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教学目标  

  一、感受云南歌会的特色。

  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从三个不同场合展现云南歌会特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云南是个迷人的地方,这里有美丽醉人的香格里拉,如梦如幻的纳西风光,风景如画的翠绿石林,也有蓝蓝的天,清清的水,还有可爱的姑娘,在这儿,更有优美动人的歌。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更多的云南风情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沈从文先生走进云南,走进《云南的歌会》。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默看全文,感知课文大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个场合的歌会?

  明确:1、山野……(2——3)2、山路……“赶马女孩的歌唱”(4)3、山寨……“金满斗会”.

  三、评价与赏析

  (一)1、我们来看第一个场合的歌会:地点是“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山野),一方唱了另一方又唱——“对歌”。

  特点:唱情歌酬和         内容丰富

  也唱其它故事 

  或见景抒情,即物起兴

  或提问题等待对方答解      方式多样

  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      机智才能的比拼

  内行,开口见高低,含糊不得

  不是高手,不敢轻易答腔       对抗激烈

  一个年轻妇女一连……逼

  2、问: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唱歌人的?

  动作:打打  理理  拍拍  笑笑

  神态:轻松快乐

  (指导朗读)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才能读出这种感觉?

  外貌    性情活泼开朗,劳动手脚勤快    唱起歌来卖力,起劲

  3、侧重点:唱歌人

  4、欣赏《刘三姐》

  (二)、同学们还想继续欣赏云南的歌会吗?我们来看第二个场合——“赶马女孩的歌唱”。

  1、同学们找出写赶马女孩唱歌的句子。

  2、特点:出口自然,淳朴本色,出自性情(想到什么就唱什么)    可以概括为“山路漫歌”。

  3、直接写人唱歌的只有几句,作者其余花大量笔墨写的是什么呢?

  明确:环境      侧重点:唱歌环境

  (1)花:颜色(粉蓝色);  “点头”:拟人,生动活泼

  (2)鸟:戴胜鸟    云雀(动作)

  问:作者用如此多的笔墨描写环境,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鸟的歌和人的歌互相应和,融为一体,交织成一首动人的山野交响乐。优美的环境衬托了优美的人,更衬托了优美的歌,形成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第三个场面是“金满斗会”,作用是:老一代把歌传给下一辈,我们可以概括为“山寨传歌”。

  1、欣赏〈〈三月街〉〉

  2、讨论完成表格的内容

  特点:(1)场面盛况空前  (2)传承民族文化

  侧重点:唱歌的场面

  3、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者对云南歌会的描绘,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

  明确:1、对民间民俗文化的赞美。

  2、呼吁大家热爱、珍惜、保护、宣扬民俗文化。

  令人高兴的是,咱们中国已经意识到了保护宣扬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三台现在每晚正在热播的青年歌手大赛,从上一届开始(十二届),就增加了原生态唱法,从没见过的乐器,最原始,最自然的唱法都搬上了大屏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我们也深深感叹:原来我们中华民族还有如此璀璨的民族文化。

  (五)下面,我们就“走进民俗”去感受一首民歌。(学生活动)

  四、作业:当然,咱们中国优秀的民风民俗远远不止这些,其余的留待同学们课外去收集,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课外活动;〈〈收集民风民俗〉〉。

  五、少数民族有他们的民俗文化,身为大足人,我们也有我们的骄傲,同学们想一想,咱们大足有哪些民俗文化呢?

  1、图片:宝顶石刻

  图片:宝顶香会(寄寓亲人的祝福、寄寓心灵的慰藉、寄寓美好的期望)

  同学们,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咱们大足,认识咱们大足,乃至喜欢咱们大足,咱们也学学沈从文先生,拿起手中的笔,为保护宣扬咱们大足的民风民俗文化写一条宣传标语,已尽我们做为大足人的一点绵薄之力吧!大家愿意为咱们家乡出这份力吗?

  示例:(1)、观大足石刻,赴宝顶香会    (2)、大足是个好地方,石刻香会美名扬

  2、欣赏大足民歌〈〈大足是个好地方〉〉

  六、结束语:同学们,相识是一种缘,你们的聪明、勤学已经深深映入了老师的脑海里,老师相信,我们今天的相聚一定会成为明天最美好的回忆。老师再次真诚感谢大家的合作,谢谢!

  附:板书设计:

  场合

  特点

  侧重点

  山野对歌

  内容丰富

  方式多样

  机智才能的比拼

  对抗激烈

  唱歌人

  山路漫歌

  出口自然

  淳朴本色

  出自性情

  唱歌环境

  山寨传歌

  场面盛况空前

  传承民族文化

  唱歌场面

  (授课人: 大足县龙西中学   杨天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