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简述会计制度下预算会计分录的记录原则

简述会计制度下预算会计分录的记录原则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简述会计制度下预算会计分录的记录原则

作者:熊雪玲

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19年第07期

摘 要:现阶段,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在该项方案中,明确阐述了会计改革期间的基本目标、思想理念以及遵循的相关原则等。财政部门纷纷落实了我国会计体系的有关报表以及科目,当前,要想和权责发生制度背景下的财务报告制度要求相一致,对于相关人员而言,必须加大对行政职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力度,在做好该项工作的基础上提升会计信息的效率,保障信息准确性。在本篇文章中,重点从会计制度改革现状入手,深入的探讨了在2019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会计制度改革对预算会计分录记录原则的影响,也提出了在会计改革下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分录 ;记录原则

对于2019年新实施的会计制度而言,其实比较突出的关键就是对一项经济业务或事项发生时,需要先全面掌握双分录,简单来讲就是财务会计分录或者是预算会计分录。而在这其中,对于财务会计分录来讲,其实主要是以权责发生制为根本,后者则是采取收付实现方式,其中,会计分录是需要根据情况来进行。所以如何做好预算会计分录,就已经成为当前每位会计人员要面临的问题。 一、预算会计特点

预算会计是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其核算的内容为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除特殊情况之外,会计明确提出,相关部门中的预算管理现金收支工作,必须在实施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上落实预算会计工作,以此提升核算效率,确保该项工作有效运行。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涉及到的预算会计环节,则是从会计主体预算收入、支出以及计算等方面入手,详细的进行探究,然后将会计主体预算实施现状有效的体现出来,与此同时,这也是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会计核算为根本的决算报告基本依据。决算就会涉及到报表以及预算分析报告等内容,其目标是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相关信息,为有关部门监督预算执行提供依据,所以决算报告对于准确反映预算收支以及优化预算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于当前会计制度下预算分录的一个原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常情况下,我国预算会计核算的根本基础收付是实现制度,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的预算会计分录根据货币资金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此一来,在一个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中,一旦发生货币资金的变化,通常情况下,需要按照预算会计分录进行的记录。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则以所有权的为转移基础,比如,固定资产的累计提折旧或者是分摊无形资产以及领用存货等,这些内容都不涉货币资金的变化。不需要进行预算会计分录的记录,仅仅做好财务会计分录就可以。 二、当前会计制度中有关会计分录的基本现状

当前,对于经济业务和会计环节来讲,其包含的内容众多,本身具备极强的复杂性,在这一现状下,即便是深入了解到会计制度的精髓,也不可能确保全部的业务和活动都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举些特例。 以便更好地掌握会计制度的内容。

①涉及货币金变化,但是不做预算会计分录的特例:如,在日常提现以及存现过程中,虽然货币资金有流动但因为其是货币资金使用范围的调整,货币资金在总额度上没有发生改变,相应的也就不需要做预算会计分录,仅仅是做财务会计分录举例说明,如下所示: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②虽然没有动用货币资金科目,但需要做预算会计分录的特例,比如在预算会计期间,采购资产采取财政直接支付的情况下,就不需要支付货币资金,但需要做预算会计分录。因为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在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部门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帐通知书之后加以确认。

借:固定资产-使用设备-网络技术 贷:财政拨款-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③针对于暂付的款项来讲,可以不用做预算会计分录工作。在日常经济业务或事项中,可能会因为一些事项将货币资金暂时付给其他单位,在一段时间以后,以货币的方式进行收回。此项资金往来,双方单位在自己单位账户中挂往来的科目,不需要進行收入和费用科目。因此虽然货币资金上发生了变化,但不需要做预算会计分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④预借差旅费用以及预付工程款:在新会计体系的变化下,要求在预付发生时,需要做预算分录,但是也可以根据情况而定,可以在报销出差费用的时候,再进行预算分录。从目前现状可以看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关的预付工程款、账目款项以及金额一般是不同的,大体上都会出现一些差额,即便是预付期间记录了预算分录,但是在实际列支过程中,还必须从差额入手,要么补记要么冲回。 三、新制度新思维

在现有的财务会计工作开展期间,将购买的存货储存在库房内,不领用时是不进支出不予费用化的,而在制定的预算会计科目体系内,假设无存货科目,那么购买存货便发生预算支出,无论是出库还是具体使用。财务会计制度中明确指出,购进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会产生任何的成本,只有计提折旧,那么固定资产的价值才可以归纳到费用中。在颁布的新型预算科目体系内,没有固定资产科目,可以将购进固定资产作为简单的预算支出,无论能不能计提折旧。此外,在完成无形资产摊销工作之后,可以将无形资产的价值归纳到费用中。而新制度的预算会计科学体系中,没有无形资产科目,购进无形资产即做预算支出,不管是否摊销。 四、新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归并统一的基本原则

从当前的行政单位以及事业单位通用或者具有共性业务会计处理,单位内部财务报告信息以及决算报告信息的可比性作为基本出发点,统一并且归并当前行政单位、事业单以及其他行业的单位会计制度。 (二)继承创新的原则

依据当前阶段行政以及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情况,把传统会计制度中合理的、共性的内容以及原则进行继承。与此同时,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的预算以及会计核算的需要,还需要在传统的会计科目设置、会计核算报表上进行创新。除此之外,在进行创新的同时,需要在相关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以及在账务处理中进行详细的说明,充分实施并且创新自2016年以来财政部门印发的6项会计准则。 (三)充分协调的基本原则

新的会计制度,是在《基本准则》、《会计法》以及《预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编制,与此同时,也充分的贯彻了国家《改革方案》的改革方针,实现会计改革的基本目标,确保现行的行政以及事业单位所实行的财务制度、决算制度、资产管理规定等相互协调。 五、结束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上所述,在本文中,就从会计制度下预算会计分录的记录原则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运行时还是需要以货币资金或者是银行存款等多种其他货币资金为基础。从具体情况分析适用,相关财务会计中货币资金和预算会计中资金结存还是存在差距的,其中主要表现在和具体现状不相符的国库集中支付上,并且在某些范围内,金额可能会存在一致性。 参考文献:

[1]赵青.《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J].财会通讯,2018(10):107-110.

[2]游艳红.会计制度下预算会计分录的记录原则[J].绿色财会,2018(04):22-23. [3]吴伟.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中总预算会计账务处理浅析[J].财会月刊,2018(07):82-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