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一语文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高一语文《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

林芝地区教研室 陈顺林

一、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记叙文)。

二、学生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语文基础较差,但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应注意难易适度。

三、设计理念

一要反复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让学生在读中学到语文基础知识、品味语言风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领会写作方法、受到人文精神熏染;二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四要学以致用,以阅读促写作,布置学生写篇作文。

四、教时安排

学生已预习,而且本文比较通俗易懂,安排两课时即可。(灵活将“教学流程”分为两课时)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在阅读中用心理解字词含义,细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积累语言,培养良好语感。

2、领会文章思想内容,体会平实而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的真情。 3、在赏析中领悟课文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

1

语言表达能力。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章平实、朴素的语言风格;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培养尊师重教的高尚感情;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对老师的要求或标准是怎样的。

六、教学重点

(一)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领悟字里行间充溢着的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二)鉴赏刻画人物的细节描写,如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掌握在描写人物个性特征时所运用的前后对比法和典型事例法。

七、教学难点

理解典型事例法为难点。 八、教具准备 硬件:多媒体设备。

软件:音频文件,PPT幻灯片若干张。 九、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引起兴趣 导语。

幻灯展示课题:“怀李叔同先生 作者:丰子恺”。教师读课题。

放映幻灯:屏幕中间为文字,右下角为丰子恺晚年戴眼镜、白发白髯儒雅文人像。指名学生读:“丰子恺(18-1975),浙江崇德人。作家、画家、翻译家„„”再放映三四幅丰子恺漫画,加深对作者的了解。

放映幻灯:屏幕中间为文字,右下角为弘一法师晚年微笑着的慈祥僧人像。指名学生读:“李叔同(1880-1942),名文涛,字叔同,法名演音,号弘一,人称弘一法师,祖籍平湖,生于天津„„”

再播放音频文件:李叔同作词的《送别歌》。学生边听悠扬婉转的歌曲,边欣赏屏幕上的歌词(诗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2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再展示李叔同的几幅精美书法作品。

(二)自主读文,感知课文

让学生以中等速度认真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得通畅,并请思考问题:根据李叔同先生的事迹可把课文大致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学生读毕,正音、释词。展示幻灯,指名学生读: 深涡(wo) 堕(duo)地 炽( chi)盛 翩( pian)翩 缀( zhui) 眉峰紧蹙(cu) 眼波斜睇(di) 窈窕(yao tiao) 侈( chi)

清癯(qu)(生字要求结合文中语境理解,不作过多释义) 粉墨登场: 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颠沛流离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提问:课文可分几个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三)合作研读,质疑问难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合作研读。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再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质疑问难;同时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

李叔同先生各个时候的外貌是怎样的?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哪些方面的个性特征?在作者心目中,先生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对老师有怎样的感情?文章语言有何特点?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思考的?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巡视,进行指导、点拨、启发、答疑。如学生提出共同性的重要问题,留待后面解决。

(四)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师生共同探讨,解决上一步合作研读中的疑难问题。学生汇报时,请学生少说“我认为如何如何”,而要多说“我们小组认为如何如何”,以使学生形成合作意识。

3

分析第1-4自然段。提问:你能找出文中的外貌描写语句吗?学生回答。师问:哪几个字能概括外貌特点和性格特点?生答。

提问:文中通过李先生上音乐课时的哪几件事来表现他的“温而厉”即“温和、严肃、认真”的性格?学生回答,教师扼要板书(板书设计附后)。

提问:你们对老师的要求或标准是怎样的?学生回答。

探讨第4-10自然段的内容和写法。提问:李叔同先生人生历程中有哪几种身份?作者对他的各种身份是怎样进行外貌描写的?作者用了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李先生的什么特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扼要板书(板书设计附后)。

提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解决吗?学生很可能普遍质疑:李叔同先生为什么要出家?这不是消极避世吗?让学生们充分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小结时指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李先生消极避世,这是他个人的独特人生之路和积极的人生追求,何况他出家后对佛学颇有贡献,而且仍是爱国者。教师可略讲丰子恺关于李叔同“人生三境界”的论述(先是衣食方面的物质生活,再是学术文艺方面的精神生活,最后是宗教方面的灵魂生活)。教育学生不要盲目效仿走特定时代的某个名人的道路,不要消极避世,要积极入世,刻苦学习,将来融入社会,创造辉煌灿烂的人生,为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提问:课文的结尾(第11、12自然段)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小结。

提问:作者在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李先生怎样的感情?李叔同先生的人格特征对你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

提问:本文语言有何特点?学生回答。 (五)课外拓展,走进生活

教师:让你来写一位老师或你熟悉的人,你会怎样写?想想他有哪些特点是你印象深刻的,值得你去写的,尝试回忆一下,和大家讨论讨论,把最能体现他的性格特征的事例说出来。(学生讨论)

教师指导:让学生学会思考在写人记事时如何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要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要求学生对身边人物和

4

事物作自主思考,写出各具特色的好文章来,不要以固定思维写得千篇一律。

布置作业:课外(或下一节语文课)写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题目自拟,800-1000字。

十、板书(课件)设计 课件见前。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音乐课堂 外貌描写 四个事例 温而厉(温和、严肃、认真)

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身份 外貌(前后对比) 典型事例 特征 翩翩公子 服饰 英俊 应征文 作爱国词 认真 留学生 剧照 便装照 艺术活动 认真 老师 布衣相 朴素美 讲究仪表 认真 道人 消瘦 精神好 断食 认真 和尚 清癯法师 问 寄 摇 认真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