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中华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分析: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能力目标
①结合中国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②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中国党的热爱之情。
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信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③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二、教材分析
第一目“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既是对上文的总结,也有开启下文之意。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奋斗的历程中。教材分别从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和建设时期两个阶段进行论述。通过这一目的学习,力求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精神既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既包括民族优良传统,又包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崇高精神,正是依靠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的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才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
大胜利。
第二目“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第二目主要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采取总——分的方式加以阐述。首先结合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和始终保持全体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的要求,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接着,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第三目“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立足于这个新的实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的时代课题。
教材围绕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的“两个务必”和带领处的同志来西柏坡考察学习两个镜头,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意在让学生感悟中国党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风貌。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①中国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2、难点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长征胜利77周年了,让我们再一次重温的《长征》, 感受一下光芒四射的长征精神。 (课件展示长征图片,播放歌曲《长征》) 师:是什么让这支一次次从近乎毁灭的打击中转危为安? 是什么照耀了两万五千里漫漫征途,将一段段千难万险的路途化为 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 教师归纳: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精神。民 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导入设计 族精神在当代中国还有哪些突出表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何意 义?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 推进新课 问题探究1 有人说:“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 统之中,因此,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你如何认识? 师: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党人的精神,就已 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 和先进性。谁能说说在这个时期中国党人在长期的斗争中 都形成了哪些精神? 生: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 柏坡精神等,这些中国党人的精神,是新民主主义时 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板书:新民主主义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那么,新中国成立后,特别在改革开 放新时期,我们的民族精神又得到了怎样的丰富和发展呢? 板书:社会主义和建设新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师: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 开放新时期,形成了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 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一: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广大科研工作者培育 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材料二:体现中国工人阶级风貌的大庆精神,就是为国争光、 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民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材料三:在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民族和人民展示了一种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材料四: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问题探究2 1.你认为上述这些精神具有哪些共同的内涵? 2. 你能否结合当时的背景,就其中一种精神说明它的时代意义? 师:各位同学回答得都很好。正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民族精神的伟大支撑,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那么,现在我们有没有必要继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问题探究3 围绕搞好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你赞成哪种观点呢?能否进一步阐述你的观点?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自学,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然后指定一名同学快速复述要点: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支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师:这位同学的概括能力和记忆力很好,下面我就以上要点再稍作分析。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极为重要的任务。 (过渡)师:中华民族在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同样,中华民族精神也随之不断发展、丰富。在新的世纪,我们要不断地发展、丰富中华民族精神,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板书:三、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问题探究4 有人说,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你认为这种观点有道理吗?能否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 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继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尤为重要。而如何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板书: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时代课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回顾过去,我们面临和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面对未来,任重而道远矣。如何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和丰富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样,继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责任。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呢? 板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怎么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有了“主心骨”才有了民族精神之魂,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5、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6、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以及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等问题。我们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