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定目标 创新举措争先进
今年是全市各行各业‚对标找差、创先争优‛活动之年,是我区农经工作满怀信心却又压力最大的一年。一年来,在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农经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围绕农经工作全年各项指标任务,提升标杆,创新举措,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
一、对标找差 全面赶超争先进 1.对标找差 不断提升标杆
今年涉及农经工作的考核指标主要有四项:农民专业合作社入户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覆盖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初市下达我区的指标值分别为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5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55%、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覆盖率25%、农民人均纯收入必保指标13580元(工作指标136元)。后对丹徒的考核指标调整为: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65%以上、适度规模经营比重85%以上、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覆盖率3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13938元。我区随而跟进作了调整。但通过全市现代农业指标的通报信息了解到周边县(市)区完成指标情况,为了能挤进全市第一方阵,不断提升标杆,最终将指标调整为:合作社入户率100%、适度规模经营比重100%、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覆盖率3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4045元。
2.明确任务 落实创新举措
一是制定计划,分解任务。根据目标任务,迅速制定计划,并将各项指标任务分解到位。二是创新举措,强势推进。区出台了《关于‚整镇整村‛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并在上党敖毅村召开了现场观摩会,要求每个镇(园区)各选1-2个村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多形式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指导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从而为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入户率100%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100%提供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三是强化督查,合力赶超目标。从6月份开始,按月通报各镇(园区)指标完成情况,有效地加快了指标完成的步伐。高效设施农业保险工作难度较大,到11月份冲刺阶段,我们加大了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覆盖率指标完成情况的通报力度,由每月通报改为每周通报一次,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通过上下齐心协力,使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覆盖率达40%。四是沟通配合,助推完成任务。农经工作各项指标虽然牵头部门是农经部门,但与有关部门,各镇(园区)关系却非常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需到工商部门登记;农民人均纯收入是统计部门负责统计上报,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百户调查在有关镇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要靠省;各项指标任务都需要镇村汇总上来。因此,要实现这些指标,我们需跟工商部门沟通,尽量简化程序,鼓励农户加入合作社,尽快提高合作社入户率。我们同样需跟区镇统计部门沟通配合,共同走访百户调查户,使记账户资料准确无误,同时依靠统计部门跟上级统计部门加强沟通,以求得上级统计部门对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的理解和认可。
二、强化管理 重点工作出成效
1.完善制度 农村‚三资‛管理进一步强化
农村‚三资‛管理是农经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和谐稳定。要管好用好农村集体‚三资‛,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把‚三资‛管理纳入到制度的范畴中,着重抓好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等制度建设,用制度实行对农村集体‚三资‛的常态管理。上半年,我们充分依靠区镇两级纪检监察部门,在他们的总协调下,集中精力,狠抓了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工作,使‚三资‛信息化管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下半年,根据市两办‚三资四化‛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区拿出初步方案,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并到句容参观学习,有针对性的出台了创建工作意见,今年先申报创建30%的镇村,明年全面完成创建任务。
2.落实 农民负担监控进一步加大
为确保各项减负惠农落实到位,今年区纠风办制定了全区涉农乱收费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全面清理涉农收费项目,加强涉农收费监管,落实收费公示制,建立健全向村级组织收费审核制度。涉农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由区纠风办牵头,农委具体负责,物价、教育等部门各负其责。各部门通过成立检查小组,认真清查摸排,现已确认其部门所在系统没有发生涉农乱收费现象和向村组织乱收费等情况。今年为了高标准和规范化实施好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创新机制,制定了服务承诺协议书,对项目实行招投标、组织监理检测。加强奖补资金的监督检查,防止平调、挪用、截留或虚列项目套取奖补资金。全区41个村,12.33万人实行‚一事一议‛筹资,总资金达1048万元,其中财政奖补
资金569万元。同时,按控减农民负担工作的有关规定,及时将农民承担的‚一事一议‛筹资款填入‚农民负担监督卡‛内,全区共填发监督卡4.1万份。
3.强化培训 合作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
借今年‚对标找差 争先创优‛之势,我区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到12月10日,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514个。我们在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同时,着重抓了培训,引导教育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对全区所有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财务账务会计人员全面进行一次轮训,重点就《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财务管理知识,电脑记账法进行了培训,全年共举办大小培训班13期,培训人数达550人次。通过培训,使合作社财务人员的理财能力、电脑记账水平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水平。9月份,2010年、2011年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项项目市检查组到丹徒来检查,对丹徒合作社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合作社的电脑记账尤为满意。
4.指导协调 农经信访矛盾进一步化解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管理工作、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虽然逐渐走向规范,但一些遗留问题仍难得到解决,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也不断出现。今年,我们一方面加强管理,从源头上杜绝新问题、新矛盾出现,一方面加强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与镇村合力化解遗留老问题。全年共接待信访85件,其中,调处土地承包信访矛盾80件,农村集体财务信访矛盾5件,有效地维护了全区农经系统的和谐稳定。
三、查找不足 谋划明年增信心
农经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离农委和上级农经部门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农经工作人员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不平衡,导致整体素质跟不上时代要求,农经队伍建设需加强;二是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上增加很快,但质量跟不上,今后需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 2013年,是贯彻党的精神的关键之年,农经部门要深入学习,全面理解报告对农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深刻理解‚四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着力探索农业经营机制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以更加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得力有效的工作举措,扎实抓好2013年农经工作。
1.全面发动,促进农村‚三资四化‛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根据区两办‚关于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四化’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到2013年底,我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要全面实现‚四化‛要求。因此,2013年要把农村集体‚三资四化‛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作为农经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浓厚创建氛围;要充分依靠纪委的牵头作用,定期督查,力争上半年完成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
2.加强引导,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2012年,通过上下农经工作人员的努力,新发展了1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也壮大了一批合作社,使农民专业
合作社入户率超过115.6%。根据发展一批规范一批要求,2013年着重在规范管理上要下功夫。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合作社章程》、《理事会议事规则》、《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二是引导合作社搞好创建工作。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省市区级‚五好‛示范社创建工作,通过‚服务成员好、经营效益好、利益分配好、民主管理好、示范带动好‛五项标准来实现推动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对管理规范的合作社给予性扶持,帮助其扩大发展,使合作社管理进入良性循环。四是加强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对于整改不到位或拒绝整改的要加强教育,直至注销登记资格,以净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环境。
3.强化服务,提高农业保险工作水平
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指标每年呈10%以上幅度增长,工作压力加大,加上稻麦油种植业农户保费本来就难收,面对这种形势,要提高农业保险工作水平,必须强化服务。一要加强宣传。印制农业保险条款通俗本发给承保户,便于理解掌握;采用典型案例宣传,使农户乐于承保。二要加强理赔服务。简化理赔程序,实行人性化理赔,使农业保险真正惠及到农户,促使农户自觉承保。三要发挥农险办牵头协调作用。经常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解决农业保险工作中出现的具
体问题,督促成员单位搞好相关服务,促进农业保险工作开展。
4.全程监管,抓好农村‚一事一议‛工作规范开展 按照省有关规定,继续抓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从项目审核到项目完工,实行全程监管,确保惠农落到实处。
5.完善合同,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四化同步‛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土地流转及土地承包确权工作将是农经工作的重要工作,一定要掌握好,指导镇村规范流转合同,确保维护好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益和流转权益,同时妥善处理好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维护农经领域的稳定。
6.注重学习,提升农经干伍整体素质
农经工作业务性、性都非常强,而且现代化农业发展也对农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积极争取区委、区及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落实、省、市有关建立统一的农经管理的文件精神,适应农村发展形势,转变农经管理职能,建立机制,完善体系。一方面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农经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思想决定行动,作为农经工作人员首先要提高思想觉悟,要加强政治理论和职业
道德的学习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理念。第二要努力提高工作能力,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用知识丰富自己,同时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探索新问题、研究新方法,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