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无损检测规章制度

无损检测规章制度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射线探伤人员岗位职责

1。应经专业培训并具有Ⅱ级(及以上)资格证方可进行探伤操作。实习人员需听从专业人员安排和指挥,不得单独操作。

2.每天上岗前应穿戴相关劳保用品;

3。每天工作前认真检查相关警示装置及探伤机是否正常,待确认无误时方可进行下步工作;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工作报领导处理;

4.认真核对委托单所列探伤焊缝号与实物是否对应无误,布片要准确、片号线清晰、片子固定牢固,布置好警示灯及其它辅助标示;在现场探伤时,注意撤离可能受影响的附近工作人员后,严格按照探伤工艺要求选择探伤机、透照方法、参数进行探伤,并对检测结果的正确性、真实性负责;

5。确认探伤机已关闭后(必要时可关闭探伤机电源),方可进入探伤现场。注意拍好片子的保管,切不可使其二次曝光;

6.探伤工作完成后,要清除焊缝附近的胶带、字号等物品、拆除电缆线(盘起)、探伤机直立(真空表在上方)归位;打扫工作区域;

7、认真填写“焊工考试射线检测报告”和记录,做好焊工考试无损检测结果评定.

8、及时将有关检测记录、报告和底片移交考务处以纳入焊工档案管理。

放射装置定期检查与维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

保证射线装置的完好及正常使用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线装置的定期检查与维护

三、内容

1、建立设备使用及维护台帐,做到帐物相符,按照要求使用和保养并定期检查,保证射线装备完好。

2、在每次放射工作前,检查各部接口、气压等是否正常。 3、放射工作完毕后,将放射装置摆放在干燥通风处。

4、搬动或挪动放射装置时应轻拿轻放,并做好装置的清洁工作。

5、放射装置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领导,及时安排维修或更新,严禁设备带病工作。

6、做好平时探伤设备的自检和送检工作,自检一般三个月一次,送专门检测机构检查每年一次。

7、积极配合市卫生监督部门对本公司所用射线装置的检查及监审。

X射线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一、目的

保证放射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放射工作场所及操作人员 三、内容

(一)X射线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1、X射线探伤工作人员应熟悉所从事的放射性工作的性质,工作前要拟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通风是否良好,个人防护用品是否齐备。

2、在进行难度较大的操作、新项目的操作或事故处理及检修时,事前要进行训练和预演,以提高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缩短操作时间。

3、每天开始放射操作前、放射操作完毕后,应对工作场地的密封性及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报告并进行整改。

4、工作前要检查好探伤房内人员、物料,必须保证人员全部离开、物料摆放整齐方可工作。 5、检查排风扇是否处在正常工作中。

6、离开探伤房必须关闭大门,检查红色指示灯是否显示,警戒区内人员是否离开。 7、开机后应注意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其他功能键是否选择正确.

8、接通设备电源后来开启高压射线前,检查大门行程开关是否工作,即重新开一次门,检查门打开后是否自动关闭设备总电源。

9、根据拍摄对象的透明厚度、焦距等合理选择参数。

10、安全装置一切正常,预热灯丝后,方能开始放射操作。工作时要连续作业,一次完成。但要保证作业、休息时间按1:1进行.

11、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不得违规操作.操作设备时应小心仔细。尤其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标.

12、现场探伤作业时,必须将探伤机固定。探伤工作结束后,必须立即关闭电源,并将射线机放回指定的工具箱内。

13、放射工作人员平时应接受事故处理的训练,应懂得处理意外事故的原则,并熟悉一般事故的处理方法,一旦发生事故能迅速及时处理。

14、工作完毕后,认真清理现场,检查各种电源及射线源是否关闭。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工作室并撤除警戒.

(二)设备的维修、维护

1、设备使用部门应对设备爱护使用,并进行日常维护。

2、操作人员应对设备每天检查清洁,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3、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

4、对射线装置的安全防护进行年度评估,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记录. (三)辐射安全防护

1、射线探伤操作人员上岗前需体检,并经相关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射线探伤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报警仪及其他劳动保护用品。

3、射线探伤操作人员作业前须划分控制区和监督区,并放置警示牌,必要时专人警戒。 4、曝光室应有联锁报警装置及工作信号指示。

5、对造成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误照时应立即送医疗机构检查治疗,并上报相关部门。

超声波探伤仪操作守则

1、操作人员须按《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人员资格鉴定与考核规则》进行考核并取得资格后方可操作,其它人员不得擅自开机。

2、开机前应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正常,检查电源是否符合要求。 3、接通电源充电,如表针指示在黑区,则表示电压过低,不能使用。应进行检查。

4、正确使用操作板面上的按钮,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 5、探伤环境应避开强磁场、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0℃-40℃范围,相对湿度〈80%。

6、精心操作,发现故障应查明原因或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7、严格按《设备管理制度》要求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做好操作记录。

RT暗室工作守则

1、暗室应不漏光,保持恒温、通风、干燥,器具摆设整齐清洁,室内红灯亮度应适中。

2、药液配方应按胶片说明书或工艺卡的规定,不得随意更改配方。 3、药液配制顺序:

显影液:显影剂、保护剂、促进剂、抑制剂。 定影液:定影剂、保护剂、酸性坚膜剂。 配制温度:50℃±2℃。 4、胶片冲洗过程:

(1)将感光胶片放入水槽中浸润1分钟;

(2)放入显影液中,一般5-8分钟,温度:20℃±2℃; (3)停影:1分钟; (4)定影:15分钟; (5)水洗:30分钟; (6)浸润:30秒;

(7)干燥:烘干温度:50℃,20分钟; (8)底片装入袋夹内。 5、注意事项:

(1)严格按顺序、时间、温度进行操作.

(2)冲洗过程应精心操作,不得划伤胶片或出现污物、手印等现象.

装片注意事项

1、先把切片台、切片刀用毛巾擦干净,把增感屏及暗袋摆放好;

2、在切时要小心,避免将底片刮伤; 3、避免指纹落在底片上;

4、装暗袋时不要过分用力,避免底片产生静电摩擦;

5、暗袋口必须封好,避免底片曝光。

显定影程序

底片显影时须不停地摇动,使其能充分显影,在摇动时要小心,避免刮伤底片。

显影:4—6分钟; 停影:1分钟; 定影:15分钟;

水洗:30分钟以上;

晾干时要用洗洁精漂过,避免产生水迹,使底片达到标准的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