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故事
孩子眼中的数学生命
每个学生都是带着一脸生动、一脸好奇、一脸灿烂,走进我们的课堂,但愿当他们走出课堂时脸上多了幸福,多了满足,多了探究,那该是我们所追求的。以往我们当教师的在习惯的轨道上奔跑惯了,心中最关注的是学生能做多少道题目,有怎样的难度,怎样的速度,满眼是分数,满脑是知识、技能,而恰恰忽略了人的本身。今天。我们关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精心守护孩子们,让每个孩子找到幸福感。给知识注入生命,把教学还原成为儿童的生命活动,在有限的课堂上,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种美妙的精神漫游,一段快乐的智性时光。为孩子创造足够的舒展生命的空间,从而使孩子们心中的梦想更清晰,更美妙,更奇特,更宏大。
是呀,在孩子眼里,每个数字,每个符号,每种运算都是有生命的。当学生学了两步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时,可有学生是这样理解的,乘、除的家住在底楼,而加、减的家住在二楼,老师来家访时,就先到底楼乘、除的家,再到两楼加、减的家。同学们一下子觉得数学原来也是很亲切的。
在学习“0乘任何数都等于0”时,有个同学提出:0像炸药似的,按那儿那儿就完了,没有了就是0。下面同学一个劲地点头。学生更能接受同学的思维。
在学习了面积单位时,学生又会把平方米称作大哥,平方分米叫二弟,平方厘米叫三弟。或许这类的比喻不是很恰当,也不够科学,但学生的眼里数学是有生命的,正因为数学有了生命才有趣,才有学习的愿望。高级单位、低级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等等一系列的生硬的名称对他们来说,很是陌生而没有吸引力,更谈不上学习的热情。
(张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