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于当下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评价与思考

对于当下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评价与思考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对于当下电视音乐选秀节 目的评价与思考 ■雷海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从2004年开始,音乐选秀类节目迎来了近9 4-#-头,从2010、2011年掀起了新一轮的收视热潮。不难发现,在这些 选秀节目的播出又一次让中国老百姓的电视荧屏发热,收视率不断攀升。本文试图就选秀这一音乐艺术现象作一浅显分 析.并由其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行评价与思考。 关键词:电视音乐选秀商业化负面影响积极引导 从2004年开始.音乐选秀类节目层 国拥有12年辉煌收视历史且被誉为“美 役,飙升至当天热门话题排行榜前五。 据媒体报道,播出的浙江卫视《中国 出不穷,2008、2009年曾一度淡出,但从 2010、2011年开始各大媒体卷土重来, 掀起了新一轮的收视热潮 如东方卫视的 国真人秀之王”的王牌节目《美国偶像》。 《中国最强音》是湖南卫视2O13年 第二季主推的大型励志音乐类真人秀节 目.节目不讲专业和业余.不限年龄和性 别.只要是有梦想.热爱音乐的个人或者 组合.无论知名歌手或者草根歌手都可以 参与.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拥护和好 评。 梦想秀》最终收视率1.949,力压《天天向 上》、《中国最强音》,再度夺得周五同时段 收视率冠军 记者从央视索福瑞了解到, 《中国最强音》在周五以收视份额4.52周 六收视份额4.59的成绩.周末两天在全 国所有卫视大型活动中.收视均排名第 O 《声动亚洲》、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 山东卫视的《天籁之声》、上海东方卫视 《之声》、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中 国最强音》等等 一、五花八门,制造悬念。吸引观众 《声动亚洲》是由多家亚洲顶尖主流 《我是歌手》是中国首档歌手音乐对 决电视节目 《我是歌手》集结乐坛资深唱 将、中流砥柱和新生代佼佼者打造独一无 二的顶级豪华音乐盛宴.让观众感受老牌 唱将风采不减当年.也感受到新生代歌手 的实力非凡.几位歌手再次掀起巨澜.收 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创下了收 视率奇迹.重新燃起了各卫视对音乐类节 目的兴趣 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 司的数据显示.第三期节目以3.093创下 收视新高.当天晚上的重播居然也有高达 媒体以及实力经纪公司、演艺公司共同完 成的全亚洲超大型歌唱比赛 此节目以亚 洲各国新锐歌手及潜力歌唱组合为主要 对象.通过评委和观众共同参与.最终决 出“声动亚洲”的完美声音 《天籁之声》是山东卫视2012年启 动.并重磅打造“大型巨星音乐教育类选 秀节目”.是山东卫视继歌声传奇之后的 又一重量级综艺类作品 《之声》(Chinese ldoI)是由东 方卫视联合《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 制作团队携手共同打造的一档大型歌唱 类比赛节目。《之声》的原型即在美 1.34的收视率.均遥遥领先其他节目.位 列同时段第一 三、节目存在的问题及负面影响 视率遥遥领先 二、节目收视迅速攀升 《之声》一经首播,根据央视提 供的数据.节目全国收视率为1-22.上海 地区为7.6.全国同时段排名第二。除了 收视数据惊人,《之声》也掀起网络 热议 节目播出1小时之后,“之声 首播”的话题热度甚至超过了贝克汉姆退 (一1节目商业化色彩过于浓重 现在的音乐类选秀节目已不再是单 纯的选秀.越来越多的经济利益与其挂 钩,节目商业化色彩愈演愈烈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就有媒体报 道:《中国好声音》收视率一路走高的同 专家在作品和歌手的演绎中.追忆他们的 痕迹.就这点而言很可怕! 由此.必须重申个人观点“歌手不是 机器”.要遵从人声艺术的本质.声部的划 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歌手的个性在于自身 的声音和技巧的展现.这就涉及到对歌手 声音和技巧的个人审美问题.尤其以流行 唱法最为突出 歌手对作品完成和处理得 结合与韵味的呈现 同时.应该理解音乐 自身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地域风格等 等.这些并不能代表歌手的风格.在这种 固有模式下的演绎.只是歌者要仔细地区 分和把握作品的风格与韵味即可 不要说个人打分角度不同.除非你不 懂声乐.找好角度再来.不要说审美角度 不同.除非你不懂人声艺术的美.懂得什 么是美的声音再坐在那里.不要说我是作 分.嗓音类型的划分,如女高音分为:戏 剧、花腔、抒情、次高等。应该说民族组呈 现的问题最大.因为没有声部的划分.只 有性别之分,男女中声部都去了美声组 都很好.那就看他的技术和能力.有特色 固然很好.但更不能忽视技术和能力.其 次才是对作品的演绎效果如何.一味的追 求歌手的个性和片面的强调个人意愿都 民族组比赛中没有中声部出现.这是长期 以来人们对人的声音的认识的一个缺陷. 即观念问题 这是民族声乐演唱作为一种 是偏离歌唱艺术宗旨的行为 流行演唱不 同于美声歌手有声音的概念和规范性.流 行音乐的同一首歌由不同的歌手演唱.其 结果可以完全不同.能重新演绎出花来最 好。在歌者声音、风格等方面的处理,都是 随音乐元素结合在歌声中展现.这种定势 曲家.非声乐专业演唱者,那么你应该坐 在钢琴旁:不要说我是评论家.除非你是 在写评论 作者简介: 唱法的确立的最大障碍。所以,民族组作 为一种唱法的比赛存在很大的缺陷。分 男、女组别和划分时代作品进行比赛更科 学一些。 是歌手量身定做.就像量体裁衣,必须合 适.我们可以理解为歌手的风格与“歌 路” 因为,风格是音乐和歌手声音特色的 张云平,男,硕士,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教 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与教学。 87 四、歌手个性展现的思考 个性不是针对作品.作品的个性在于 FoRuM 时,《好声音》也变成了“好生意”。首先广 告收入剧增,好声音一开始的广告价是 15秒2O万元。随后广告价一度提高到15 红、一鸣惊人。但是.事实并非他们所看到 的这一表象。“一夜成名”难道真的那么容 易吗?其实不然 这些看似“一夜成名”的选 手,其实是经历了多年的磨砺,走南闯北。从 小对音乐的追求和执着.有的甚至付出过惨 痛的代价。比如《中国好声音》中的吴莫愁、 张玮、金志文、吉克隽逸等等,都不是一帆风 顺的走过的 这些都无不给当下青少年的 人生观、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 思考及建议 (一)加强对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监管 力度 之所以引起巨大的关注.是因为它们的 “平民性”和“渗透性”。作为高雅音乐,不 是大众不喜欢、不渴望 但是它讲究多 门 槛高,受众面窄,音乐会门票几百到几千, 老百姓听不懂……。这些都被选秀节目一 一秒36万元.如今是惊人的1 5秒50万元. 相关网站报道,好声音每期仅凭广告就能 带来近3000万元的收益。其次,几位导 打破.试想一下.如果高雅音乐也如同 师的身价也猛增,某商演公司负责人表 示:现在《好声音》选手太牛了,16强选手 报价都是10万以上.而这还仅是劳务费. 其中导师学员的前4名价格更高.我们不 得不说:目前好声音已成为广告营销的重 要卖点,《中国好声音》的热门歌曲集也在 选秀节目一样,能做到“平民化”。人们对 音乐的审美就会提高很多.所产生的正面 影响和积极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另外, 所谓“高雅音乐”的音乐家们.创作出的音 乐作品距离老百姓的生活实在太远.使广 大人民群众对它敬而远之.无法产生亲近 市场上销量惊人 在全球化经济还在探底徘徊的时候. 这样一档娱乐节目的收益却与日俱增.选 手、明星、电视台、广告商四方受益,这是 一在当今社会,媒体、网络高度发达.电 视节目更是深入人心.每一档节目都有可 能引起观众的注意,甚至强烈反响。我们 应该看到.电视传媒在为大众提供丰富多 彩的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在影响着观众的 人生观、价值观,电视台不能以单纯盈利 感.脱离了人民群众参与的艺术是苍白无 力、没有生命力的。所以,面对音乐选秀节 目带来的冲击,我们的高雅音乐应该主动 降低姿态,积极主动地寻求和通俗文化、 种正常现象吗7著名影视制片人张纪中 大众文化的融合点.只有获得了广大人民 群众的认可和支持,高雅艺术才能摆脱 日春白雪”般的孤独.真正融入到大众生 曾说过:“影视圈门槛低.有钱就可以投拍 剧 促使演员身价飞涨,增长得让人吃惊! 最难的就是演员,动不动就涨价。”而作为 刚刚从一档大众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的 新人,市场就给以如此的回馈 会不会出 为目的。不能单纯靠提高收视率的方式吸 引眼球.应当在制度上保证大众传媒正确 的导向.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当在 制度、上对各电视媒体进行必要和合 活当中.为自身的健康、良好的发展奠定 良好的基础 现张纪中所说的“涨价潮”呢7好声音选 手真的值这个价吗7 理的监管、约束,保证电视节目的积极向 上、健康有益 (二)高雅音乐平民化、提高音乐审美 参考文献: 【1】刘宏从电视选秀想开去【J】.青年记者, 2006,{1 7). f二)节目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带 来的负面影Ⅱ向 各类音乐选秀节目举办之初基本都 有承诺.节目的主旨是激发广大青少年的 音乐是一门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 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 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人 们听到音乐后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理 反应和心理活动.从而对人们的情绪、理 智、思想意识发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 [2】瞿旭晟,包凌雁.国内选秀节目五大软 肋【J].青年记者,2006,(1 7). 【3】尹鸿,冉儒学选秀节目进入“内容与品 积极参与意识,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 等。的确,这类节目门槛低,无条件、无限 牌制胜”阶段【J】.博客,2006. 【4】程前,曾振华.电视选秀类节目应践行 制、免报名费,报名选手只需出示身份证 社会责任【J】l现代视听,2007,(08). 【5】周慧玲.“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元素分析 [J].文教资料,2008,(03). 【6】赵德江,夏守财.论电视选秀节目对青 少年的影响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1). 【7】刘斌大型电视活动:资源整合与品牌 操作 .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12). 们在课堂上总是带着学生走。学生就会像 电视里的那位女孩.虽然曾经走过.但还 是忘了来时的路。只有我们大胆放手.让 明即可,甚至评委背对选手听其演唱。但 是对于那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轻人来说. 怀揣梦想是好事.但是盲目的空想.甚至 消极的幻想也是他们这个年龄存在的问 题.选秀类节目最后成功的歌手.无疑是 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方式.最终有形无形地 影响到社会 当今社会.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步提 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音乐更是发挥起庞大的社会功能。《声动 这些年轻人的追求.他们幻想着类似的奇 迹也能在自己身上得到复制.希望一炮走 (上接第99页)个更贴切地表现音乐的 内容 (引导学生大胆发言,鼓励他们提出 不同的想法1 亚洲》、《中国好声音》、《天籁之声》、《中国 梦之声》、《中国最强音》这些选秀类节目 《神奇的九寨》的:有朗诵李白《望庐山瀑 布》的:有即兴吟诗的:有跑到黑板用粉笔 画画的:有用舞蹈表现的……再看.学生 为乐曲所取的名字:《暴风雨来临之前》、 4拓展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 表现音乐的内容和意境。(可自创诗歌或 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才会自己找 到路径.进而又积极探索其他更快捷的道 路 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 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充当学生的“引 路人”.而不是“带路人”! 《咆哮的海》、《黄河之水天上来》、《山洪爆 发》、《狂奔》……每个名字都创意十足,新 颖独特.虽然和原名不一样.但却是学生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体现 试 想.如果教师没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而只是单调地讲解、分析.学生还会有那 引用所学的诗词、听过的歌曲,也可利用 “画”的形式来表现……形式越多越好1 意图——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 造冲动,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 到充分发挥 通过感受一体验一表现一刨造四个 么浓厚的兴趣主动去探索音乐的奥秘、体 会音乐的奥妙吗?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工 作者,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让学生“会学 环节的精心设置.让学生用一种探索的态 度去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被发挥 到了极致。看,在表达音乐的意境时 学生 运用的方式是如此的丰富:有演唱歌曲 音乐”远比“学会音乐”重要得多l如果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