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美学》考试全真
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45题)
1.
【单选题】不论广义的美育, 还是狭义的美育, 都是通过()才能实现。
A.人生境界 B.实践 C.生存实践 D.审美活动
正确答案:D
2.
【单选题】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
A.多向度的人 B.单面人 C.双重性格的人 D.多重性格的人
正确答案:B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
【单选题】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
A.低级的感性认识 B.人的意志 C.理性 D.意念
正确答案:A
4.
【单选题】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 “令人的性质 ”的是()。 A.柏拉图 B.黑格尔 C.康德 D.席勒
正确答案:B
5.
【单选题】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 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决定的。
A.主体的个体特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后天的社会因素 C.审美对象的客观特征 D.人的生理素质
正确答案:B
6.
【单选题】趣味无可争辩 ”观点的错误在于把()。
A.审美趣味相对化 B.审美趣味绝对化 C.审美趣味个性化 D.审 美趣味主观化
正确答案:A
7.
【单选题】马克思说过: “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 ”,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的特性。 A.自律性 B.超越性 C.自我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8.
【单选题】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 ()。 A.同时的 B.在后的 C.在前的 D.无所谓先后
正确答案:C
9.
【单选题】美学应当划归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人文学科 D.实证科学
正确答案:C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0.
【单选题】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
A.人的精神追求 B.人的道德观念 C.人的生物学本能 D.人的社会意识
正确答案:C
11.
【单选题】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主的是() A.歌德 B.席勒 C.康德 D.黑格尔
正确答案:D
12.
【问答题】 商隐《无题》诗云: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请以此诗为例,说明审美理解的多义性特点。
正确答案:
(1)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从而使审美对象的含义显得丰富多彩和不可穷尽。由于审美对象中所包含的理性因素并不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感性形象暗示出来的,因而对其的理解也不可能以抽象思维的方式来进行,而必须通过渗透着理性因素的直观活动来进行。与抽象的逻辑推理相比较,这种直观活动看似更加具体,实际上却更加模糊和含蓄,所把握到的意义也显得不够确定,却意蕴丰富,回味悠长。这种现象在艺术欣赏中经常出现,以致引起人们的许多争议。
(2)商隐无题诗的艺术魅力是毋庸置疑的,读来也显得意味深长。但它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对此人们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两情相悦、至死不渝的爱情?还是聚少离多、变幻莫测的人生况味?似乎都有其根据,但又都缺乏明确的证据。
13.
【单选题】金圣叹提出“见文观心”这一主的批评类型是()
A.诗歌批评 B.散文批评 C.小说批评 D.戏曲批评
正确答案:C
1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单选题】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位置的是()。
A.审美需要 B.审美经验 C.审美趣味 D.审美理想
正确答案:D
15.
【单选题】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
A.毫无瓜葛
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C.同一个概念 D.包含 关系
正确答案:B
16.
【单选题】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过的概念是 ()。
A.自由创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交感巫术 C.自由游戏 D.劳动先于艺术
正确答案:C
17.
【单选题】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 ()。
A.加达默尔 B.弗洛伊德 C.柏格森 D.贝尔
正确答案:B
18.
【单选题】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美育”一词最早出现于()
A.庄周《庄子》 B.孔子《论语》 C.勰《文心雕龙》 D.徐幹《中论·艺纪》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正确答案:D
19.
【单选题】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范畴的观点()。
A.是美的范畴说 B.是审美范畴说 C.很全面
D.犯了主客二分和 现成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D
20.
【单选题】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
A.艺术创造 B.艺术作品 C.艺术接受 D.艺术欣赏
正确答案:D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1.
【问答题】名词解释:审美趣味
正确答案:
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22.
【单选题】被马克思称为 “自由人的联合体 ”的是()。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
正确答案:C
23.
【单选题】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A.理念论 B.先验主体论 C.绝对精神论
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正确答案:D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4.
【单选题】意象”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这种说法()。
A.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态毫无关系 B.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 普适性或广泛性 C.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 D.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
正确答案:B
25.
【单选题】对审美体验的理性反思和逻辑总结构成()。
A.审美形态 B.审美范畴 C.审美活动 D.审美经验
正确答案:A
26.
【单选题】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风格的观点, 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A.完全正确的
B.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最主要的特征
C.抓住了审美 形态的某些重要特征,但不全面 D.完全错误的
正确答案:C
27.
【单选题】将艺术品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和客体层这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 A.英伽登 B.盖格尔 C.汉斯立克 D.克罗齐
正确答案:A
28.
【问答题】名词解释:仿象
正确答案:
仿象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幽的意象,它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这里,“主体”有意退居幕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在意象的仿真性上。
29.
【单选题】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A.审美活动 B.审美理想 C.审美意象 D.审美心理
正确答案:A
30.
【单选题】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祀的崇 拜
正确答案:C
31.
【单选题】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人类社会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正确答案:A
32.
【单选题】将审美形态与人生境界等同的观点()。
A.是正确的
B.随着对人生境界研究的重视而出现 C.人生境界具 有审美形态的表形特征 D.在古希腊时就如此
正确答案:B
33.
【单选题】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绘画, 多以早期人类的()为主题。
A.婚姻恋爱 B.狩猎生活 C.巫术仪式 D.耕种
正确答案:B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4.
【单选题】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
A.审美理想 B.审美想象 C.审美判断 D.审美意向
正确答案:D
35.
【单选题】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 A.自发性 B.内在性
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D.动态性
正确答案:C
36.
【问答题】简述感性形象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美育是主体通过不断的审美体验,水滴石穿般地浸润了人的心,慢慢地塑造着人的个性,仿佛如清风拂过人的心田。美育是以感性的方式,来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
(2)感性形态的审美价值所给人的感官享受中,包含着与人的生理同构的节奏和韵律。
(3)在艺术作品中,感性形象正是情感的载体。艺术家们产生强烈的喜、怒、哀、乐情感时,常宣之于咏歌等艺术形式。
(4)美育以形象为基础,是审美对象在形式上与情感相契合,在本质上是情感的体验,是最终实现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的协调活动。
(5)美育的过程是使人的感情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而艺术作品正是通过感性意象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6)感性形态乃是艺术家与欣赏者沟通的中介。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则通过感性意象与作者产生了
情感上的共鸣欣赏者所受到的感化,正是在这共鸣中产生的。
37.
【单选题】根据现代美学的观点,艺术在逻辑上首先存在于()
A.物质形态中 B.形式概念中 C.行为个体中 D.意象世界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正确答案:D
38.
【单选题】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
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 B.顾及到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 C.是美的类型说 D.是审美类型说
正确答案:A
39.
【单选题】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 A.知识 B.体验 C.美 D.存在
正确答案:B
4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单选题】美感产生于()。
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 程 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 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
正确答案:A
41.
【单选题】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声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 A.形式说 B.表现说 C.娱乐说 D.符号说
正确答案:B
42.
【单选题】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理论是()。
A.有意味的形式 B.劳动先于艺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自由游戏 D.巫术礼仪活动
正确答案:B
43.
【单选题】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 A.格拉底 B.毕达哥拉斯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正确答案:C
44.
【单选题】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这是()。
A.广义的美育 B.狭义的美育 C.美育 D.以上都不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正确答案:B
45.
【问答题】简述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作为精神存在的特征。
正确答案:
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
(1)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
(2)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
(3)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