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 华东森林经理 East china Forest Management Nov.2010 、,o1.24 NO.4 第24卷第4期 松材线虫病发生及其综合集成除治 高兆蔚 (福建省林业厅350003) 摘要:松材线虫病是我国松类树种中最危险的、毁灭性最大的一种病害,也是世界性最重 要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俗称松树的癌症。通过对福建省松材线虫病疫区实地调查, 在实践中认识了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和发生蔓延规律,总结了福建省各地对松材线虫病的 除治方法和经验,提出了除治松材线虫病的应对措施,为各地疫区防治时借鉴参考。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危害性;综合集成除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7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743(2010)04—001 1-04 寄生于松科树种木材输脂道中。松材线虫繁殖 1发病原因概述 排泄有害气体,使管道充满气体,影响树干水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墨天牛充当媒介, 分输送,导致松树枯死。 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寄主而引发的毁灭性 2国内外病害发生与危害 病害。 松材线虫病,病原菌是线,中文名叫松材 松材线虫病,最早在日本和美国发生, 线虫,学名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riner 是美国、日本最重要的森林病害之一。现在 et Buhrer)Nickle,属于线虫纲,滑刃目,伞真 已在韩国、葡萄牙、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 滑刃亚科,伞真滑刃属。松材线虫所在的伞真 扩散蔓延。 滑刃属,除已发现的松材线虫外,还有泰国伞 我国最早于1982年,在南京中山公园的 真滑刃线虫、瑞氏伞真滑刃线虫、拟松材线虫、 黑松树上发现松材线虫病。1983年程瑚瑞在森 奇异伴真滑刃线虫、树皮伞真滑刃线虫、伞真 林病虫通讯(4)期发表文章,称之谓黑松萎 滑刃未定种线虫等7个种,它们都寄生在松类 蔫病。20多年来,该病疫情已扩展到江苏、浙 树种的树干和树皮上,其中树皮伞真滑刃线 江、安徽、山东、上海、、、重庆、 虫,为中国新记录种,也是马尾松寄主新记录 湖北、广西、福建等十多个省区。2002年5 种,造成松树萎蔫病的,目前认定为松材线虫。 月17日中国绿色时报公布,当时全国发生松 松材线虫,成虫体细长,唇区高,溢缩显 材线虫病面积已达80万公顷,累计枯死松树 著,口针细长,其基部微微增厚,中食道球卵 达到3500万株,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间接 圆形,末端宽圆。雄虫交合伞刺大,弓状,成 损失达250亿元。该病对于中国的松树资源、 对,喙突显著,交合伞刺远端膨大如盘,主要 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都造成了极大的破 坏作用。据报道,2001年l0月,鉴于中国发 收稿日期:2010.07 22 生的松材线虫病疫区不断扩大,欧盟对我国疫 区货物木质包装材料提出了附加的检疫处理 要求,致使我国进出口海岸海关及检验检疫人 力物力大量增加,以防止松材线虫病随国际贸 易货物木质包装传入、传出,扩散蔓延。 2001年11月15~16日,针对福建省厦门 市岛内松树严重枯死问题,由厦门市林业局、 绿化办邀请中国林科院松材线虫病鉴定专家, 对厦门岛金山寨、万国植物园、二营、五老峰 和同安区洪塘镇郭山村、新店镇吕塘村的枯死 松树进行现场抽样检验,并采集12个样本带 回北京室内镜检,其中l1个样本确诊为松材 线虫病在马尾松、黑松树上寄生的结果。到 2002年1月,厦门市内和同安区5个乡镇发生 面积2959亩,占全市松林面积的7%。该病扩 散蔓延十分迅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 施,任期扩散危害,将严重威胁福建及其周边 省区的松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直接危及福 建省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如 武夷山、清源山和南普陀等地风景名胜区的景 观安全,严重影响福建海峡西岸对外贸易的信 誉和政治声誉。 3传播媒介与发病规律 松材线虫一生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 段,主要依靠松墨天牛传播媒介,完成其侵染 循环的。传播松材线虫,要具备生活史与松材 线虫同步,所携带松材线虫有一定数量,同时 天牛在当地有一定种群数量。 3.1传播媒介 松墨天牛,又称松褐天牛、松天牛,学名 Monocha加 a atus Hope, 属鞘翅目 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沟科天年 亚科Lamiinae墨天年属一种。松墨天牛成虫 橙黄色至赤褐色,体长I5-28mm,卵白色4mm, 镰刀形;幼虫乳白色43mm,蛹乳白色20-26mm。 l2 根据1982年赵修复《福建省昆虫目录》记载, 该虫在福建省各地分布比较广泛,为害对象有 马尾松、黑松、柳杉等。1937年胡经甫最早在 福建采到标本。上世纪5O年代、70年代,昆 虫专家都采集到该虫标本。广东省林科所宋世 涵等人,在《天牛生物学初步研究》中提出, 广东南部松墨天牛,1年2-3代,以2代为主。 福建省有关松墨天牛的世代生活史资料极少。 厦门地区地处南亚热带,松墨天牛1年1.5至 2代。2000年霞浦县国有杨梅岭林场调查显示, 1年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如果厦门地区松 墨天牛1年2代,那么4-10月份都是松墨天 牛传播松材线虫病的危险期。安全期只有1 1 ~3月份,才是除治疫区木材和采伐利用的最好 季节。 3.2发病规律 根据近5年对省内松材线虫病发生地的调 查,侵入福建省的松材线虫病的主要方式有松 类木质带病虫的包装物质和疫区木材运输入 境2种方式,其中松墨天牛常见可寄生的树种 有马尾松、黑松、黄山松、湿地松等多种松树 种类。松墨天牛以成虫携带松材线虫,数量各 不相同,最少只有几条、几十条,最多几万或 几十万条,并借成虫飞出后,携带松材线虫飞 翔,在松树寄啃食或产卵时,扩散传播,自然 扩散距离100米左右。 根据钱学森提出的开放复杂巨系统理 论,结合松材线虫病的昆虫媒介系统种群发 展规律,我们采用了动力学非线性微分方程, 即逻辑斯蒂方程,模拟松墨天牛种群扩散指 数模型为: Nt=Noe 模型参数:No为虫口基数,r为繁殖密度。 实用公式简化为:N =0.0133・e 北 联系福建省现有松林面积,据扩散方程的 估测,在25年内将会出现全军覆没的危险。 扣除入侵的6—7年,实质上在18年时间内, 全省松林则可能全部被松材线虫危害死亡。目 前全省已有29县(市)区发生危害。全面清 除病源,打破病害混沌有序蔓延扩散,存于对 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是除治松材线虫病的 基本性对策措施。 4综合集成提出有效防控和除治松材线 虫病的战略措施 4.1要采用系统整体性思维,制定好福建省科 学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的战略规则 钱学森先生在系统科学理论中提出,现阶 段唯一能够有效处理复杂巨系统的方法,就是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从整体上考虑 并解决问题。首先要采作系统整体的思维,制 定规划方针,在发现松材线虫病侵染后,集中 3年时间内,制定以县(市)区为单位的疫区、 预防区与重点治理区的区划,联系实际,总结 成功经验,综合集成一整套适合本区域的有效 除治应对措施,并在实践得到实施,实现基本 拔除率达标或100%的治理目标。 4・2全面认真地进行疫情普查与监测工作 普查重点要先集中在已确诊松材林线虫 病入侵的疫县(市)的火车站、仓库、码头、 驻军营房、交通干线附近、无线通讯台站、电 视和电力台站线路,林业科研院校、贮木场和 加工点等周围的松林与松树,调查是否出现针 叶黄褐色、红褐色萎蔫、整体枯死或未全部变 红,调查是否有松树的天牛危害的羽化孔、蛀 虫孔痕迹。疫情监测的重点对象以松树为主, 定期普查以春、秋两季,人工监测重点在疫情 发生区及毗邻地区。对刚刚枯死的病树,分别 在树干下、中、上部或靠近蛀道、蛹室部位, 钻孔至树心,抽取松木木屑带回分离鉴定。树 干钻孔后,还可以进行野外松树流脂情况观 察。要推广厦门大学潘沦桑教授创造的玻璃测 试管诱引线虫法,将玻璃管插入树干(生长锥 钻孔)内,引诱松树木材管胞内线虫,进行分 离鉴别。 4.3严格疫区松木调运检疫,控制疫木出境运输 全省要禁止疫区松类木材对非疫区地区 的出境运输,防止松材线虫病源向非疫区扩 散,这是防控该病流行和蔓延扩散的最根本手 段。疫区木材检查站要承担松材线虫病疫木调 运的检疫检验任务。对运输出境的松木木材, 要抽样调查是有否木材兰变,是否有松脂痕迹 及天牛危害的蛀道、蛹室的木屑。对于有证出 境的松木原木、锯材等,要分层随机抽取样本, 或带回室内鉴定,或者推广使用厦门大学潘仑 桑教授的负压真空快速检测松材线虫法,半个 小时内对于木材中有否在管道中寄生松材线 虫作出快速现场鉴定。 对于违法手段进行疫木运输出境的单位 和部门,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从严进 行处罚,追究法律责任。疫区清理的松树木材, 经药物处治合格后,一般只准留在疫区,用于 纤维和造纸原料。出境木材要切片或高温蒸薰 处理。 4.4要彻底清理疫区松材线虫病木 对疫区松材线虫危害疫木,选择在每年3 月份以前,全部砍伐发生区的所有病死木和枯 死木,后进行药物除害处理。福建省目前所有 松材线虫病疫区,都是采用这种强度择伐病死 木的方法。并定期检查,随时发现,随时清除, 到年底实现基本拔除现有疫点的目标。对清理 的病死木,及时集中袋装(聚乙稀帐幕厚度 o.19mm以上)熏蒸或就地喷洒虫线清除害处 理。就近集中及时烧毁或填埋。山场伐根可施 溴甲烷或用线虫清堆土埋复后做到彻底清除, 不留隐患。 4.5积极开展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治结合的有效 除治措施 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引诱剂、杀虫剂和肿腿 蜂防治传媒天牛。1、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域, 4.8探讨开创“线虫治病”的创新路子 设置诱捕器,一公里挂置一个。诱杀天牛成虫 潘沧桑近期在厦门大学学报上发表了松 的诱捕器和引诱剂种类很多,推荐使用厦门大 树上一种新种线虫,名字叫福建长尾线虫,采 学生命科学院的引诱剂,它内涵物含生物活 性,诱杀天牛效果更好。福建省林科院生产的 集样品来源自福建省泉州洛江湿地松枯死之 引诱剂,效果也很好。2、通过对树干注射内 木,分离鉴定均为同一新种,且种群数量很大, 吸性线虫剂 线光,以有效保护松树的名 又未发现与松材线虫或拟松材线虫共存现象。 木古树,以免遭受松材线虫的传入危害。3、 由于到目前为止,对松材线虫病发病机理尚未 放养营氏肿腿蜂,在松林中把蜂管棉塞打开倒 研究清楚,该病防治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插在树干的大头针上。4、对松材线虫发生区, 而长尾线虫又是一种食性较广的捕食性线虫, 超低量喷洒绿色威雷,以杀死天牛成虫。 也能捕食存在于受危害垂死松树体内的松材 4.6尽快建立无松类树种的生物隔离带,防止 线虫,因此,将来能否应用长尾线虫的生防潜 疫区松材线虫病向外扩散蔓延 能,走出“线虫治病”的一条创新路子,有待 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建立无松类树种的生物隔离带,这在广 东、湖北、安徽、山东等省都做过许多有益尝 参考文献: 试,并取得一定成功经验。根据松墨天牛成虫 [1]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 标记放飞试验,在空旷地区最远距离250米, 2000。(9). 每年向外扩散450米,所以在疫区松树清理时, [2]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主编[M]. 还要向外围3~5公里,建立无松类树种的生 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物隔离带,阻止松材线虫病向外扩散蔓延。 [3]高兆蔚.松材线虫病除治的复杂性问题研究[J]. 4.7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广泛开展松材线虫病 绿色中国,2004[9]B(理论)版:131-134. 的基础调查与研究 [4]丁岩钦.昆虫种群生态学原论与应用[M].科学出 版社,1980-10. 要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广泛开展松材线虫 [5]赵修复.福建省昆虫名录[M].福建科技出版社, 病的基础调查与研究,主要内容有:1、松墨 1982(2). 天牛生物学特性、世代生活史;2、松类树种 [6]国家林业局林业病虫害防治总站主编.中国林业 的线虫寄生种群区系种类研究;3、松材线虫 检疫性有害生物及检疫技术操作方法[M].中国 萤光BCR测定研究;4、大批量木材中天牛体 林业出版社,2005(6). 表寄生线虫快速分离与鉴定;5、松树活体早 [7]秦复牛,潘沦桑.福建省松树线虫有研究[J].厦门 大学学报,2005—44(5). 期快速测定松材线虫侵染方法研究;6、松树 [8]王宏殿,潘沦桑等.马尾松包装木的树皮象伞真滑 杂交选育抗松材线虫病品系研究;7、松墨天 刃线虫新记录[J].厦门大学学报,2004一(43). 牛的感病真菌的测验研究;8、线虫的天敌资 [9]潘沦桑.关于Bursaphelinchus中泽名的商榷[J]. 源研究:9、松材线虫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等 厦门大学学报.2004(43). 九个方向,以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推动福建省 [10]秦复牛,钟景辉,潘沦桑.湿地松长尾属线虫一新种. 除治松材线虫病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