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劳动法经济补偿与经济赔偿有哪些区别

劳动法经济补偿与经济赔偿有哪些区别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赔偿金主要区别为以下几点:

(1)适用条件不同。经济补偿金适用条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分为合同解除和合同终止,赔偿金适用条件:只有单位违法解除这一种情形,才可以主张赔偿金。

(2)计算标准不同。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赔偿金计算标准:按经济补偿金标准二倍的计算方法予以计算。

(3)适用后果不同。适用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可通过直接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达到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劳动者只能被动接受。适用赔偿金的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选择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也可以选择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只有在劳动合同已经不能履行的情形下,单位才可以通过支付赔偿金方式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

(4)性质不同,不能同时主张。支付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劳动关系应承担的法定义务,具有补偿性质;支付赔偿金则是用人单位违法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时应当承担的法定责任,具有惩罚性。

劳动赔偿金和劳动经济补偿金的区别在哪

从二者的性质和适用情形来判断,赔偿金适用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经济补偿金适用于用人单位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二者不能同时适用。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的规定,赔偿与经济补偿金应是一种替代关系,而不是重叠关系,《劳动合同法》对此没有具体说明,但其立法意图已很明显,《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5条对二者关系予以补充,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87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不再支付经济补偿。

辞退员工补偿的工资与经济补偿金区别

未提前30天通知辞退的补偿工资是代通知金。经济补偿金是基于工作年限的补偿或未足额支付工资带有惩罚性质的补偿。

外籍员工的经济补偿金或经济赔偿金与一般员工一样吗

不一定。《关于贯彻<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的若干意见》规定:“用人单位与获准聘雇的外国人之间有关聘雇期限、岗位、报酬、保险、工作时间、解除聘雇关系条件、违约责任等双方的权利义务,通过劳动合同约定。因此外籍员工的权益不完全适用中国的《劳动合同法》,为维护自身权益,外籍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尽可能的对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赔偿金或经济补偿金进行约定。

根据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的判决惯例,当事人在规定之外的其他劳动权利义务,可按当事人之间的书面劳动合同、单项协议或其他协议以及实际履行的内容予以确定。若无约定,当事人在规定所列的依据之外,提出适用有关劳动标准和劳动待遇要求的,则无法获得支持。

根据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的判决惯例,在当事人对经济赔偿金或经济补偿金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外籍就业人员依据劳动合同法主张支付经济赔偿金或经济补偿金的情况下,若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则会获得支持。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贯彻<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的若干意见》第十六条,用人单位与获准聘雇的外国人之间有关聘雇期限、岗位、报酬、保险、工作时间、解除聘雇关系条件、违约责任等双方的权利义务,通过劳动合同约定。

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哪些

一、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一)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规定,单方面且合法地解除劳动合同的,即出现以下情形时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员,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一)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因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终止劳动合同的;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

(四)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最高能赔偿多少年?

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最高年限为十二个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该内容由 曲兴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