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模拟考试题参
《公文写作》模拟考试题参
第一卷
一、填空题:
1、法规、规章 2、机关代字、年份 3、命令 4、意见 5、商洽函、询问函 6、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 7、抄送 8、条项式、综合式 9、步骤、措施 10、下级机关,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单位
二、选择题:
1、D 2、C 3、B 4、A 5、A 6、B 7、C 8、D 9、A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 主送机关是公文主要受理机关、承办公文的机关。
2、议案是各级依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
2、 行文规则是公文运行过程中应遵循的规矩、要求和原则。
五、简答题:
1、批评性通报的正文,一般由缘由、概述和评价事实、说明决定、提出希望和要求等四部分组成。
2、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3、请示应一文一事;不直接送个人;不越级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六、作文:(略)
第二卷
一、填空题:
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2、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泛行文 3、书名号 4、泛行文、平行文 5、请示 6、通知 7、决定、请示 8、怎样做 9、法人
二、选择题:
1、D 2、C 3、B 4、A 5、A 6、B 7、C 8、D 9、A 10、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 主题词是指最能确切表达公文主题的规范的单词或词组。
2、调查报告是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事物、某件事情、某个问题进行了调查,有了充足的材料,研究出规律性的东西后,写成的一种书面报告。
2、 抄送机关是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
五、简答题:
1、通告与公告的区别:(1)内容不同。公告公布的是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多与政治方面有关;通告公布的是应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多是业务工作方面。(2)范围不同。公告的范围极为广泛,是向国内外发布;通告是向社会各有关方面发布。
2、写作经济合同必须做到:(1)内容要合法。(2)条款要完备。(3)语言要准确,表达要严密。
3、批复与复函的区别在于:(1)发文机关级别不同。批复在高层领导机关较常用,基层机关较少用,一般多用复函。(2)行文关系不同。批复属于下行文,复函属于平行文。(3)内容性质不同。内容比较重要、原则性、性较强的问题,一般用批复答复,一般事务问题用复函。
六、作文:(略)
第三卷
一、填空题:
1、法定效力、规范体式 2、同级 3、2001年1月1日 4、抄送机关 5、指最能确切表达公文主题的规范的单词或词组 6、隶属关系、非隶属关系 7、根据有关法规成立的,能以自己的名义单独行使法定的职能、权利,并有能力承担一定的任务、履行自身的义务的组织。 8、专项计划 9、调查、研究、写作 10、行政令
二、选择题:
1、D 2、C 3、B 4、A 5、A 6、B 7、D 8、A 9、C 10、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汇报工作、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上行文。
2、 简报是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简要报道工作情况的一种文书形式。
3、议案是各级依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
五、简答题:
1、(1)从行文机关看,函多用于不相隶属机关,请示用于相隶属的上下级机关。(2)批复主要用来批复下级的请示,内容一般较重要;函既可用来回复不相隶属机关在业务上批准的事项,也可用来回复不相隶属机关的来函,内容常常是一般性的。
2、发布性通知的正文一般由发布语和批示语构成。发布语主要交代文件名称,表明态度,提出要求,批示语用来强调文件内容的重要性,指导受文单位正确理解和执行。
3、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六、作文:(略)
第四卷
一、填空题:
1、批复缘由、批复事项、结语 2、条项式、综合式、摘录式 3、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询报告 4、法规、规章 5、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 6、发布令、行政令、奖惩令 7、 发文机关、事由
二、选择题:
1、B 2、B 3、C 4、A 5、A 6、B 7、A 8、A 9、C 10、C
三、分析题:
1、 一般件不印\"份号\"、\"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如有,\"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的位置应标在右上角。
2、 混用文种,应删去标题中的\"报告\",结语中的\"报告\"应改为\"请示\"。
3、 标题含义不准确,应进行概括并点明请示事项。
4、 签发人和发文字号不能混在一起,发文字号应标注于发文机关标识下方居中位置,签发人应在发文字号右侧平行标注。
5、 主送机关只能一个。
6、 应当一文一事,不能在一个请示里同时请示\"救灾\"和\"建雕像\"等多个事项。
7、 请示缘由混乱,应将文中有关遭受洪涝灾害和地震的情况结合叙述。
8、 成文时间应用小写汉字。
9、 主题词错误,应按《公文主题词表》规定办法标注。
10、缺印发机关和时间。
四、名词解释:
1、 复函是指答复对方单位提出的有关公务事项的函。
2、 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议定事项的文种。
3、不相隶属机关指不是同一垂直组织系统不发生直接职能往来的机关,包括平级机关或不同级别的机关。
五、简答题:
1、发布性通知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发文方式、被发文件标题、文种组成。若被发的是法规性文件,应给原文件标题加上书名号。被层层转发的公文,为使标题简洁,可进行简化处理:删去前面的\"关于\",保留最后一个\"关于\";省掉中间过度机关,直转至最上级机关原文。
2、议案是各级依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提案是政协委员向部门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的专用文书。建议是对工作所提的批评、意见和建议的一种文字素材。
3、提高公文作者素质修养应注意以下内容:(1)人格素养;(2)思想理论素养;(3)文化科学知识素养;(4)思维能力;(5)处事能力。
六、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