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5条规定,具体规定以下:
一:劳动法关于扣罚工资的规定有以下几种:
1、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可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3、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可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4、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可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5、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可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由以上可知,克扣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是对劳动者工资权的侵犯。所以说,大家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懂得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什么是工资:
1.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实践中劳动者的工资一般有基本工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之分。基本工资通常是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设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等。应发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按照法律规定应当获得的全部工资,包括了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等。实发工资是劳动者每月实际拿到的工资,通常会被扣减一些费用,比如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所得税,扣伙食费、房租费等,劳动者实际到手的金额通常会比应发工资少。
3、如果是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应当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也就是“税前工资”)作为基数,而不是以基本工资、实发工资为基数。以上是劳动法所说的“工资”。税后工资是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和五险一金后的实际发的工资,一般公司是转账形式发放,也有现金发放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