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2期2019年6月江汉石油科技Vol.29No.6
JIANGHANPETROLEUMSCIENCEANDTECHNOLOGYJun.201970D整移钻机底座基础设计
张秋浩
(中国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湖北荆州434000)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石油公司纷纷增大开采力度,加大了对石油钻
井设备的需求量,尤其是快速移运钻机,成为钻井市场发展的重点。“优、快、省和安全”始终是钻井面临的关键问题,而“快”是钻井承包商最关注的问题,他们越来越重视中深井、深井钻机的高移运性能。70D整移钻机以半拖挂移运方式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底座模块移运过程中的重要承载件底座基础的设计要点,以期提高钻机的整体移运性能,降低移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整移钻机;底座基础;强度;刚度;稳定性目前,国际石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持续的低油价迫使油田降低开采成本,这就给钻井承包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钻井承包商着力从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速方面下功夫:一方面采用更先进的自动化钻机实现机器代人,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采用钻机整移的方式,尽可能减少搬家时间,降低钻井成本。作者以半拖挂移运方式为基础,依托参与的一个沙漠整移钻机改造项目为契机,详细介绍了底座模块移运过程中,关键承载件底座基础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设计要点。
局限性,在承受较大载荷时,很难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若一味的选用型钢梁,因为较小的截面特性参数I/W和W/A[2],会使得结构的重量大幅度增加。为解决这一难题,工程师们多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不同形式的组合梁,来达到相同强度条件下减轻自重目的。最常见的一种组合梁是由一块或两块腹板和上下翼板组成的H型梁和箱型梁,本文提及的底座基础模型即为单块腹板和上下翼板组成的H型钢模型。
2强度设计
在进行梁的强度验算时,通常需要考虑三方面的强度组合:正应力、剪应力以及局部压应力。
如图4所示,根据弹性理论,简支梁在受载情况下的弯曲应力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力学中弯曲应力公式My/R,以及对应的修正系数。当梁的跨度大于4倍梁深时,梁最大弯曲应力只需修正My/R的1/60[4]。因此当跨度大于4倍梁深时,我们即可用材料力学解答,得到足够精度的解。在本项目中,梁的跨度远大于梁深,可以用材料力学公式(1)、(2)分别求解梁所受弯曲应力和剪应力。
(1)
作者简介:张秋浩,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钻机设计工作。
1力学模型
底座低位状态时,底座基础主要受力来自钻台面传递的压力、立柱传递的压力和自身受到的重力。承受钻台重量的主要承载件为图1中八个公母座,耳座理论上不受力,因为制造中的一些误差,会有部分力传递至耳座上,计算时可忽略。立柱传递的压力按实际支撑条件分配到不同支撑点,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底座基础单根梁的力学模型,如图2。
据此可绘出模型的剪力图与弯矩图。如图3所示,梁分为型钢梁和组合梁两种,由于型钢梁具有构造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常常作为工程应用的首选。但因为轧制条件的,其截面尺寸的大小和面积分布又具有
[1]
·46·江汉石油科技第29卷
图1底座基础图
F1=72.4KN;F2=24.7KN;F3=19.8KN;F4=23.4KN;F5=392.8KN;F6=381.5KN;F7=192.8KN;F8=143.6KN图2底座基础单根梁力学模型
图3Fs剪力图
图4M弯矩图
(2)
式中:
δ-腹板厚度。
在井架与底座结构中,当梁类构件由主梁和次梁组成时,次梁施加在主梁上的力为集中载荷,另一种情况下,在梁类构件和柱类构件连接处,相当于在支承处给梁施加了一集中载荷,此时需要计算梁的局部压应力[3]。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限元分析中,当采用板壳单元和实体单元计算时,在集中载荷处常常出
M-结构在此处受到的弯矩;W-结构在受力点的截面抗弯模量;Q-梁的最大剪力;S-梁截面最大面积矩;I-梁截面惯性矩;
第2期张秋浩:70D整移钻机底座基础设计
·47·
现异常高的应力数值,这是因为在弹性理论中,集中力作用在半平面上的应力表达式为[4]:
(3)
当ρ足够小时,可得到无穷大的应力值。实际上,当最大的σρ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弹性理式就已经不再适用,得到的自然是虚假的结果。但根据圣维南定理,在离开集中力较远位置,所得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在后处理中更应关注集中力较远的地方的应力分布情况。而在工程应用中,为简化计算,常用式(4)求解平均局部压应力。
(4)
若模型同时承受较大正应力、剪切应力及局部压应力,可按式(5)计算折合应力[3]。
(5)
并满足σz≤βf,f为许用应力,β为折算应力的强度设计值增大系数。
当正应力σ与局部压应力σc异号时,取β=1.2;当正应力σ与局部压应力σc同号时,取β=1.1。
在本项目中,根据底座基础的受力特点,组合梁弯矩引起的正应力,远远大于剪切应力及局部压应力,为简化计算,取弯矩引起的正应力作为梁设计的主要依据。改造前梁截面参数为H1210×300×35×30,材料为Q345。
梁截面抗弯模量W=1.72×10-2m3,而根据前文求得的弯矩图,梁所需截面抗弯模量W≥M/σs÷1.67)=2.1×10-2m3。若想满足强度要求,至少还应增加约20%的截面特性,为此可以尝试在上翼板焊接腹板和翼板,首先按原腹板、翼板厚度加高原高度1/5,截面模型如图5。当截面变为横向非对称时,中性层将偏离截面形心,因此欲求得合适的梁高,需不断尝试,直至找到合适的高度。
当梁原始曲率等于零,弯曲变形不大时,中性层与弯曲件的重心相重合[5]。
据此求得当增加230m高时,改造后的截面抗弯模量W=2.27×10-2m3,满足强度要求。经逐步尝试,当增加高度超过150m时,都可以满足强度要
图5改造后梁截面图
求。本项目中,考虑到别的因素,最终取梁高增加
200m。
3刚度设计
钻机底座基础属于变截面梁,在求解梁的挠度时,需要同时用到积分法和叠加法。在用积分法求解变截面梁的挠度时,对梁进行适当的分段,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图6所示变截面梁。
首先取AC段作为积分段,得出C点转角与挠度,分别为:
(6)(7)
再以CB段作为积分段,得出CB段挠度,方程
为:(8)
由边界条件x2=2a时,ω=0得出:
·48·江汉石油科技第29卷
图6变截面梁示意图
(9)
以此方法分别求出在各力作用下,梁的挠度方程。再应用叠加原理,最后求出改造后的梁最大挠度,满足设计要求。
本项目中,梁的自由长度即为整个跨度。为保证梁的整体稳定性,以梁的薄弱截面计算。由此计算得出长细比λy=50.7,进而得出整体稳定系数φb=0.984。
(11)
改造后的梁满足整体稳定性。
4稳定性设计
梁的稳定性分为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局部稳定性设计加筋肋布置原则,已在《钢结构设计规范》中详细规定,只需按此布置加筋肋即可满足局部稳定性。这里主要阐述整体稳定性的设计要点。
截面高而窄的大跨度开口截面梁,在大刚度面内承受横向平面弯曲,当外载荷足够大时,承载梁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微小的侧向干扰力即可导致梁的侧向扭曲,这种现象称为梁的整体失稳。梁作为结构件的主要承载件,当发生失稳时,将发生严重的工程事故。为避免发生这种侧向失稳,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4.2.1条款中明确规定了可不计算梁的整体稳定性的情况,除此外必须采用规定的方法计算梁的稳定性。
根据钻机底座基础结构特点,既不属于有铺板密铺在受压翼缘板并与其牢固相连,以阻止其侧向位移,且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与宽度之比超过了《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比值,需要对其整体稳定性进行验算。
当梁的长细比系数可用下式计算[3]:
(10)
时,梁的整体稳定
5结论
钻井的目的是发现更多油气资源和尽量提高油气产量和采收率,快速移运钻机,可够缩短搬家时间,提高钻井效率。笔者以参与的一个改造项目实例,详细地阐述了70D整移钻机底座基础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设计要点,通过现场检验表明,该系统结构合理、性能先进,能够提高钻机的整体移运性能,降低移运时间。该改造钻机自出厂至今,已安全搬家十余次,移运距离上万米,为承包商减少了大量搬家安装时间,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廉锟.结构力学[M].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陈玮璋.起重机械金属结构[M].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3]常玉连,刘玉泉.钻井井架、底座的设计计算[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4]徐芝纶.弹性力学简明教程[M].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周开华.浅谈应力中性层位置的计算[J].模具工业,1985,(4):1-2.
(编辑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