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牡丹
菏泽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现有栽培面积5万亩,九大色系,600多个品种,行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法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菏泽牡丹雍容华贵,色艳香浓,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独得81个奖项
牡丹简介 牡丹,雍容华贵, 美艳绝尘,是花中骄傲之王, 历来被奉为庭园贵品,并一直财商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千百年来,她不但以其天姿国色为天下花圃争辉,还在无数艺术佳品中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卓越风采,她也是中国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将它看作为美满和理想 菏泽牡丹 的化身而热情歌颂,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篇。 牡丹别称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 百两金,又有洛阳花、富贵花和花中之王之骄傲美称。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牡丹以色丹者为 佳,虽结子而根生 苗故谓之牡丹。“牡丹不仅有极高的观 赏价值,还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牡丹根和皮均是名贵的中药材。牡丹原为野生,经过一千余年的人工栽培,已发展成品种上千的大家族。 菏泽——牡丹之乡 菏泽古称曹州,素有“雄峙烈郡”,“一大都会”之誉。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史不绝书,曹州牡丹种植有数百年历史。宋时牡丹以洛阳为多,自明开始,种植中心已移至曹州。发展至今,菏泽以有上百个品种,数千亩牡丹田,每年谷雨前后,曹州牡丹连阡接陌,艳若蒸霞,蔚为壮观,堪称中华之最。 菏泽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现有栽培面积5万亩,九大色系,600多个品种,行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法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菏泽牡丹雍容华贵,色艳香浓,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独得81个奖项。 菏泽牡丹史上也称曹州牡丹。以其花大、色艳、型美、香浓而“甲海内”。菏泽牡丹的特点是枝挺拔有致,叶繁茂多姿,花雍容华贵,被誉为观赏牡丹之上品。目前菏泽牡丹黑、红、黄等九大花色1156个品种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源产地标记注册认证! 牡丹原产中国,被誉为“国色天香”“ 花中帝王”。其花大、色艳、型美、富丽堂皇、雍容华贵,骄傲傲骨。自古我国人民视牡丹为“和平、幸福、富贵”的象征。 近几年来,在菏泽举办了多次牡丹展览会,展览的牡丹或含苞待放或争相开放,远远望去貌似一片花海,展览的牡丹品种更是多种多样,数量达六百多种。
栽培历史 牡丹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代以药用植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隋代,北方已大量种植;唐代,盛植于长安;北宋,洛阳牡丹为天下冠;南宋,牡丹种植中心开始南移,四川的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称。天彭牡丹之后的亳州牡丹也曾经盛极一时。再后来“亳州寂寥,而盛事悉归曹州”(《曹县志》)“至明,曹州牡丹甲于海内”(清朝苏毓眉的《曹南牡丹谱》)。“曹南”即指今菏泽一带。 菏泽牡丹栽培始于何时已难于查考。早在南宋就记载,至明朝的嘉靖年间,栽培已盛。到了清代更加兴盛,栽培面积已达千亩,曾建牡丹园数处,尤以“桑篱园”“凝香园”“绮园”最为著名,菏泽牡丹在中国牡丹发展史上独领风骚500余年,现在菏泽牡丹栽培面积已达5万余亩。《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清代即 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说。 菏泽牡丹是在明清以来风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几处牡丹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清朝道光年间的赵氏园、桑篱园,创于明代的毛花园,以及当时的铁藜寨花园、大春家花园、军门花园等。当时的县志记载:“每至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同时,让牡丹冬季开放的技术也在清代道光年间问世,成了菏泽花农的一门绝技。花农通过严格控制温度、湿度、调节光和空气,使牡丹隆冬发育,春节怒放。 菏泽牡丹的种植面积十分广阔,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多时曾达五千亩,一九七六年调查还有三千多亩,单是城东的“曹州牡丹园”就占地一千亩,目前菏泽牡丹种植约二万余亩。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花期时候,千顷牡丹,一望无际,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好似人间仙境一般。现在全国各地的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泽运去的。 后,在党和的大力支持下,菏泽牡丹不断发展。传统品种延绎不断,新育品种日益增多。如今,菏泽人民又研究成功了“大田催花”技术,人工控制牡丹的花期,可使其四季开花,并通过了国家级鉴定。目前,种植面积已达两万余亩,为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基地。一九八二年,在赵楼、李集、何楼牡丹集中产地修建了“曹州牡丹园”,王梨庄恢复了以编制松艺动物为特色的“古今园”,洪庙新辟了具有传统品种的“百花园”。 近年来,菏泽供应外地的牡丹每年都有几十万株,品种达200余个,除销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洛阳、西安、等各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区外,还远销日本、朝鲜、苏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菏泽市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明代已负盛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后又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称。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我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品种多至600余个。历史上形成的包括药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戏剧曲艺、民俗学等多科在内的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品种花色
菏泽牡丹属中原牡丹种群,花色丰富多彩,花型千变万化。现在菏泽牡丹已经发展为花色有粉色、红色(含紫红色)、紫色、蓝色、黄色、白色、黑色、绿色、复色总九大色系,各色系有深、淡、浓之分。根据花朵形态和雌雄进化程度,分为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托桂型、蔷薇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干台阁型、楼子阁型共十个花型。
菏泽牡丹的特殊品种——荷包牡丹
菏泽牡丹有1100多个品种,各色系的菏泽牡丹都有名贵品种,如“掌花案”花开似火,红光灿,为红色之魁;“酒醉杨妃”红装素裹,低头掩面,暗送秋波;“梨花雪”开若梨花,雪白一片,称白中之冠;“昆山夜光”花开奇白,黑夜依然,古谓之“灯笼”;“姚黄”金楼千层,世称花王;“青龙卧墨池”如龙卧墨,黑中之奇;“冠世墨玉”黑紫如缎,洁而有光;“蓝绣球”开如绣球,蓝色之冠;“赵粉”粉面桃花迎人笑,郁郁芳香飘四野;“粉二乔”粉紫同株,双娇可爱;“魏紫”色紫浅淡多娇艳,古老品种称“花妃”;“娇容三变”初开时碧绿,盛开时红艳,将谢时素白,十日三变,堪称奇品……菏泽也是中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观赏基地,牡丹的种植面积、科研培植、观赏出口当称世界之最。 在中国牡丹的大家族里,菏泽牡丹现有近800个品种,经全国花协命名的600多个品种。传统上分三类、十型和九大色系。花大、型美、色艳,是菏泽牡丹的显著特点。古人曾用“花在盈尺”,形容其大;“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描述其形貌瑰丽。 菏泽牡丹的三类是单瓣、复瓣、千瓣。单瓣类,花大如盘;复瓣类,瓣在清晰;千瓣类,花瓣重叠繁密。 菏泽牡丹的十型是荷花型、菊花型、金蕊型、蔷薇型、金环型、托桂型、千层台阁型、楼子台阁型、皇冠型和绣球型。 菏泽牡丹的九大色系是红、白、黄、黑、粉、紫、蓝、绿和复色。 菏泽牡丹 1、红色花系,是牡丹园的大家族,品种多达200余个,其中还有深浅之分。如“一品朱衣”,猩红欲流,芳冠百花;“春红娇艳”,朝霞藏日,光彩陆离;“红绣球”,深浅相间,胭脂染成。 2、黄色花系,如“姚黄”、“金玉交章”,端庄典雅,姿貌绝伦。 3、白色花系如“冰壶献玉”、“昆山夜光”、“玉板白”等素洁无暇,清爽袭人; 4、蓝色花系虽不如红色品种多。但却也姐妹成群。“蓝宝石”、“蓝花魁”、“紫蓝葵”、“吊枝蓝”、“冷光蓝”、“蓝田玉”,都是牡丹之中的上品,这“蓝田玉”就是清代曹州花农赵玉田精心培育而成的。此花支形增开张,花蕾圆大,花开时呈浅粉蓝色,花朵直上,蓝光闪闪,非常惹人喜爱。当时,曹州知府马帮举对此花大加赞赏,曾亲笔题写“似兰如松”匾牌授予了赵玉田。 5、粉色花系也是牡丹园里一大分支。“粉彩球”、“粉容面”、“粉翠球”、“赛斗珠”、“翠娥娇”、“青龙卧粉池”,这些都是牡丹花中名品。再如“赵粉”,稍弯曲的枝杆,粗壮的花梗,黄绿色的叶面,圆尖型的花蕾,侧开、大型的花朵,细腻整齐的花瓣,发出阵出清香,分外诱人。
6、紫色花系在菏泽牡丹品种繁多,除魏紫外,还有“葛巾紫”、“紫金盘”、“紫霞点金”、“邦宁紫”等。“邦宁紫”,就是明代曹州花农赵邦宁多年心血的结晶。
菏泽绿牡
7、绿色、黑色和复色花系,如“兰绿”“冠世墨玉”“二乔”等,更是色奇出众,别有千秋。 各色都数十个或上百个品种,可谓千姿百态,各俱风韵。
花会盛举
“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搭台、经贸唱戏。”1992年,经批准,菏泽举办了首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特邀朝鲜、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等十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及花卉商人参加。同时举办了大型的牡丹定货会,将菏泽牡丹推向世界。 曹州农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每年花会期间都有几百万中外游人、画家、作家、书法家、记者、摄影师、刺绣艺人、印染设计师和爱国侨胞、国际友人以及当地居民云集花乡菏泽,观赏这“花大盈尺”的牡丹,并洽谈经贸合作。届时牡丹竞开,万紫千红,香飘数里,游人如织,汇成人与花的海洋,盛极一时。正可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截止2009年,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已举办了18届,进出口成交额就超过三亿美元,平均每届到会外商800多人。目前菏泽牡丹已占全国销售份额的85%,成为了菏泽的支柱产业。累计共接待中外游客2700多万人次,经济贸易成交额达510亿元,签订利用外资合同360余项,对外合作领域涉及到一、二、三产业的40多个行业门类。 菏泽国际牡丹花会 这一品牌在全国已颇具影响力,荣获“全国花卉类节庆十强活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等荣誉称号,菏泽市也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节庆城市”。“2010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内容更加丰富,特色更加突出。希望各媒体在对本次新闻发布会充分报道的基础上,对本届花会各项主要活动继续给予充分关注和报道,为整个活动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氛围。
花会期间举办活动数量逐年增多,举办规模逐年增大,接待游客数量及国外旅游者每年成倍增加,招商引资成果逐年翻番。09年牡丹花会期间,仅投资项目洽谈会统一组织签约项目15个,其中外资项目7个,合同外资1.69亿美元,内资项目8个,合同内资27.7亿元;全市接待中外游客达23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1亿元人民币。
[1] 菏泽牡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成功地担当起了“招商引资、振兴经济”的重要媒介作用。自1992年以来,菏泽地委、行署坚持“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宗旨,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18届国际牡丹花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名园概说
赵楼牡丹园
进入古朴典雅、上书“曹州牡丹园”(舒同大师书)的彩色牌坊,就是赵楼牡丹园。该园总面积24平方公里,有牡丹品种400多个,芍药品种200多个。园内建有新颖别致的古典式建筑“观花楼”,楼前有溥杰先生手书“天下第一香”和舒同大师手迹“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石碑。园中还塑有牡丹仙子的塑像。每年花季,连阡接陌,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每年有上百万的游人前来观花。该园多从事牡丹新品种选育工作,曾育出“粉中冠”“冠世墨玉”“紫瑶台”等著名品种。
曹州百花园
曹州百花园位于菏泽牡丹乡的洪庙村北部。1958年正式建园,定名“洪庙花园”。1982年拨款重建,命名“百花园”。修建了新颖别致的大门和接待楼,铺设了水泥嵌卵石的游览路线。面积约6.7平方公里,有牡丹品种400多个,6万余株。园内优良品种荟萃,既有传统名品,又有许多自育的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其中著名的新品种有“春红妖艳”“景玉”“银红球” 和“百园粉”等;还有从日本引进的一些品种。该园品种众多;由于面积相对较小,展示较为集中,又有自己的品种特色,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
菏泽牡丹历史悠久。菏泽栽培的牡丹亦称曹州牡丹和曹南牡丹。《曹南牡丹谱》载:“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明万历三十年进士谢肇浙在《五杂俎》中写道:“余过濮州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气迎鼻,盖家家圃畦中俱植之,若蔬菜然。”光绪十一年本《菏泽县志》称:“牡丹芍药各自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当促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勤奋蒸霞。”以上记载,真实生动地描述了古时菏泽“家家植牡丹,户户飘花香,大地铺锦绣,彩霞自天降”的绝佳景象。不仅如此,明时,各具千秋的曹州牡丹名园已星罗棋布。如:“凝香园”、“巢云园”、“郝花园”、“毛花园”、“赵花园”等多处。清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还把曹州牡丹珍品“葛巾紫”、“玉版白”神话为仙女,写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葛巾》,据说篇中所述的桑姥,就是指桑篱园中被幻化成人的百年老桑树。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关怀下,菏泽牡丹逐渐恢复并发展到3000多亩,300多个品种。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之菏泽牡丹身价倍增,更加得以蓬勃发展。现种植面积达50000亩、品种近800个,其中,全国花协命名的品种600多个。1982年兴建的曹州牡丹园,也是菏泽
牡丹蓬勃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曹州牡丹园的两座彩色门楼,都是高8米,宽10.5米的十斗三昂重翅庑殿顶式仿明建筑,上面绘有八色牡丹,中间“曹州牡丹园“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系原中国书法家协会舒同所书。两旁的歇山式配房,朱红色的八字墙左右列开,实蔚壮观,尤如牡丹园戴上了一顶富丽堂皇的王冠。曹州牡丹园面积为1100多亩,牡丹品种400多个,近80万株,是自古 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牡丹园。在建设曹州牡丹园的同时,恢复了以编制松艺动物造型为特色的“古今园”,新辟了曹州牡丹新老品种荟萃的“百花园”,三园遥相辉映,美不胜收,成了菏泽牡丹集中观赏区的点晴之笔和必游之地。每逢谷雨花节,国内外游客云集,花海人潮,盛况空前。
李集牡丹园
李集牡丹园
李集牡丹园位于赵楼牡丹园的北面,大门也是彩色牌坊,同样标有“曹州牡丹园”5个大字。该园面积20平方公里,广植牡丹。并植有芍药和多种工花灌木。园中建有楼高4层、古色古香的“天香阁”,登楼眺望,园中景色尽收眼底。还有一株枝干虬曲的大木香树,花开时节馨香扑鼻,平添雅趣。
何楼牡丹园
何楼牡丹园位于赵楼牡丹园的东北部,面积约26.7平方公里。以种植牡丹传统品种为主,兼种芍药及多种花灌木。
古今牡丹园
古今牡丹园位于菏泽牡丹乡的王梨庄,面积约1.7平方公里。王梨庄自古就有养花的传统。该园主要栽培牡丹,并种有多种花灌木;尤以桧柏编制造型(习称松编)为其特色。松编是当地农民的传技艺,编塑成城楼、牌坊和狮、虎等艺术造型。园中的大型松编牌坊“孜诵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仍轮廓清晰,生机盎然。还有树龄百年的龙爪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