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能力本位在中职针灸推拿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能力本位在中职针灸推拿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104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年第6期

能力本位在中职针灸推拿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邓曙光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广东云浮527400)

[摘

要]目的:探讨能力本位教学法应用于中职针灸推拿学教学对教学质量的影

响。方法:选取2013级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完全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作为实验班(观察组)进行能力本位教学法,其余学生123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教学满意度68.29%(P<0.05)。结论:对于中职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教学中应用能力本位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学生兴趣提高,满意度改善,值得教学推广。

[关键词]针灸推拿学

能力本位

教学方法

针灸推拿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中职学校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实践技能是学生毕业后提高就业率的关键问题。传统教学一般以教师为主,在课堂上一般只能由教师来讲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能力本位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知识量的要求以够用为度,对其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及理论性无特别要求,更多地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养成。有研究证明,通过能力本位教学法可以改善中职急救护理学的学习质量[1]。因此,能力本位教学法应用于中职针灸推拿学教学的可行性是本研究的重点。笔者研究选择2013级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作为主要观察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1.2.11.2.2

教学方法对照组

进行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进行能力本位教学法。在课堂

讲解、板书、挂图、实验教师指导等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观察组

上,首先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教师主要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知识点的讲授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课后,布置简单复习及预习任务。再次上课时,由学生进行理论讲解,教师补充。课堂上可以采用模拟剧的方式让学生增进知识理解程度。实践操作的内容由学生进行主要操作。操作错误的情况下,由教师进行再次指导,直至操作内容能够熟练掌握。此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动参与者变成主动参与者。比如在学生了解基础手法的前提下,学生可以进行点穴、针刺、艾灸、拔火罐等针灸推拿操作,教师从旁做纠错及手法指导。课堂上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进行分组竞赛,让学生互相学习,促进其学习知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相互进行点评和纠正,以促进学生的操作技能的提高。1.3

评价标准

学习质量:以针灸推拿学临床需要的技能设计实践能力测试和基础理论知识笔试测验,采用百分制。教学满意度:依据自制满意度问卷统

1

1.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3级中职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作为主

要观察对象,完全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作为实验班(观察组)进行能力本位教学法,其余学生问卷。其中,观察组100名学生,男66名,女123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并自制调查44名,年龄15~17岁,平均年龄16.82±1.24岁;对照组123名学生,男75名,女48名,年龄15~17岁,平均年龄16.41±1.25岁;均为中专学

生,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学习能力比较无显著

·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

计,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极不满意5个层次进行统计,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n×100%。1.4

统计学方法

SPSS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录入Excel表格数±19.0,应用

标准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学习质量应用均差(x±s)及满意度应用率(%)表示,以t检验或者卡方检验进行显著性比较,以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学习质量比较

观察组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基础理论知识掌握

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学习质量比较[n,x±s]

组别n实践能力基础知识对照组123.23±5.4375.34±6.97观察组100

95.46±3.28.58±5.49t5.76.346P

0.0080.0002.2教学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详见表2。

表2

教学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极不满意满意度对照组1232068.29

观察组100

80

20

160

230.3220

00

100.00

c2P

0.0003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国内对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操作技能水平高的学生,就业面非常的广泛。这给中职院校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遇。但是由于中职的学历水平低,学生就业经常碰壁,这也为中职院校学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挑战。中职学生因学习能力及学

105

习兴趣差的问题造成毕业后专业能力不足引起难就业的情况常有发生。因此,中职学生如果能够掌握娴熟的针推手法,就能够针对不同客户选择适当的保健康复服务。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容易拓展专业技能,具有更高的职业岗位转换能力以及内涵迁移能力,自身能力提高,就业面就会随之提高[2]。

能力本位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能力为主要切入点,教师的教学不再以单纯的讲授为主要内容,避免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将教学内容巧妙融合,以启发教学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避免了传统常规教学只关注分数,忽视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热心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任何课程尤其是实践性强的课程的学习一旦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质量都会大幅度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术水平需要在课堂上给予适当重视[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基0.05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式,教师更多的是作为指导者或引导者出现在课

)。能力本位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常规教学方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堂上的。这样,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设计教学方案,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这样,教师的课余时间会富裕,可以为学生寻找更合适的学习方法或创造更优质的学习环境。通过能力本位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及基础理论知识。这主要源于教师由主导者转化为

引导者。学生的理解程度增强。尤其是将知识点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可以变得生动立体。实践操作让学生从旁观者转为主导者。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侧重实践性技能内容,课上设计教学小任务,将课堂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把理论的知识点中讲解的案例与这些简单的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的理解针灸、推拿对人体的作用。教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实践操作,比如点穴、针刺、艾灸、拔火罐等手法,在实现针灸推拿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实践技能及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毕业后面对职业技术考试能够顺利过关。因此,中职院校加快针灸推拿课程教学方式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娴熟的职业能力,对学生就业是极为有利的。

(106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美国的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家)曾经讲过,学习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获得该知识点的相关同化观念,其次要找寻新知识与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再次是找到不同点,以便找出与原有知识的差异,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让知识不停地系统化[4]。学生学习的内容相互关联,教师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能够促进知识的系统化立体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自然提高。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的进行常见病防治工作,能够得到家长、社会、就业单位的认可,是针灸推拿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中职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来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年第6期

说,在教学中,应用能力本位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学生兴趣提高,满意度改善,值得教学推广。

[1]焦金梅,肖焕新.能力本位课堂设计教学法在急救

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0):46-47.

[2]黄萍.针对中职院校针推专业方剂学教学改革的若

干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8):67-69.

[3]易明广,禄志坚,邓曙光.“问题+开放式”教学法

在针灸推拿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4]牛相来,景福权,周伟,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0):93-95.2010,28(19):-65.

提高中职儿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探讨

刘菊红

(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梅州514526)

[摘

要]产品的质量是商品的生命,教学质量就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笔者认为中职学

校教师可以通过注重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多学科交流、集体备课以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方式提高儿科护理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儿科护理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专科护理学[1],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点科目之一。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将琐碎的教学内容让原有知识基础薄弱和学习能力较差的中职生掌握儿科护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掌握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成为有用之才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点提高教学质量。

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科流行病种及新技术在不断发生着改变[2],儿科疾病治疗方案、护理措施亦不断修订。中职学校的儿科护理教师大多临床经验不足。很多教师仅在临床工作过几年,甚至只在实习过程中与儿科临床有过接触,从事教学工作后就没有再进入临床学习过。他们对于一些疾病知识的讲解只能照本宣科,难于与临床接轨。为避教学内容和临床脱节,学校应鼓励儿科护理教师不断学习,多阅读最新的儿科相关论文,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并定期深入到临床进修,学习新的临床知识,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材的不足,不断补充临床所需的儿科护理知识。

1注重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儿科护理是一门发展迅速和应用性较强的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