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2016年11月第l5期 119 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吕显威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深圳518133) 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 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治疗后观察组血黄体生成素(Ln)、睾酮(T)和LH/FSH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84例 排卵,排卵率为84.0%(84/100);妊娠47例,妊娠率为47.O%(47/100);对照组出现65例排卵,排卵率为65.0%(65/100);妊娠21例,妊娠率 为21.0%(2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妇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6)15一ol19一o2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其发 1.3观察指标:①采用放射免疫法取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来潮2—4d清 病率为5%一10%,在无排卵性不孕不育女性中所占的比例高达 晨空腹肘部静脉血进行检测,观察并记录两组卵泡刺激素(FSH)、 70%。目前对于此类患者主要可采用药物、手术治疗,但是患者在治 LH、雌二酮(E2)、T和FSH/LH指标情况。②统计两组患者排卵、妊 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针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内分泌,从而 娠情况。 帮助患者恢复排卵功能 。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收治的多囊卵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或受孕,血清激 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现将结果报道下。 素水平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月经基本恢复正常,出现排卵,血 1资料与方法 清激素水平有所降低;无效: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血清激素水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月接收的200例多 平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所有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无其他疾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年龄18—43岁,平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均年龄(32.00±1.89)岁;对照组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3.O0± (%)表示,采用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 2结果 有可比性。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1.2方法:在就医期间患者不摄入其他药物,且不避孕。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见表1。 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CC十HCG方案),即于自发月经第5天开始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口服克罗米酚服用5d,若没有排卵,则每天增服50rag。在月经周期 12—19d,以卵泡发育的成熟程度做B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60O0一IO000IU。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患者 仰卧位,采用舒张进针法迅速将针透人皮下子宫穴、关元穴、归来以及 中极穴,缓慢插入,等患者有酸胀感,向下插0.2寸,当患者有酸胀感, 持针5s,缓慢由深层提至浅层.再从浅层慢慢插入深层,直到患者感觉 针感传至阴部,持针5s后,停止行针。患者在滤泡期,即经后的4—8d, 用温针灸针灸子宫穴和中极穴,将2em长的艾条插在针的尾部点燃;在 2.2两组治疗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FSH、E2、IM、T 排卵期,即经后9—17d,用频率为2oH2电针灸针灸子宫穴和水道穴;用 和LH/FSH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温针灸针灸黄体期即经后17d到下次月经来子宫穴,将2em的艾条插 观察组LH、T和LH/FSH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针尾点燃;月经期若经量多则不行针,若经量少,则只用毫针。 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i±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治疗后排卵率和妊娠率比较:观察组出现84例排卵,排卵率 着一些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人们的健康问题,多囊 为84.O%(84/100);妊娠47例,妊娠率为47.0%(47/100);对照组出 卵巢综合征作为一种内分泌疾病发病率很高.其卵巢增大小囊含有很 现65例排卵,排卵率为65.O%(65/100);妊娠21例,妊娠率为 多液体,有较多的雄激素。其特征是不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功能 21.O%(2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501、15.062,P< 失常的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和遗传以及功能紊乱了的肾上腺等相 0.05)。 关。少部分多囊卵巢综合患者染色体异常。该病一般可分为阴虚内 3讨论 热型、气血不足型和血虚肝郁以及痰瘀内阻型。阴虚内热型的症状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伴随 稍瘦,经量不稳定,经期不定,舌红苔黄;气血不足型症状有偏胖,经量 少色淡,舌体胖、苔白;血虚肝郁型症状有稍瘦,经量少色黯,舌淡红苔 作者简介:吕显威,性别:女,出生:1973—04—21,籍贯:天津,职称:主治医 白;痰瘀内阻型症状有偏胖,经量少,舌黯。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师,学历:本科,科室:康复科 采用针刺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促进排卵,纠正子宫内环境。针刺子 120 内蒙古中医药 宫穴可起到调理月经、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而三阴交穴是足三阴经 参考文献 交会穴,针刺此穴可起到疏通三阴经之气血的功效,并且还能够健脾 [1]毕富玺,马玉聪,金季玲.金季玲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2OlO,30(1O):834—835. 养胃,补肝益肾;关元穴是藏精蓄血之处,针刺此穴可显著温肾暖宫; 撷要[J].吉林中医药,针刺中极穴能够起到调理冲任、疏调下焦的作用;针刺中脘和丰隆穴 [2]盛鹏杰.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 能够有效增强健脾湿化的效果;针刺诸穴能够显著改善内分泌的功 2OlO,32(2):65. 效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张稀,王雅犟,魏清琳,等.针刺导气法治疗功能性便秘4O例[J]. <o.05);说明针灸可有效改善患者内分泌失衡。 中国针灸,2012,32(6):563—564. 4]王亚校.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56例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能够有效治疗其 [不良症状.且疗效好.不良反应率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 [J].福建中医药,2o13,44(2):6-7,9. 推广。 2016年10月12日收稿 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陈旭文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摘甘肃白银730900) 要: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 究组。每组95例。对照组患者单用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8%(89/9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95%(75/95),且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内服能有效的改善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针刺;中药内服;周围性面瘫;临床症状;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11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6)l5一Ol20一O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是由面神经核及其组织损害所致的面 肌麻痹,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起病急的特点,好发于春 秋季,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造成无法恢复甚至严重的后 遗症…。针对周围性面瘫临床上常采用中医针刺治疗,但起效较慢, 本研究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特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 收治的1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在 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90例周围 2.2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 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 。d) 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中周围性面部 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 J,且排除脑血管疾病、肿瘤、局部化脓性感染以 及先天性面部经核发育不全所致的周围性面瘫者其,患者自愿参与本 次研究。其中男性110例,女性8O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 (41.28±3.56)岁;就诊时间发病后ld~2个月。将所有患者根据不 同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5例。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用针刺治疗,主穴:取患侧凤池、百会、翳风、 四白、攒竹、人中、承浆、地仓、颊车、牵正以及两侧合谷。配穴:流泪者 加睛明、承泣;面肿者加下关、三阴交;闭目不佳者加阳白;行针时进行 提插捻转,每隔lOmin行针1次,留针30rain,1次/d,每针刺5次,休息 2d,10次为1个疗程。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治疗, 组方:钩藤30g,鸡血藤20g,荆芥、防风、葛根各15g,桃仁、红花、自芷、 僵蚕各lOg,白附子、全蝎各6g,炙山甲5g,将诸药温水浸泡3O分钟后 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lO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 疗程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标准 J:治愈:治疗后患者面部肌肉功能恢复正常,流 泪、闭眼、鼻唇沟不对称等临床症状消失,鼓腮、露齿恢复正常;有效: 治疗后患者面部肌肉功能明显好转,流泪、闭眼、鼻唇沟不对称等临床 症状该有改善,鼓腮、露齿有轻度障碍;无效:以上均无明显改善。总 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X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属“口眼嘀斜、口僻”范畴,其病因为正气 亏虚,痰阻脉络,风邪侵袭阳明、少阳及太阳经络,导致经脉失养、血结 生风使面部肌肉筋脉失养所致。针灸是临床上治疗面谈的常用方法, 可通过刺激面部神经,促使面神经炎症和水肿的吸收 。而中药组方 的主要功能为化痰解痉、散风活络的功效,与钊剁联用能有效改善患 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质量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2个疗程后,研 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95%,且研究组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中药内服能有效的改善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症 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石俊.针刺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6):26—28. [2]马天安.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J].中国药房,2o14(43):4113—4115. [3]朱广旗,唐朝政,蔡金.针刺配合中药治疗100例周围型面瘫临 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20):109一l1O.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4]王做.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 93.68%(89/9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95%(75/95),两组比较差异 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8):258. 2016年10月13日收稿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