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职务犯罪是指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国家或集体财产或者非法索取他人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立案标准如下:
一、必须存在职务行为。即犯罪行为必须是在职务范围内实施的,具体行为与职务范围相关。
二、行为具有犯罪的构成要件。即犯罪行为必须具备构成该犯罪的各项要件,例如,非法占有、非法索取等。
三、行为与职务有因果关系。即行为与职务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如果没有职务之便,这种行为不可能发生。
法律依据:
1.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依照本法规定的职务犯罪定罪处罚。”
2. 刑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工作人员违法犯罪,给国家利益、群众利益造成损失的,依照刑法规定从重处罚。”
3. 最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在职务范围内实施的,行为人的行为与职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严重侵害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应当认定为职务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