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将一张报纸的一半压在厚玻璃板底下,一半露在外面。压在玻璃板下的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升高了,下列能反映这个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2020年6月21日下午,苍穹上演了天文奇观——日食!这次日食被称为2020年最重要的天象奇观,日食现象的成因是( )
A.太阳光从侧面照到月球上
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 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 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挡住
3.如图所示,将激光笔沿入射点旋转一定角度可以照射到墙壁上的A点,关于这个现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光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角减小 B.入射光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角增大 C.光被墙壁反射均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 D.入射光应该顺时针旋转才能照到A点
4.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站立在水平地面,其前方竖直放置着一平面镜,同学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m。则( )
A.将平面镜向上移动,该同学的像向上移动 B.该同学远离平面镜时,镜中的像变小
C.平面镜绕底部逆时针转至虚线位置的过程中,像远离自己 D.同学水平右行20cm,同时平面镜水平右移10cm,像的位置不变
5.如下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纸板、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纸板宜选用白色且表面粗糙的纸板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0° 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7.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玻璃水槽内滴几滴牛奶,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下列关于实验的讨论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使用的激光笔属于光源
B.我们能看到光在水中的径迹,这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C.我们看到光在水中的径迹是直线,说明这束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从该实验还可以看出,光在玻璃中也可以传播
8.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滑路面,但刚下过雨路面潮湿时,司机却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可是当对面的车辆靠近时,却发现路面被照亮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路面潮湿,将光线全部吸收了 B.路面被照亮后成为了光源
C.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 D.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 9.某同学通过一块平面镜观察到身后的某车牌为 ( ) A.F62065
B.F65092
C.F92092
D.F92065
10.在物理实验中,往往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下列四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的是( ) A.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对应的折射角 B.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对应的反射角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多次改变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测量对应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D.测量物体在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多次测量同--物体通过该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11.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 C.“人面桃化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光映红了人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12.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则该车牌号码为
A.将平面镜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纸板EN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 B.一束光贴纸板沿EO入射,用刻度尺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 C.多次改变入射角观察反射角,确定“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 D.把纸板NOF前后折转,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二、填空题
13.小海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这属于光的 ______ (选填“反射”、
“折射”或“色散”)现象;此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______ 。
14.如图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反射和折射的部分光路图(反射光线没有画出),从图中可以看出,玻璃在界面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如果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º,则入射角的大小是______,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
15.洛塘河水面平静,某处两岸河堤高出水面1m,河堤上一棵树高4m,这棵树在河水中的像高______m。1.5米高的小明站在树边的河堤上,他的头顶与他在水中像的头顶相距______m。小明沿某段笔直的河堤以1m/s的速度往前走,此时他相对于他在水中的像的速度为______m/s。
16.在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
(1)若视力表全长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m; (2)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m;
(3)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__(上方/下方/左方/右方)指才正确;这时被测者对面的医生看过来,被测者手指方向和视力表E开口方向__(选填“相同”或“相反”)。
(4)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做的好处是__。
17.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镜中的像到小丽的距离是______m,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8.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书本的原因是由于光射到书本上发生了______反射,而坐在教室边上的同学由于黑板“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黑板发生了______反射的缘故(均选填“漫”或“镜面”)前一种反射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9.如图所示,光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时发生折射的现象。若以AB为界面,则______为入射角,______为折射角;若以CD为界面,则______为入射角,______为折射角,CD的______(选填“上面”或“下面”)是空气。
20.如图所示,M为平面镜,F为可绕ON转动的屏,入射光线AO在屏E上,当屏F和屏E在______时,才能在屏F上看到反射光线,这一现象表明______。
三、解答题
21.2020年7月11日,相江欢乐城一期全面开园。其中的欢乐雪域常年保零下5℃气温,分娱雪区、滑雪区和休闲区,可同时满足冰雪运动,休闲娱乐及观光度假的全客群需求。欢乐雪域拥有华中地区唯一一条建于室内的雪国缆车,全长180米,乘坐雪国缆车可以俯瞰整个雪域乐园。滑雪区设有长130米,宽60米、平均坡度13度、总面积为5672平方米,造雪面积为8000平万米的专业初、中级滑雪道,可同时满足200人滑雪的使用需求。长橇道滑道可以乘坐冰橇从雪山顶上滑下,一个冰橇同时最多乘坐两个人。冰上活动区有一片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冰湖,溜冰爱好者可在此娱乐、学习和拍照。娱雪区设有13条娱雪滑道,是中国国内娱雪滑道最多、滑雪体验最丰富、最多样的室内冰雪世界,游客可通过乘坐雪圈、雪车等嬉雪设备体验不同滑道带来的玩雪新体验;娱雪区还有环形滑道、高山步行道、雪人区,爱斯基摩冰屋、冰雪淘气堡、冰雪欢乐广场、移动毯短撬道、曲线雪橇滑道。
(1)常年保持-5℃的气温,是因为该温度低于雪的______(填“熔点”或“凝固点”); (2)滑雪者在冰湖上感觉地面刺眼,是因为灯光在冰湖上发生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
(3)游客在曲线雪橇滑道上以大小不变的速度滑行,他做的______(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2.现在,一些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外墙既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从外面看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在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______反射,物体经玻璃幕墙反射后所成的像是_____(填实或虚)像.
(2)如下所示三幅图中,图____能真实反映太阳光线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的传播途径.
23.有一块上下两面MN与EF相平行的均匀玻璃砖,现有入射光线AB斜射到玻璃砖上,经玻璃砖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为CD,且AB、CD与玻璃砖的夹角均为α,如图所示.
(1)画出光线在玻璃砖内的传播路径; (_______)
(2)证明:出射光线CD与入射光线AB相平行.____
24.阳光灿烂的周末,小雨外出游玩,一路上看到很多现象:①湖面波光粼粼,很耀眼;②划船时衣服被湖水打湿,风一吹感到很冷;③农民伯伯将刚打下的粮食在阳光下摊开晒。你在答题卡上将你所选的内容序号填写出来,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场景:______; 解释:______。
25.请阅读《走马灯》回答问题。 走马灯
《燕京岁时记·走马灯》中记载:“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走马灯(如图所示)古称蟠螭(pán chī)灯(秦汉)、转鹭灯(唐)、马骑灯(宋),中国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
走马灯的构造是在一根立轴上部装有叶轮,其轴装两根交叉细铁丝,在铁丝每一端粘上人、马之类的剪纸。立轴下端附近装一支蜡烛,蜡烛点燃后,热气上升,形成气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于是剪纸随轮轴转动。从外面看,在灯笼纸罩上,剪纸的影子就活动起来了。
根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立轴下端的蜡烛点燃后,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_______,随即上升,冷空气由下方进入补充,产生空气对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
(2)立轴下端的蜡烛作用之一是提供热源,使空气产生对流;作用之二是提供光源,利用光的__________现象,在灯笼纸罩上形成剪纸的影子;
(3)走马灯利用了气体驱动的原理,如图所示的机器中,工作原理与其相同的是____________。
26.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题。
盲区
我们把视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叫做盲区。当然,根据光路可逆原理,我们很容易理解盲区内的“物体”此时也看不见我们的道理。如图甲,小轿车司机由于视线被遮挡,无法判断大客车与路灯立柱之间有什么物体。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高“小心盲区中突然冲出车辆”的警惕性。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即便信号灯泡允许行人通行,行人安全仍然可能受到转弯车辆的威胁。大型车辆转弯时,前、后车轮的运动轨迹不同,这就是所谓“内轮差”(如图乙所示).行人、电动自行车司机不大注意大型车辆转弯时的内轮差,大型车辆的驾驶员看反光镜时同样存在视线盲区,所以挨着大型车辆侧面行动的人,车很容易被剐蹭。
交警提醒,如果在路口遇到大货车,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信号灯是绿灯时,不要抢超正在转弯的大货车,更不要在红灯时超越斑马线。提前预见可能发生的后果,才是合格的交通参与者。
请根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反光镜”就是我们说的后视镜,司机可用它观察一定范围内的物体,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2)请你从光学角度分析一下图丙中小轿车司机盲区产生的原因_____。
(3)如何避免盲区造成交通事故?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给出一条建议_____。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压在厚玻璃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反射的光,通过玻璃进入人眼,发生折射,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报纸上的文字比实际位置高。 AB.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应该大于入射角,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解析:C
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地球和月球在同一直线上,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发出的光线被月球遮挡,地球上的人在某个区域看到日环食,在某个区域看到日偏食,所以日食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解析:D
ABD.要使反射光线照射到A点,则反射光线要向上移动,那么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变小,则入射角应变小,所以入射光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若入射光线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反射角应增大,故AB错误,D正确; C.光被墙壁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 故选D。
4.D
解析:D
A.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像与物体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的,故像不动,故A
错误;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可知,该同学远离平面镜时,镜中的像不变,故B错误;
C.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平面镜绕底部逆时针转至虚线位置的过程中,像的距离不变,故C错误;
D.已知同学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m,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同学的像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也为1.5m,当该同学水平右行20cm,即该同学距离平面镜为
1.5m-0.2m=1.3m
像也向右移动20cm,则同学的像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也变为1.3m,若同时平面镜水平右移10cm,则此时该同学距离平面镜为
1.3m+0.1m=1.4m
此时该同学的像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也还是1.4m,故像的位置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5.D
解析:D
A.纸板宜选用白色且表面粗糙的纸板,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0°,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多次实验,得出普遍性规律,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解析:B
A.“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的意思,所以是指响度,故A错误;
B.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所以才会“真金不怕火炼”,故B正确; C.桃花红的原因是反射了红光,它本身并不发光,故C错误; 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液化,故D错误。 故选B。
7.B
解析:B
A.激光笔正在发光,是光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我们能看到光在水中的径迹,光照在牛奶颗粒上发生了漫反射,我们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光先进入玻璃,再进入水中,可在玻璃中传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解析:D
ACD.由于下雨,水面比较光滑,光在有水的路面上照射时,光线会发生镜面反射,将大部分的光平行射出,所以这时司机迎着对面车辆的灯向前方有水的路面望去,会感觉地面上明亮刺眼;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没有水的路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发生漫反射,很少有光线进入眼睛所以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故AC错误,D正确; B.路面被照亮后反射的是灯光,本身不发光,不属于光源,故B错误。 故选D。
9.D
解析:D
平面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由题中图可知,该车牌号码为F92065,故选D。
10.D
解析:D
A.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对应的折射角,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故A选项错误;
B.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对应的反射角,为了验证两角相等,故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故B选项错误;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多次改变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测量对应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了验证像距等于物距,故C选项错误;
D.测量物体在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多次测量同--物体通过该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则D选项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ABD
A.“潭清疑水浅”中的“疑水浅”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故A正确;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 C.“人面桃化相映红”中桃花不是光源,它是反射光源发出的光,故C错误; D.“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孤帆”相对于江岸的位置改变了,以江岸为参照物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ABD。
12.A
解析:ACD
A.将平面镜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纸板EN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这样可以保证两条光线呈现在纸板上,故A正确;
B.一束光贴纸板沿EO入射,用刻度尺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应该是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故B错误;
C.多次改变入射角观察反射角,确定“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多次测量能总结出
普遍规律,故C正确;
D.把纸板NOF前后折转,反射光线不能呈现,则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故D正确。 故选ACD。
二、填空题
13.折射变大同种均匀介质
解析:折射 变大 同种均匀介质
[1]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因为浓糖水的加入,使液体浓度发生改变,当激光从侧壁照射后,光在不同浓度液体中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缸内光的路线。 [2]加入浓糖水后,浓糖水密度大向下运动,液体中下方浓度大,上方浓度小,光从侧壁下方射入后,由浓度大的区域到浓度小的区域,因此光的传播速度将逐渐变大。
[3]当搅拌缸中的水后,液体的浓度相同,属于同种均匀介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因此现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同种均匀介质。
14.右60º40º
解析:右 60º 40º
[1][2]光线从左侧射向右侧,所以左侧光线是入射光线,右侧光线是折射光线;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
90−30=60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反射角也是60;过入射点做法线(如下图),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这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过程,即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
[3]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º,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
9060=30
则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
8030=50
即折射角为
9050=40
15.50
解析:5 0
[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因为树高4m,所以树的像的高度也是4m。 [2]这个同学头顶到水面的距离为
L11.5m1m2.5m
平面镜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头顶与他在水中像的头顶
间的距离为
L2L122.5m5m
[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当小明沿某段笔直的河堤以1m/s的速度往前走时,小明相对于他的像的位置不会改变,故小明相对于他的像速度为0m/s。
16.846左方相同可以节省空间【分析】
解析:8 4.6 左方 相同 可以节省空间 【分析】
(1)[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也为0.8m。 (2)[2]如图所示:
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5m,所以人到视力表像的距离为
2.5m+2.5m-0.4m=4.6m
(3)[3][4]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相当于平面镜对称。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视力表像的“E”开口也向外,所以被测者应向她的左方指才正确,因为物像关于镜面对称,所以被测者手指方向和视力表E开口方向相同。
(4)[5]因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像,那被测者可以看镜中视力表的像来测视力,这样大大节省了空间。
17.不变
解析:不变
[1]由题意可知,小丽与平面镜的距离是1.5m,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是1.5m,那么镜中的像到小丽的距离是3m。
[2]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她本身的大小不变,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像与她的大小相同,那么像的大小是不变的。
18.漫镜面遵循
解析:漫 镜面 遵循
[1][2]漫反射是把平行光向各个方向反射,镜面反射是把平行光向某一方向平行反射;故能从各个方向看见书本的原因是由于光射到书本上发生了漫反射,坐在教室边上的同学由于黑板“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9.231下面
解析:2 3 1 下面
[1][2]若以AB为界面,则CD为法线,根据光线的方向可知4为入射角,2为折射角。
[3][4][5]若以CD为界面,则AB为法线,根据光线的方向可知3为入射角,1为折射角,由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CD的下面是空气。
20.同一平面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同一平面 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2]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当屏F和屏E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时,才能在屏上看到反射光线。
三、解答题
21.熔点 镜面 不是 【分析】
(1)根据晶体的熔化条件分析作答;
(2)平行光照到表面光滑的物体上反射光线也相互平行,这是镜面反射; (3)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速度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
(1)[1]常年保持-5℃的气温,是因为该温度低于雪的熔点,即雪在此温度下保持固体状态。 (2)[2]滑雪者在冰湖上感觉地面刺眼,是因为灯光在冰湖上发生镜面反射。
(3)[3]游客在曲线雪橇滑道上以大小不变的速度滑行,不是沿直线运动,故他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2.镜面 虚 C
玻璃幕墙镜面光滑,所以会发生镜面反射;物体经玻璃幕墙反射后成像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光经过玻璃幕墙会发生折射,光由空气射入玻璃,应该是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玻璃射入空气,应该是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
23. 证明过程见解析
【分析】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过入射点B垂直玻璃砖上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砖内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并且最后的折射光线CD与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光线AB平行,如图所示:
(2)如下图,延长AB,反向延长CD,
因为∠1=∠α,∠2=∠α, 所以∠1=∠2, 因为MN∥EF, 所以∠NBC=∠ECB, 即∠1+∠3=∠2+∠4, 所以∠3=∠4, 所以AB∥CD.
24.湖面波光粼粼,很耀眼 太阳光在湖面发生镜面反射
[1][2]湖面波光粼粼,很耀眼,是因为太阳光在湖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出来的光线平行照射,所以很耀眼。或者:衣服被湖水打湿,风一吹感到很冷,是因为风吹来加快衣服上水蒸发,而蒸发有致冷作用,所以感到冷。或者:粮食放在阳光下摊开晒,是因为放在阳光下可以让粮食的温度升高,摊开可以增大粮食的表面积,这两种作法都可以加速粮食水分的蒸发。
25.小 直线传播 AD 【解析】 【分析】 (1)根据m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即体积变大后,密度变小; V(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走马灯利用了气体驱动的原理,分析选项中分别用了哪种驱动方式。 (1)火焰上方空气加热后体积膨胀,根据m,可知空气密度变小,会向上运动; V(2)立轴下端的蜡烛作用之一是提供热源,使空气产生对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作用之二是提供光源,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在灯笼纸罩上形成剪纸的影子; (3)走马灯利用了气体驱动的原理,蒸汽机是利用气体驱动,水轮机是利用水的动能,电
风扇是利用电能驱动,燃气轮机是利用燃气驱动,故AD符合题意。
26. 反射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司机无法观察到遮挡物后面的情况,所以产生盲区; 在路口遇到大货车,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
【解析】后视镜为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扩大视野,司机可用它观察一定范围内的物体,利用了光的反射;(2)所谓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简言之,司机盲区产生的原因: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司机无法观察到遮挡物后面的情况,所以产生盲区;(3)为了避免盲区造成交通事故我们在路口遇到大货车,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