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备课新模板(1)

备课新模板(1)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难点 老师你好 课时数 3 第 1课时 总课时数 1.能认真聆听歌曲《老师你好》,感受歌曲表达的情境,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并能设计形体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2.能学会《老师最理解我》,并用轻松明亮的声音、活泼轻松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进行歌表演,从中体会师生同乐的愉悦。 学会《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能选择适合的节奏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 光盘、钢琴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1、听《老师你好》的音乐进教室 2、聆听歌曲回答问题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里赞美了谁? 教学手记 一、听赏歌学生回答。。。。。 曲《老师你师:对,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老师你好》(看书)让我们再好》 认真听一遍,边思考两个问题: ( 1 )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深情) ( 2 )能用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中速) 学生听音乐并设计一些动作参与歌曲表现(边欣赏,边用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如拍手、跺脚、捻指,摆动身体等) 二 写祝福师:《老师你好》这首歌曲描述了老师辛勤的劳动,赞美了老语献给老师无私的奉献,此时此刻,你有知心的话要对老师说吗?当师 教师节来临的时候,你会为老师献上什么祝福呢?(学生写献给老师的祝福话语,情 1 - 2 位同学上台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然后同桌之间写的祝福语交流朗读) 学习歌曲《老师最理解我》 1、聆听歌曲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师:同学们献给老师的祝福很精彩。这里有一位同学也献给 老师一张精美的节日贺卡 欣赏《老师最理解我》 2、试一试为歌曲伴奏 每一组可才用三角铁、碰玲、响板、铃鼓等乐器 讨论为乐曲伴奏 3、学唱歌曲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同学们一定想唱一唱,我们首先来熟悉歌词 ( 1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师生分角色领读、齐读 ( 2 )听录音轻声跟唱一次歌词 ( 3 )学生随琴声自由划拍视唱歌谱,找出难点 ( 4 )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难点 老师你好 课时数 3 第2 课时 总课时数 1.能认真聆听歌曲《老师你好》,感受歌曲表达的情境,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并能设计形体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2.能学会《老师最理解我》,并用轻松明亮的声音、活泼轻松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进行歌表演,从中体会师生同乐的愉悦。 学会《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能选择适合的节奏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 光盘、钢琴 教学程序 1、引导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与速度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三、歌曲表歌曲的情绪是:欢快速度是:中速是稍快 现 2、加入打击乐伴奏表现歌曲 四、尝试填师:我们能不能将刚才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里唱出来?这首歌分为领唱部分和齐唱部分,你们认为祝福语填写词 到哪一部分比较合适?(齐唱部分) 师:有几乐句?( 4 个乐句) 师:想一想你们选择几条祝福语填入?可以使用重复的手法。 以小组形式讨论,然后唱一唱 学生互评,看那一组唱得最好

教学程序 五、小结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师:这节课我们既聆听了歌曲《老师你好》,又学会了《老师最理解我》让我们在教师节来临时为我们尊敬的老师献上深深的祝福吧!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折纸船 课时数 3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数 1、能学会唱《折纸船》这首歌曲,并了解一些与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愿意与的小朋友建立深厚的友情。 2,能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母音 lu 的发声方法。 教 学 学会《折纸船》这首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重、难点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课件、钢琴 教学程序 一、组织上 课 1、找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二、创设情师:你们知道在那吗?能在地图上找到吗?(挂地境、引发兴图,教师引导) 趣 2、说 师:你了解吗?能不能介绍一下?(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的知识) 3、看 教师综合,简要地介绍有关的知识 (在我国的东南方有一座美丽的岛屿—岛,那里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一直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的小朋友也只能隔着海峡与祖国的小朋友们遥遥相望。你们现在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4、学生说一说对的祝福。 唱一唱 师:那我们就让风姐姐将我们的美好祝愿带给小朋友吧 1=C — D 2/4 1 3 5 6 5- 6 5 4 3 2 - 1 - 6 - 1 - 5 - 1 6 6 6 1 5 5 5 6 4 3 2 1 - 引导学生从内心的情感出发,将自己想象成风儿,把祝福吹到,进一步体验 \"U\" 的发声方法,有正确的歌唱姿势。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老师你好 课时数 4 第 2 课时 总课时数 1、能学会唱《折纸船》这首歌曲,并了解一些与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愿意与的小朋友建立深厚的友情。 2,能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母音 lu 的发声方法。 教 学 学会《折纸船》这首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光盘、钢琴 教学程序 1、聆听歌曲 教师边折纸船边唱歌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三、新歌学2、感受歌词 习 ( 1 )“拍电报” a) 师:我们还可以用电报的形式,将要说的话传送给他们。 X X X X │X X X │ X X X X │ X—││ 小小 手儿 巧 又 巧 手儿 巧又 巧 折个 船儿 摇 呀 摇 船儿摇呀 摇 教师把以上节奏给学生带读,把节奏把握好,并加入手上的动作 学生创编根据节奏编歌词 ( 2 )师生互相合作朗读歌词 (重点体会歌曲中的领唱与合唱) ( 3 )体验旋律 A 、 律动:教师唱歌曲,学生拿着小纸船律动

教学程序 四、小结 师 生 活 动 B、学唱: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根据听到的旋律学唱歌词 C、分组分句学唱: 教师把自学的分一分,然后练习 然后交换他们自学的结果,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 学生推荐一人领唱,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 加入表演 4、巩固歌曲,升华情感 边唱边把自己对小朋友的祝愿写在自己的小船上 每位同学都希望能用我们自己的小船接来的小朋友,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折纸船 课时数 4 第 3 课时 总课时数 1、听赏《小背篓》《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小螺号》三首声乐作品,其中包括音乐知识、人声的分类。 2、感受人声音色的特点,并能分辩出童声、男声、女声。 教 学 能感知童声、男声和女生三种人声音色的特点及表现力,并能分辨其音色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光盘、钢琴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一、组织上音乐礼仪光盘、钢琴 课 二、复习体会歌曲情感,并表演唱 《折纸船》 三、导入新我们经常通过看电影、电视、广播听到不同的声音与人唱歌、课 你们听到哪些。。。。。。 音乐知识: 1、人声的分类:人声一般可以分为童声、女声、男声三大类。 童声:少年儿童在变声期前的声音。 女声:是指成年女子的声音。 男声:是指成年男子的声音,男声一般比女声低一个八度。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折纸船 课时数 4 第 4 课时 总课时数 1、听赏《小背篓》《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小螺号》三首声乐作品,其中包括音乐知识、人声的分类。 2、感受人声音色的特点,并能分辩出童声、男声、女声。 教 学 能感知童声、男声和女生三种人声音色的特点及表现力,并能分辨其音色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光盘、钢琴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一 新课学欣赏 习 A、《小背篓》(女生独唱) 歌词理解:《小背篓》是一首反映“童年”和“母爱”的歌曲,创作于 20 世纪 90 年代。歌词现象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细致地描绘了土家山寨诗情画意的生活场景。“小背篓,圆溜溜,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一开始,委婉柔美的旋律就把我们带入了土家族人的生活当中,接下来的四句“头一回。。。。。。写得自然流畅,既平稳又活泼,细致地刻画了土家族人的生活情趣,两句“哟哟”类似土家山歌的哟喝声,“童年的岁月难忘妈妈的小背篓。。。。。。深情的赞颂了童年时妈妈给孩子的深切关爱,结束给人一种明朗清新,坦荡开阔的感觉。仿佛是妈妈的思念已经无法抑制,就像地下的泉水要喷涌而出,歌曲旋律甜美隽永,音域宽广,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优秀女声独唱歌曲。 B、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教学程序 二 小结上课完成情况。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创作于 20 世纪 50 年代处,作者吸取了内蒙民歌的音调素材进行创作,歌曲写得舒展悠扬,具有浓郁的草原风味,唱起这首歌,人们就像处身在辽阔的草原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胸中汩汩流出,对党和祖国的感激之意,溢于言表。1954年全国群众歌曲评比此曲获一等奖。 C、歌曲《小螺号》 (童声独唱) 作品体会理解: 《小螺号》是一首反映渔家儿童幸福生活的歌曲。曲调清新活泼,颇具儿童情趣,歌曲以儿童的口语,描述了海鸥、浪花、渔船、海滩、海水等与渔家生活相关的情景及欢快的情绪,表达了渔家儿童幸福美好的心情。 学生欣赏,然后说一说是什么声音演唱 随琴唱一唱《小螺号》歌曲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课时数 第 课时 总课时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 级 科 目 教 师

邳州市铁富镇连防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