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银行理财乱战

银行理财乱战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银行理财乱战:表外资产扩大信贷银行理财乱战:增难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大幅增长,在丰富社会投资品种、拓宽企业和居民投资渠道的同时,也对货币传导和实施、货币工具作用效果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连X认为,商业银行竞相抬高理财产品收益,会造成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存款在银行间盲目流动,导致资金市场价格信号失真,这对下一步最终实现货币目标会带来阻碍。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理财产品大量出现,绕过了央行的监管,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市场缺少资金,理财产品提供资金供给,一定意义上是资金供求双方均衡的结果。推荐阅读

银行周刊:理财产品异化成揽存工具银监会出手规范多地首套房贷遭被加价

银行停收费项目换了马甲又出笼公务员开“POS银行”套现6千万取钱忘拿银行卡陌生人取走1.5万银行理财产品热卖背后的冷思考谨防理财产品“馅饼”变“画饼”分析机构动向捕捉黑马暴涨玄机“抢钱战”暂难消停抢钱战”

证券报:最近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火爆,收益率也是水涨船高,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连平: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当前存款利率较低,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规模增长缓慢,而企业的贷款融资需求非常旺盛,再加上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按照“时贷实付”的原则,银行通过贷款来派生存款的难度正在加大。基于提高存款的考虑,一部分流动性偏紧的商业银行发售高收益理财产品,会导致资金从流动性尚可的银行中流出。为了争夺社会资金,一些银行挑起了争夺存款的“攻坚战”,另外一些银行则打起了存款“保卫战”。

另一方面,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导致企业融资环境偏紧,不少企业获得银行信贷不易,而信托等其他融资渠道表现非常活跃,导致存款溜出银行体系,也加重了银行吸收资金的迫切性。为了使存贷比达标,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发售理财产品的方式将社会资金集中到银行体系。商业银行一般会选择将理财产品的到期日设置到6月的最后一到两日,由于到账资金不能及时划转,这样理财产品到期后资金将会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冻结在银行体系。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一般性存款,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存贷比。曾刚: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上涨5.5%,未来一段时间的通胀预期非常强烈,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投资者投资渠道狭窄,对冲通胀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有限,一些银行推出的阶段性高收益理财产品是一种不错的投资选择,导致理财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偏紧的货币环境也为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提供了合适的土壤。目前货币市场流动性很紧,近期银行间7天拆借利率上攀到9%,抬升了一些挂钩shibor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空间。面对颇为诱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投资者自然愿意提供资金供给。其实,理财产品仅仅是一个反映资金市场供求状况的中介产品。证券报:有一种观点认为,“存款理财化”将成为长期趋势,如何看待这种说法连平:我并不认同“存款理财化”将成为一种趋势或潮流。不可否认,现在不仅居民“储蓄搬家”购买理财产品,很多现金流充足的上市公司、非上市企业也将存款投资于理财产品。但是,判断“存款理财化”趋势为时尚早。现在宏观对银根的收紧,以及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存贷比的要求趋严,有可能会延长存款理财化的趋势,但如果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十二五”期间有明显推动,存款利率可以浮动,那么就没有必要搞理财产品,到时候将是存款大战,而不是理财产品大战。曾刚:市场对理财产品有较强的需求,这是一种变相的利率市场化创新。其结果是商业银行竞争资金来源,当一家商业银行推出高收益产品后,其他银行为了留住客户只能选择跟进,这样市场中理财产品的供给会不断增加,那么存款搬家的趋势会更明显。货币受干扰证券报:央行的货币往往把信贷投放作为中间变量,而今年信贷目标大约7万亿左右,这和今年上半年以来的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基本相当,理财产品热潮是否将对货币执行效果产生影响连平:不管央行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基准利率,货币都是在进行总量,就会造成不同银行苦乐不均,尤其是中小银行流动性紧张会变得非常

突出。而理财产品的出现,可以吸引大量社会资金进入银行体系,减轻了小银行流动性紧张的压力,对减轻货币的负面影响有一定帮助。但是,商业银行竞相抬高理财产品收益,会造成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存款在银行间盲目流动,导致资金市场价格信号失真,这对下一步最终实现货币目标会带来阻碍。央行通过货币工具可以抑制住信贷投放,但是信贷压下去了,而理财产品等银行表外资产会弥补信贷减少,这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监管当局未来需要加强货币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来解决。曾刚:信贷规模是货币的主要方面,一些信贷类理财产品起到的是类贷款作用,这样将导致央行信贷增量这一目标打折扣。不过,市场中对货币的力度是有质疑的,目前市场资金面非常紧,央行的货币是否存在超调理财产品的大量出现,确实绕过了央行监管,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这无疑对以信贷规模为首的货币会有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有积极一面。市场缺少资金,理财产品提供资金供给,一定意义上是资金供求双方均衡的结果。证券报:理财产品的迅速膨胀和收益率的走高是否会对央行利率产生影响连平:理财产品具有较大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收益。为吸引资金,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通常高于同期限存款利率,并且收益率水平同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密切相关。在当前的货币背景下,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不断攀升,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同步上扬。曾刚:由于目前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没有上限,很多贷款利率已经远远超过理财产品的利率,一些民间的贷款利率已达100%,所以,一定程度上理财产品对央行的贷款利率没有影响。但是对于存款利率来说,商业银行发售理财产品会导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远远高于同期限的存款利率,这等同于绕过了央行对商业银行存款上限管理的。商业银行表外资产的不断扩大和资金成本的不断提高,应该是倒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证券报:银行理财产品对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工具是否产生干扰曾刚:央行可以从窗口指导下的信贷规模管理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两个方面来信贷投放。虽然今年以来央行六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往往通过资产结构的变化来对冲这种提高,但央行的贷款额度管理对银行信贷控制更为直接,而信贷类理财产品不在贷款额度范围之内,实际上等同于突破额度,并不用上缴存款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信贷额度管理的对象都是压缩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而理财产品实质上突破了贷款额度的管制,将对贷款管控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证券报:央行提出的社会融资总量能否解决货币有效性的问题连平:目前来看,社会融资总量明确了社会融资结构的组成,更重要的是,可以直观地发现全社会融资结构发生的变化。但是,社会融资总量并不能很好解决货币有效性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现在整个融资并不可控,部门之间是分割的,没有形成整体和合力。总的来说,融资结构中个别项目之间是分割的。曾刚:央行仍将贷款作为货币中间变量。社会融资总量只能成为一个观测目标,很难取代信贷成为央行的目标之一。主要是由于社会融资总量统计的滞后性,一般会滞后两三个月,这对于货币调整的意义不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