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导学案第 36 课时 主备人:施晓海 审核人: 施晓海 审批人:
课题:4.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一、自主预习: 1.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 。 2.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 简称 。 二、合作探究: 1. 花画一个三角形,其中有两个角是60°角80°夹边是2厘米 与同伴交流所画三角形是否全等? 2.如果给出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及一边画三角形,有几种可能性? 三、当堂检测: 1.如图5,在ΔAOC与ΔBOC中,若∠A=∠B,∠1=∠2, 试说明ΔAOC≌ΔBOC。 A C21O B 图52.如图,已知CE⊥AB,DF⊥AB,垂足分别为E、F,AC∥DB,且AC=BD。试说明CE=DF。 四、课后练习: 1、已知如图,∠B=∠DEF,AB=DE,要说明△ABC≌△DEF, (1)若以“ASA”为依据,还缺条件 . (2)若以“AAS”为依据,还缺条件 2. 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C F B A E D A D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第 36 课时 主备人:施晓海 审核人: 施晓海 审批人:
3.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C,则在下列条件 中,无法判定△ABE≌△ACD的是( ) (A)AD=AE (B)AB=AC (C)BE=CD (D)∠AEB=∠ADC 4、如图8,已知∠3=∠4,要说明△ABC≌△DCB,; (1)若以“AAS”为依据,则需添加一个条件是 ; (2)若以“ASA”为依据,则需添加一个条件是 ; 5. 在①如果两个三角形可以依据“AAS”来判定全等,那么一定也可以依据“ASA”来判定它们全等;②如果两个三角形都和第三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也一定不全等;③要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的条件中至少要有一对边对应相等.正确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②③ 6. 如图,在△ABC中,AD=DE,AB=BE,∠A=80°,求∠CED的度数. A D BEC7.已知:AB⊥BC,AD⊥DC,∠1=∠2,问:BC=CD吗?说明理由。 课后反思
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