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金库多少钱才算犯罪?

小金库多少钱才算犯罪?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私设小金库属于私分国有资产,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构成犯罪。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违反规定,将国有资产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立案。挪用小金库可能构成贪污、挪用、侵占或盗窃,具体情况需根据资金是否列入单位账簿来判断。私吞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挪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

法律分析

私设小金库的行为属于私分国有资产,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构成犯罪。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1.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

2.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

3.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

4.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5.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户、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

挪用小金库是否算挪用,需要看具体的情况。小金库首先就是违法设立的,所以挪用更是违法行为。但要看具体情况的,有可能是贪污,也可能是挪用,也可能是侵占,也可能盗窃。

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关键看资金或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这是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的唯一标准,所谓“单位账簿”就是指本单位的会计账簿。私吞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

拓展延伸

小金库金额的法律界限是多少?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小金库金额的法律界限各不相同。在某些国家,例如中国,小金库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时可能构成犯罪,例如超过一定金额的非法集资或洗钱行为。然而,具体的法律界限因国家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实践经验而异。通常,法律界限的确定会考虑诸多因素,如涉及的犯罪类型、资金来源、行为目的等。因此,建议在具体情况下咨询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法律界限信息,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免触犯法律。请注意,本回答仅为一般性信息,具体法律界限应以当地法律为准。

结语

私设小金库的行为属于私分国有资产,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构成犯罪。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小金库金额的法律界限各不相同。在某些国家,例如中国,小金库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时可能构成犯罪,例如超过一定金额的非法集资或洗钱行为。然而,具体的法律界限因国家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实践经验而异。因此,建议在具体情况下咨询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法律界限信息,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免触犯法律。请注意,本回答仅为一般性信息,具体法律界限应以当地法律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三条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