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减混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减混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一、说教材

  “加减混合”这部分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五课时,主要是认识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以及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这部分知识的建立,在小学阶段数的运算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加、减法意义的延续,又为以后较大数的四则运算打下了基础。可以说这一节内容在整册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通过情境图一:原来有4只白天鹅,先飞来3只,又飞走2只进行例1的教学;情境图二:原来有4只白天鹅,先飞走2只,又飞来3只进行例2的教学。

  二、说学情

  根据课前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对10以内加法、减法的计算基本能掌握,但对于加法、减法的意义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怎样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引起了我的思考;另外,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从情境活动中抽象出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初步感知混合运算的算理,而一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怎样有效地组织活动,也是本节课所要考虑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借助童话事故和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情境教学,让孩子们在情境中观察思考。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参与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游戏等活动中认识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2)初步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3)初步感知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童话事故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连加、连减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

  学生:10根小棒

  教师:课件、小棒、口算卡片

  四、说教学策略

  1、以情境激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创设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以合作促探究

  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虽然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但只要在合作方法中给予指导,让他们与同伴交流小棒的摆法,互相启发,就能使认识得到深化,知识得到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以故事促发展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精力容易分散,教学中,我以童话故事为主线,让学生解决故事中的问题并进行练习,这样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较好地达到了使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感知、理解、掌握和应用。

  五、说教学流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1、表演儿歌《丑小鸭》,[抓住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引入教学]。

  2、师:老师从你们的歌声里听出了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你们喜欢白天鹅吧?瞧,它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演示)[这样的情境创设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环节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先加后减

  1、课件演示情境图一

  2、让学生把看到的信息说出来

  3、教师引导学生用“原来6767先6767又6767”把情境一的过程完整的说一遍。(这一环节可让学生从白天鹅飞来飞去抽象出加法、减法的含义)

  4、让学生尝试列式并板书。(小棒演示计算过程)

  5、小结运算顺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二)学习先减后加(方法同上)

  环节三:游戏及练习

  1、 给大树找虫子

  (1)课件出示两棵枯黄的大树,上面有计算错误的加减混合算式,让学生找一找大树的虫子在哪儿?[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

  (2)红花配绿叶游戏

  1)教师出示一些杂乱的叶片和花朵。(叶片上有算式,花朵上有得数)

  2)教师让学生把杂乱的叶子配上红花。

  3)教师结合游戏教育学生在班集中应该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完整的班集体,因为红花再美也需要绿叶来陪衬。

  以上的练习和游戏,在巩固了新知的基础上,借助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帮助他们放松紧张的情绪,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同时在游戏中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环节四:归纳总结

  1、梳理本节课知识,总结本节课知识点,重难点。

  2、强调学生在加、减混合计算中应注意运算顺序,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

  3、课堂升华和延伸

  师:学习是非常开心的,分享更是快乐的,回家后请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关加、减混合的'例子讲给爸爸妈妈听听,这样,在老师的眼里你们也能像白天鹅一样美丽、可爱。(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也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收获)

  我在整节课的设计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故事、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动手动脑,鼓励学生思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思维得以训练。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