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管理在家庭长期氧疗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健康管理在家庭长期氧疗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健康管理在家庭长期氧疗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管理在家庭长期氧疗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家庭长期氧疗过程中增加健康管理,对照组不做干预。对比两组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氧疗后观察组慢阻肺患者PaO2指标为

(65.32±3.56)mmHg,PaCO2指标为(50.27±5.03)mmH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家庭长期氧疗慢阻肺患者中实施健康管理能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气,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管理;在家庭长期氧疗;慢阻肺;应用效果 前言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该疾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气流受限[1]。患者的肺部会对有毒气体或有害颗粒产生异常严重反应,气流受限具有不可逆且呈进行性发展的特点[2]。慢阻肺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院为分析健康管理在家庭长期氧疗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展开了此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肺功能、血气分析检查确诊为慢阻肺患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脏、肾脏功能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范围(62~78)岁,平均年龄(66.35±4.65)岁;病程为2年~9年,平均病程(4.84±0.62)年。

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范围(60~76)岁,平均年龄(.67±4.23)岁;病程为1年~8年,平均病程(4.31±0.53)年。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长期氧疗治疗,慢阻肺患者每日以鼻导管吸氧进行15min~2h,氧流量控制在

1~2L/min,不另外采取其他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管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建立健康管理档案

为慢阻肺患者进行氧疗前全面评估,建立档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生活指导及康复训练。稳定期患者每季度进行访视。 1.2.2饮食管理

鼓励慢阻肺患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50~100g,以提高患者免疫力,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禁烟禁酒。 1.2.3健康教育

提高慢阻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使其正确认识到自身疾病的危害性,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教育慢阻肺患者预防疾病复发,告知患者疾病复发的诱因,提前预防。指导稳定期的患者进行心肺功能和耐寒能力训练。 1.2.4急性期治疗

对于急性期慢阻肺患者,应直接上门或进院进行治疗。明确急性期慢阻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加重的原因,针对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慢阻肺患者发生感染,应先控制住感染,增加支气管舒张药的剂量,为患者提供低流量氧气吸入。待慢阻肺患者病情稳定后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健康管理。 1.3观察指标

分别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慢阻肺患者氧疗前、氧疗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观察两组慢阻肺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喘息、体重下降和食欲不振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SPSS22.0版处理,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2组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气指标,采用t检验;使用“%”表示2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数据,使用卡方检验。若存在p<0.05,则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慢阻肺患者氧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

氧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慢阻肺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差异,氧疗后观察组慢阻肺患者PaO2指标为(65.32±3.56)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氧疗后观察组PaCO2指标为

(50.27±5.03)mmHg,低于氧疗前和对照组指标,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慢阻肺患者氧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长期家庭氧疗是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家庭氧疗会减少慢阻肺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患者常常因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平常反复咳嗽不在意,认为过几天能自行好转,最后导致发生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导致气管进一步损害,进而发展成慢阻肺、肺心病、心功能衰竭[3]等。

慢阻肺的病程时间长,由支气管病变、气道狭窄而导致肺气肿[4],一旦发生肺气肿很难使肺部功能恢复正常。因此,治疗慢阻肺的重点在于防止肺功能损害和预防急发。以往,治疗慢阻肺注重药物治疗改善气道阻塞,保持气道通畅。但近年来,有关研究证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在慢阻肺的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氧疗后观察组慢阻肺患者PaO2指标为(65.32±3.56)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氧疗后观察组PaCO2指标为(50.27±5.03)mmHg,低于氧疗前和对照组指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在家庭长期氧疗慢阻肺患者中实施健康管理能延缓病程的发展,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成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惠萍,林欣潮,练毅刚等.从慢阻肺谈慢病管理思路及中医优势[C].//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健康管理学术论坛论文集.2016:107-110.

[2] 张晓雷,王辰.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筛查与管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34(4):250-253.

[3] 范静,李婷,杨玮等.自我管理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9(5):340-344.

[4] 姚小芹,冯淬灵,薛广伟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环状管理的疗效评价[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4):335-3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