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甘肃环县的城市空间考察

对甘肃环县的城市空间考察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66 环艺设计 对甘肃环县的城市空问考察 文/拓文娟 摘要:甘肃环县历史悠久,文化低蕴深厚,皮影、香包、刺绣等闻名退迩,属于“两山夹一河” 的带型城市。县城的街道呈“三纵六横”方格网状道路系统结构,街道布局基本合理,能满足居 民的日常出行要求。同时街道两侧建筑普遍为低层或多层,街道有良好的日照,两侧绿化良好,是 居民乐于驻足的室外公共空间。县城广场位于环洲大道与世纪大厦交接的东北侧,交通方便,设 施齐全.绿化景观与硬质铺地相结合,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各种大型的民俗活动 都在此举办。县城内有三处公园,且每个公园各具特色。县城的建筑与构筑物,色彩普遍淡雅.以 土黄色为主色调,显得古朴粗犷。环县县城城市空间的总体感知及识别度上,还存在一定不足,需 要适度调整用地功能,保护古城历史风貌,适度配建、增建停车场地,应运用现代技术,不断增 强其公共审美的城市地域特色。 关键词:甘肃环县;城市空间;城市感知;地域身份 本文通过对甘肃环县城市建设现状的考察,分析了环县县 城的城市空间及其构成要素,针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几 点建议,以期对环县城市建设有所助益。 一( )环县县城的城市空间分布情况 1.公共空间 (1)城市街道 城内街道呈“三纵六横”方格网状道路系统结构,其中环 、环县城市建设现状概况 洲路为老街,街道的横断面等级较低,为一块板式的道路,尺 (一)环县的基本情况 度相对较小,而人流较大,逢年过节这条路上总是挤满了人流 车流。环江大道是新建道路,街道的等级高,三块板式的道路, 尺度较大,行走其上宽敞舒心。环江大道西边的道路,属于城 市的过境道路,等级不高,车流、人流均不大,为一块板式的 道路断面。总体来看,城内街道布局基本合理,能满足居民的 日常出行要求。同时,街道两侧建筑普遍为低层或多层,街道 有良好的日照,加之街道两侧良好的绿化种植,使城市街道成 为居民乐于流连驻足的室外公共空间。 (2)城市广场 县城广场位于环洲大道与世纪大厦交接的东北侧,四面 环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北 紧临城市道路,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广场设施齐全,绿化景 部,地处北纬36。l’一37。9’,东经l06。21 一107 44’之 观与硬质铺地相结合,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 间,东临甘肃华池县、陕西定边县,南接甘肃庆城、镇原县,西 各种大型的民俗活动都在此举办,如灯谜晚会、烟火晚会等。 连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同心县,北靠宁夏盐池县。环县县城所 据调查,在一天的l0多个小时里,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上演: 在地环城镇,是环县经济文化的中心,2ll国道横穿全境,因 6:00-9:O0老年人晨练;9:00-17:00小孩、青年滑轮滑、放 “环江流绕城西委曲环抱而得名”。环县县城形态属于“两山夹 风筝、谈恋爱;l7:00—19:O0各个年龄段的人饭后在此散 一河”的带型城市。环县历史悠久,古城始建于唐贞元十三年 步,儿童在此培戏;19:O0—21:30中老年人则在此跳舞、看  (797),环城位于战国秦长城与萧关故道的交叉点上,倚山为 晚会等。城,能控制边境,军事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环县文化低蕴深厚, 皮影、香包、刺绣等闻名遐迩。 (3)城市公吲 县城内有三处公园,即武台公园、西山公园、东山公园,每 环艺设计 67  个公园各具特色。武台公园依宋代保留至令的砖塔而建,位于 切朴实的感觉。城市4kN入口的门户位置,有一定历史、人文价值;西山公园、 东山公园,则建在城市两侧的山顶上,为居民提供登山强身、休 3.高度 环县县城的建筑高度以低层和多层建筑为主,少量的居住 闲散步、俯瞰全城的好去处 }1.东、西tll树木郁郁葱葱、遥相 建筑为适应现代化的技术要求以及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建设成 辉映。 小高层。 ■■■■■■■■●■- 4.体量 环县县城的建筑其体量普遍较小,空间宜人,唯有位十城 市南部的体育馆建筑属于大体量的构筑物,这一方面也是因其 特殊的功能所限定的,任这里时常有体育竞技类活动以及大 的文艺演出活动,是服务于全县居民的大型公共建筑。 (三)环县城市景观 环县县城西南侧,紧邻环江河修建了一条贯穿全城的景观 带,种植多层次多种类的花孛树木,曲径通幽,各类火小广场、 雕塑遍布其中。游走于县城,随处能体会到美的景观,每一处 ——●一~ … ~- 一 一’’'■一—一 街道两侧都有绿化,路旁的公交站点也与当地皮影文化相结合, l-殳计简单而圳致。 (四)设施 (二)环县县城的建筑与构筑物 1.风格 环县县城建筑风格统一,在黄土质感中,具有北方的古朴 坏县县城的 础设施较完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 粗犷风韵。建筑空间被厚重的实体所枷锁,并受到构架性能和 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 采暖设施的牵制,导致建筑单体体量规整,体态敦厚。 信、商业金融服务、给排水、防灾等设施都能满足城内居民日 常需要。 (五)标识 环县县城内街道上的标识统一规划管理,指示明确、设计 精美,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景观环境,使其充满了生机与 活力。不足的一点是商铺的广告标识未经过统一管理与, 部分地段的商铺广告标识色彩混杂、信息光怪陆离污染了城市 环境。 二、环县县城的城市感知 (一)环县的城市现代化 环县的全面建设始于2003年,建设大都集中在环 大道以 西的地区以及城区的东西两端,环江大道以北的地段是在2003 2.色彩 年之前自行建设完成的,受当时的经济条件,规划相对滞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建筑色彩的美至关重要,建筑色彩小 后。这一方面体现在该地区局部地段道路 通达,路面 平坦, 仅影响人的感觉更影响人的联想。而环县建筑色彩普遍较淡雅, 路幅窄;另一方I面体现任该地区的建筑多为一层的砖瓦结构, 以土黄色为主色调,与当地的地域特色相吻合,带给人一种亲 建筑倒合成的院落有的年久失修,与今天的现代化建筑要求相 68『环艺设计 去甚远。 而在老城区,并未补充新的公共服务性质用地,未能缓解该区 域居住人13密度大、街道拥挤的现状。 (二)保护古城历史风貌 (二)环县城市规模和繁华度 就人13规模和用地规模来说,环县属于小城市,但比较繁 华,在环洲路与步行街上人流密集,商铺林立,叫卖声随处可 环县在早期的开发建设中忽视了对历史资源的保护,在 依城墙挖筑了大量的窑洞,未 闻,随着城市的发展,县城人口越来越多,城市有向西北和东 古城址范围内修建大体量建筑,南方向发展的趋势。 (三)环县县城城市有序度和城市心理距离 对建筑色彩与材质进行控制,导致现有建筑色彩、材质都与 古城风貌大相径庭,这些行为都对老城的风貌在一定程度上 环县县城的功能安排比较有序,不足的一点是学校的建设 造成了破坏。建议在今后占城的建设与改造中要注重修复与 大都集中在县城西北部,县城南部学生就学不太方便。从整体 完善古城的历史风貌,延续城市的文化脉络,也要避免造仿 上看,环县建设以人的尺度为主,亲切宜人,步行人群远多干 古类建筑。 行驶的车辆,出一趟门,常常碰见亲戚朋友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三)配建或增建停车场地 随着汽车数量的迅猛增加,环县县城面临着严重的停车不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体会到的是安全与熟悉。 从某种意义来说,城市是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背景,建 足的问题,大量私家车沿着本就不宽敞的道路两侧停放,不仅 筑理论的发展与城市理论的演变息息相关。建筑形式不是简单 影响市容,而且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增建或配建停车 的功能反映,而是由构成元素的组织法则来决定的,也就是说, 场是环县建设首先要做的工作,交通畅达、停车有保障,才能 城市系统的结构决定着建筑形式及建筑群体的组合方式。对于 带动居民的出行频率,增加社会交往与联系。 建筑而言,通过这种结构化的构造方式,建筑单元的组合能够 产生与城市整体形态呼应的空间形式。 四、对环县城市地域身份的思考 环县县城的城市空间应具有识别度,形成具有地方特色 城市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可视为城市系统中的局部与整体。 整体并不占有绝对的中心支配地位,系统中既有整体对于局部 的城市,这就要求属于该县城的所有个俸必须具有相当程度 的统摄,又存在局部对整体的反馈,这种相互作用的强度决定 集体行动的逻辑。这种逻辑的建立必须依靠公共审美对个体 着城市系统的特质。 行动进行约束和有效弓1导,个体行动在“被动”的同时获得 集体行动的“主动”,共 性的集体主动才有可能获得基于公 三 对环县城市建设几点建议与思考 (一)适度调整用地功能 共审美的城市地域特色。建筑作为其中的个体,就需要遵循 该地、当代的公共审美与社会文化心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 建设。 (注:文中照片均为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j 【2】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孙彤宇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动态发 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 2(5):82—9I. 【4】江珊.济南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1 904一l 945)[D] 杭州:浙江大 学,201 4 作者简介:拓文娟,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环县县城的建设具有阶段性,早期建设很少考虑其他性质 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在后期建设中考虑其他类性质用地规 模时,是面向全市居民的,因而服务全城甚至是全县的其他用 地类型都集中布置在新建区域内,导致新建区域内居住用地比 例明显偏少,在街道更加宽敞的条件下,新建区域就略显冷清。 编辑:李光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