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订立和履行合同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订立和履行合同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合同的订立、履行原则是: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信原则;

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

6、绿色原则,即签订合同应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一、格式合同的法律效力怎么判断

格式合同的法律效力判断标准是:

1、违反法律强行性规定的格式条款无效。如果格式合同条款的内容违反了法律强制或者禁止性规定,无论是否基于自由意思而订立,都应该认定为无效。

2、违反民法基本原则的格式条款无效。如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显失公平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等作为判断依据。

3.免除或者责任的格式条款以黑体加粗字予以明示,且对方已单独签名确认已阅读并同意该条款,即证明对方知晓并同意该条款内容,格式条款有效。

三、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如何承担责任

紧急避险制度是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我国民事法律制度规定了民事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合法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而紧急避险责任分配制度的规定,正是贯彻我国民事公平原则的重要体现。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