 。
(5)已知K为A的同系物,且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14,其中能被催化氧化成醛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 种。
33. P5CS是植物合成脯氨酸的关键酶,脯氨酸有助于植物抵御干旱。下图是将P5CS基因转入烟草细胞获得耐旱烟草植株过程的示意图。 请回答:
(1)要将P5CS基因成功插入Ti质粒中,Ti质粒的 中应含有HindⅢ、SalⅠ酶切割位点。
(2)检测P5CS基因是否整合到烟草细胞染色体DNA上,采用 技术,转基因是否成功可以直接在个体水平上对转基因植物与非转基因植物的 性能进行比较。 (3)将转入P5CS基因的烟草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植株需要用________技术,愈伤组织通过再分化发育成完整植株,此过程除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向培养基中添加 。
理综(18)试卷 第 14 页 共 6 页
物理答案
13.B;14.D;15.D;16.C;17.D;18.A
19.Ⅰ(1)1.04(2分)(2)0. 206 (2分)0.200 (2分)
Ⅱ(1)S2 Sl ;Sl S2 ; R (5分)(2)最大值 ; S1 ; R1 ; 6.0 ; 2.8(7分)
20.由图可知:当导体棒的加速度a5时,v0m/s,没有安培力。(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fma1 (3分) 解得:F2N (2分)
由图可知:当导体棒的加速度a0时,开始以v3m/s做匀速运动. (2分) 此时有:FfF安0 (3分) 解④⑦得:B121.(1)3R=gt2
2(Ff)(Rr)带入数据解得:B1(T) ⑧ (3分)
vL2t=6R 4分 g(2)Vy=gt=6gR V0= Vytan30°=2gR N+mg=mV02/R
N=mg 8分
1(3)Pt-μmg x0-4mgR=mV02
25mgRmgx0P= 7分
t
22.(1)根据题意画出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示意图,可知:磁场B1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场B2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4分) (2)(8分)带电粒子在磁场B1、B2中的运动半径分别为R1、R2,则
理综(18)试卷 第 15 页 共 6 页
① ②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 ③ ④
⑤ 联立②④⑤解
得 ⑥
(3)(8分)粒子在磁场B1中的运动周期
⑦
粒子在磁场B1中的运动时间
⑧
粒子在磁场B2中的运动周期
⑨
粒子在磁场B2中的运动时间
⑩
粒子在电中的运动的加速度
粒子在电场中匀减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时间相等,则
粒子从A点出发到第一次返回A点所用的时间为
理综(18)试卷 第 16 页 共 6 页
29.(1)B;(2)A;30.(1)D;(2)A;
化学参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6.A 7.D 8.D 9.C 10.C 11.D 12.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反应式未正确配平的不给分,反应条件或气标有错扣1分(不重复扣分)。专用化学名称、符号写错的不给分。其他合理答案应酌情给分。 23.(14分,各2分)
(1)①吸热。 ②K值小,正向进行的程度小(或转化率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③从反应速率角度考虑,高温更好,但从催化剂活性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500℃左右。
(2)A; P2>P1。 (3)N2+6e-+6H+=2NH3。 (4)+1530kJ·mol-1。 24.(16分)
(1)2Cl-+2H2O=Cl2↑+H2↑+2OH-(3分) (2)3Br2+3Na2CO3=NaBrO3+5NaBr+3CO2(3分)
(3)①除去溶液中含有的Fe2+、Fe3+、Mn2+杂质,使之完全生成沉淀而除去(2分)
+
②ClO-+2Fe2++H2O+4OH-=2Fe(OH)3+Cl-或ClO-+2Fe2++5H2O=2 Fe(OH)3+Cl-+4H(3分)
③Mg2++2H2O④22.35(3分)
Mg(OH)2+2H+,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通入HCl,增加c(H+),
使平衡逆向移动,抑制Mg2+水解。HCl还能带出水分,最终得到无水MgCl2(2分)
理综(18)试卷 第 17 页 共 6 页
25.(15分)
31.(13分)
(1)①[Ar]3d104s1(2分) ②O>N>H(2分)③sp3、sp2(2分)④abcd(2分) (2)C、D(2分)
(3)a(1分) Cl、Br、I三种原子中,氯原子半径最小,形成分子的键长最短(2分) 32.(13分)
生物参
1-5DDDBC 26.(16分)
(1)叶绿体 成形的细胞核或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③⑥⑦⑨(不答全不给分) (3)糖蛋白 (4)2% 0.6×107 (5)线粒体内膜 细胞色素C 27.(14分)
(1)是 Ⅰ片段和Ⅱ2片段
(2)(两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不随雄性遗传(或者同一性状在雌雄中均有表现)
(3)后肢短 Ⅱ2 乙组实验F1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
理综(18)试卷 第 18 页 共 6 页
(4)常染色体 XbXb XBYB ②(该小题每空2分)
28.(10分,每空2分)
(1)稳态 (2)延长 (3)大脑皮层和脊髓 (4)突触 (5)反射弧 33(10分)
(1)T—DNA
(2)DNA分子杂交(3)植物组织培养
抗旱/耐旱
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素
理综(18)试卷 第 19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