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第33卷第30期西建筑 Vol.33No.30 山2007年10月Oct. 2007SHANXI ARCHITECTURE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3020074202
风景区规划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姚 弘
摘 要:对在风景区规划中的风景资源开发价值、区位因素、人流空间移动规律、风景区容量和空间层序体系等问题进行
了分析,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景区规划方案,从而充分发挥风景资源的潜力。关键词:风景区,规划,容量中图分类号:TU984.18
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我国各游览区接待的中外游客逐渐增多。对多层次生活方式的憧憬,国家假日黄金周的推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向风景区,使风景区应接不暇,以致出现许多问题和困难。如何搞好风景区规划,已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规划工作者的重视。风景名胜区的建立、开发与保护,国家已有一系列法规,然而要编制一个持续发展与保护为目的的规划,就需要在风景区规划中注意以下一些基本问题。
文献标识码:A
1)对风景区内部的景点景物的种类、数量、个性、格调、组合结构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并确定风景区的类别和性质。风景资源的价值评价一般包括美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教育价值三个方面。无论是自然风景区还是人文风景区均要评价其艺术性,即美、奇、特、稀、伟等方面的表现,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强弱程度。综合风景区主要看其自然与人文景象结合是否协调,自然美与人文美是否得到充分体现,其艺术观赏价值是否达到最佳状态。评价历史文化价值主要看景点景物的类别、规模、保存状况和历史文物意义。对科学教育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景点景物在科学教育方面具有何种功能,在普及科学知识和传播文化知识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
2)充分考虑风景资源赋存的外部条件:即地理位置的可进入性(景区的区位条件)、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游客市场等。因为一个风景区的风景名胜虽然驰名,但地域组合分散,可进入性差,基础设施条件低劣,就会大大降低其开发价值。在对风景区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按各景点景物的价值和地位排列出次序,确定开发的轻重缓急。按各自的开发潜力和合理利用途径,提出投资开发的时序。因此,风景资源的评价是制定风景区规划的前提。
1 客观评价风景资源的开发价值
风景区是具有游览、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的风景资源所构成的自然空间。风景资源包括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风景资源。自然风景资源是指自然界赋存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和物象的地域组合,它们巧妙结合构成千变万化的景象。主要有山光水色、奇石异洞、流泉飞瀑、阳光海滩、宜人气候、珍奇动植物等。人文风景资源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民族风貌和特色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历史古迹、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城乡风光和风味特产等。对很多风景区来说,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风景资源往往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融合,彼此衬托,相得益彰,以复合形式存在的。它们都是人类和自然双重塑造的结果,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个地区风景资源是否丰富多彩,是否具有特色,如何分布组合,开发的潜力和价值有多大,这都是进行风景区规划时应着重考虑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全面客观评价风景资源的价值和潜力是进行风景区规划的基础和先行工作。
应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吸取国内外的理论和经验,扩展知识面与社会阅历,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践当中。参考文献:
[1]CJJ/T852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S].[2]CJJ/T912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S].
[3]肖笃宁,李秀珍.国外城市景观生态学发展的新方向[J].城市
2 充分考虑风景区的区位因素
要开发一个地区的风景资源,必须对其地理位置的优劣、距离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枢纽的远近等区位因素做认真分析和考虑。某一风景区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虽然优越,风景名胜知名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8(3):29232.
[4]肖笃宁.论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框架,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210.
[5]吴家骅.景观形态学(景观美学比较研究)[M].叶 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李瑜青.人本思潮与中国文化,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特征
与基础[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24.
Researchonlandscapeplanningofmoderncitypark
LIUJian2feng OUYANGXiao2yu
Abstract:Baseduponintroductionofthedefinitionandclassificationofcityparktheoriesrelatedtolandscapeplanningofmoderncityparkare
analyzed.Inadditiontheprincipleitshouldbefollowedinlandscapeplanningaresummarized.Inviewoftheproblemsencounteredinpresentlandscapeplanningofcityparksinourcountrycorrespondingresolvingmeasuresareproposed,inordertoprovidetheoreticalreferencesforlandscapeplanningofcityparks.
Keywords:citypark,landscapeplanning,ecology,regardhumanbeingasthebasis
收稿日期:2007205214
作者简介:姚 弘(19782),男,助理工程师,深圳市岩土综合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72
第33卷第30期
姚 弘:风景区规划应注意的若干问题2007年10月
#75#
度高,观赏价值也大,但如其地域组合分散、景区相距遥远,或地理位置偏僻,可进入性差,就会减弱对游客的吸引,也会妨碍风景
资源的开发,这在那些远离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边远山区表现更为突出。若一个风景区位于人口稠密且经济发达地区,又临近交通干线和交通中心,就会使风景资源得到充分开发。
在风景区规划中,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风景区地理位置的不足,把各景域单元联系起来,使其实现价值的增值。特别是那些可进入性差的风景区,只有加强交通运输,加强景区与外部的联系,使之成为区域风景系统中的子系统,才能促进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由此可见,在进行风景区规划时,要把开辟交通线路,改善运输条件作为先行工作。
时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景物造成破坏,这对重点风景区的持续性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在理解风景区环境容量的涵义时,还应包括提高整个风景区的利用率的内容。游人的周转速度影响着风景区容量的大小,要根据当前游客的心理因素和旅游动机多样化的特点,使整个风景区每个景点都以其本身的特点来吸引游客,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既缓解了/热点0景区的负荷量,又提高了整个风景区的容量规模。同时,一个风景区所能承受的容量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是有关系的。因为旅游活动内容是随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变化的。一般来说,随着风景资源所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其旅游活动内容会更新,活动量也会加大。所以在搞风景区规划时,在注意重点景区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度和保护风景资源不受破坏的同时,把几个重点景点与整个风景区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考虑,才能有效地提高风景区的环境容量。
3 正确把握人流空间移动规律
研究风景区人流空间移动的规律是制定风景区规划的重要内容。测定游客空间移动特点的指标是流向和流量,流向是游客根据本人的经济能力和要求所选择的目的地(风景区),流量是进入同一风景区的游客的数量。两者的变化是有内在联系的,即空间移动方向集中于某一景区,该区的人流量也必然增加。根据流向和流量的统计数字,就可看出一定空间人流的分布特征:即有明显地区差异,空间分布不平衡,时间上也有变化(有旺季和淡季之分)。
人流的空间移动不是任意形成的,而是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其基本因素有风景引力大小、距离远近、经济发展水平、区间联系情况、季节变化等。当前国际国内人流的移动趋势是以近距离为主,经济省时;风景名胜区的流量大,是为追求新奇、美感和享受;流向文化发达、历史古迹多的地区,是为了长知识,获得文化享受;严寒地区多流向温暖地区,温暖地区又流向寒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流向非发达地区,寻求环境幽静、少污染,以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意愿等。
我国风景资源极为丰富,且遍布全国,但目前开发能力有限,风景资源的潜力远未发挥,很多地区甚至尚未开发,而少数/热点0地区人流又过于集中,甚至有的风景区已出现破坏性观赏。要改变这种人流空间移动的极不平衡状况,当务之急是要加强风景区规划工作,为开展多种旅游活动确定出最有利的旅游场所和旅游线路,寻求旅游客体和旅游设施在一定空间的最佳组合,探讨适合各地区特点的风景区空间层序体系,大力加强交通线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使风景网点布局均匀,开辟不同风格的风景区,以各自的特点吸引游客,以使人流空间移动相对均衡,充分发挥不同地区不同风景资源的潜在价值。
5 力求建立风景区空间层序体系
由于各地区的风景资源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故各地风景资源是有差异的,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是由单一自然或文化风景资源构成的风景区,其组成也是比较复杂和有主次之分的。实际上很多风景区是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相对集中的综合风景区,其内部往往由几个次级景区组成,再下面又可分为许多小的景域单元和景点。如果把每个风景区(景点)孤立起来开发,不利于提高风景资源的利用率,难以实现其价值,反而会增加对风景容量的压力。因此,在制定风景区规划时,要充分利用各自的风景资源的优势和空间结构的特点,把有关景点和相邻景区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区间的交通联系,串通起来考虑基础设施建设,使一定范围的景点景物处于最佳结合状态,逐步形成不同层次的与本区条件和特点相适应的风景网点系统。
把各个风景区组成一个空间有序体系是风景区规划应考虑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一般来说,需要以其中一个区域为中心,促进各个区域共同发展。当这些区域逐渐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随着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最后便形成紧密联系的风景区空间层序体系。这样的体系有利于旅游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有利于区域风景资源潜力的充分发挥。
此外,在规划过程中要注意规划的可操作性和规划弹性,如用地弹性、容量弹性、规模弹性、项目规划弹性等。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会带来新的任务,风景区规划工作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考验,一些国际惯例做法、国际标准、不同思维的规划技术等,将逐渐影响风景区规划领域,必须在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大胆创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景区规划方案。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加因#海克.总体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99.[2]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4 注意风景区环境容量
风景区环境容量是特定空间一定时间所能容纳可进行正常旅游活动的人数,主要决定于游客的活动内容和心理因素。风景区的任何一个景点和景区,不管其风景资源的价值是多么大,它承载游客的数量都是有限度的,因为一定空间的生态环境容量是有限度的。旅游人数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和风景区资源的破坏。一方面给人压抑感,减少对大自然的感受量;同
Severalquestionsdeservingattentioninscenicspotplanning
YAOHong
Abstract:Accordingtothedevelopmentvalueoflandscaperesources,locationfactors,movementregularityofpeoplestream,capacityofscenicspot,spatialsequencesystemandotherquestionsencounteredinscenicspotplanninganalysisismadeinordertoschedulepracticableplanningplanandtapthepotentialoflandscaperesourcestothefull.Keywords:scenicspot,planning,capa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