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浅析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质量的重要手段,反映着环境保护质量状况,对环境保护质量起着重要的指示作用。但是就目前环境监测现状来看,环境监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分析环境监测存在问题,并环境监测的发展对策,保证环境监测效率,提高环境保护质量。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发展趋势 1.前言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环境保护质量主要通过环境监测方式来显示,对环境质量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测定,了解环境的变化情况,预测环境质量发展前景,对环境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决定了人们对环境监测质量的要求,但是现今环境监测却存在很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如何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成为现今急需解决的难题。

2.环境监测

(1)环境监测定义。环境监测主要是指环境监测人员利用环境分析和测定方法对环境质量指标进行测定,并将环境监测的数据如实的反应出来的整个过程。环境监测是环境质量检测的重要手段,主要以环境分析为条件,反映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并对环境变化状态进行描述。(2)环境监测目的。主要是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对环境质量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环境保护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率,提高环境质量[2]。(3)环境监测程序。环境监测程序从现场调查—监测方案拟定—监测布点建立—样品的采集—样品运送、保存—分析监测—数据处理—综合分析。(4)环境监测分类。环境监测由于监测对象不同,监测的类型也不同。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水污染监测、生态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噪声污染监测及生物污染监测等。同时监测类型不同,监测的方法和设备也各不相同。

3.环境监测现状分析

3.1环境监测技术较低

由于我国环境监测起步较晚,特别是基层环境监测站技术较为落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环境监测技术问题主要体现在:(1)环境监测设备较为落后,监测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环境监测方式仍以人工采样、实验仪器为主,环境监测方式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目前环境监测的要求。(2)环境监测管理人员只重视实验室监测质量,却忽视了环境监测队伍建设,监测经费不能保证,监测人员流动性大是基层监测站的通病。(3)环境监测技术预警能力不足。当环境污染情况发生后,监测系统不能及时反应环境污染状况,再者环境污染监测设备自动化技术不完善,严重影响环境监测效率。

3.2环境监测队伍较为薄弱

随着环境监测工作量的不断增加,监测人员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对监测人员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了。监测人员问题主要体现在:(1)监测人员的数量较少,监测队伍较为薄弱,不能适应环境监测的发展。(2)随着监测设备和仪器的不断更新,对监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目前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监测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环境监测的要求。(3)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都多数为新人,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其次监测队伍中缺乏骨干监测人才,整体素质较低。再者管理人员不重视监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使得监测人员能力得不到提高。

3.3 环境监测资源配置不足

环境监测设备和仪器的更新是提高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条件,对环境监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环境监测的设备和仪器不能及时更新或者过于陈旧,将影响环境监测的效率和质量,所以环境监测的资源配置管理非常重要。资源配置问题主要体现在:特别是基层环境监测站运行经费没有纳入同级财政,靠环境监测单位自筹资金,环境监测资金不足。环境监测管理人员用于监测设备和仪器的资金投入有限,导致监测设备和仪器不能及时更新,影响监测的效率和进度。

4.环境监测发展趋势与发展对策

4.1完善环境监测设备

随着环境监测任务的不断加重,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仪器成为了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效率和质量,必须加强对环境监测设备和仪器管理。(1)监测经费应纳入同级财政并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更新监测设备和仪器,以满足环境监测的发展需求。环保部门要加强与地方财政机构的合作,扩大监测经费途径,增加监测经费,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3]。(2)制定监测设备检查制度。依据环境监测活动的需要,完善环境监测设备和仪器的审查机制,并制定检查方案,保证监测设备的检查效率,提高监测设备的质量。(3)监测设备的更新。加强监测设备管理,及时更新或者更换监测设备,促进环境监测发展。

4.2壮大环境监测队伍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监测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加强监测队伍建设,提高监测人员素质,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1)实行激励机制,引进环境专业的优秀人才,提高环境监测队伍整体素质。(2)定期对环境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例如组织监测人员到环保部门举办的环境监测讨论会议中参观学习,加强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以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3)加强环境监测站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通过探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环境监测的方法。(4)实行岗位责任制度,明确监测

人员的职责,促进环境监测的规范化管理。

4.3创新环境监测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环境监测技术不断涌现,为环境监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为了适应环境监测发展需求,必须创新监测技术,推广和应用新监测设备、新监测技术、新监测方法。(1)监测仪器的创新。我国的监测仪器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而且时常存在监测仪器设备不足或者老化的现象。通过多年努力,研发和应用新监测仪器,不仅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仪器的使用性能,而且降低了监测仪器的成本[4]。(2)监测技术的创新。首先实现环境监测设备的动态监测技术,可以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控制污染物的发展趋势。其次,完善检测设备的预警系统,提高监测预警应急能力。再者,遥感监测技术、高速率监测分析技术、生态监测技术以及自动化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4建立环境监测网络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环境监测网络的建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促进了环境监测网络发展。国家级或者省级环境监测网络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而且可以提供环境监测管理水平[5]。监测网络平台的建立,加强了各个环境监测站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其次,信息互通的实现,促进各个监测站监测方法和监测技术的交流,提高检测站的监测效率和质量。再者,信息监测网络的实现,可以扩大环境监测范围和精确度,保证环境监测的有效性,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5.结语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观念不断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越来越重视。但是环境监测工作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环境监测技术较低、监测资源配置不足及监测队伍较为薄弱等,严重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为了适应环境监测的发展需求,提高监测技术、壮大监测队伍、完善监测设备并建立监测网络,有效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和质量,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婉平.探讨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民营科技,2011(06):90-91.

[2]罗山茅.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方环境,2011(09):67-68.

[3]徐丽.浅谈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J].环境科学导刊,2010(S1):45-46.

[4]边伟伟.试论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现状与对策[J].才智,2011(10):56-57.

[5]马晓晓,方土,王中伟,张春娣.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环境科技,2010(S2):78-79.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