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比较分析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基于比较分析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I 企业管理  l基于比较分析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李寒蕾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南宁5300{}7) 【摘 要】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进展如何,是否有成效,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环节,而 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因素之一是相关的制定和实施。西方发达国家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 策安排E.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文章在对比分析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供给、需求和环境制 定实施的基础之上,探讨其成功的启示,力图摸索出可供我国企业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比较分析;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1)01—0187-02 技术创新需求是通过加大对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的 需求来刺激技术创新的实施与发展。由于绝大多数技术创新产 品是由企业产生的,因此技术创新需求常常体现为采 购、高新产业扶持、知识产权,以及一些企业扶持 项目中的特别条件。 表1 各国部分税收比对分析 国 冢 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也逐渐 从资源竞争、资本竞争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竞 争。这种经济领域的生产力,军事领域的威慑力,政治领域的影 响力,社会发展领域的推动力的形成,有赖于进一步提升技术 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企业在技术创新f 作中的核心地位是无庸质疑的,但是只 依靠企业自身力量解决全部创新问题是不现实的,因为企业的 创新往往需要与其他主体的合作,如需要大学及科研机构提供 技_术支持,需要金融机构风险资本等提供资金支持,需要教育 培训机构提供人才的及时“充电”等等,这诸多主体的共同合 作,需要有一套健全合理的保障,否则效果很难达成。西方 发达闰家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安排上,有许多成功经验 值得借鉴,较为有代表性的 种模式:第一种为美国模式,其特 点是不制定专门的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去 完成创新,的作用是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二种为日 本模式,其特点是直接介入技术创新活动,并制定许多专 门的;第i种是欧洲国家模式,以英闰、德国和法国等主要 欧洲发达国家为代表,其特点是的技术创新介于美国 和日本之间,有介入的层面也有市场自由调节的层面。需要强 调的是,发达同家南于大型企业已经具备较强的技术自主创新 能力,所以的重点放在对中小企业的保护与鼓励上。 一政箫名称 主要内容 美 自lJ新的月飚投 风险投资额的60%免除征税国 资减免制度 ,其亲的{・%倪征收50%的所醇税等 技术开埕税 对用于技术开发的原树料、试验研宄赞等,以当年所得税额的15%为限抵免 目 费减免 慷 所得税:固定资产特别折旧;阵f ̄q-延迟缴纳税收的利息税率等 击 促进基础技 企业用于购置基础技术(电拓失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付料技术 电信技术& 术开发税制 空间开发技术)开发的资产免税7。《.对中小企业研究开发和试验经费免手怠6 ‘ 德 1975年后实 提高课税收入的最低标准.增加非课税收入的折日和回扣:降低累进税辜.所 国 施的税制改 得税率上瑕阵至53 ,下隈障至19"/u; ̄99 Li年后.对周转额假于:5万马 克的¨ 小企业免征周转税等 表2各国部分法律比对分析 名称 《小企业 王要内容 法》及其相 就 ,企业的技术转咎、技术推广 技术贸易、技术服务、知识产权保护、聪税金融 关补充注 扶持、科技计划的设立与宴施等弓面进行规范。 《中小企 提出了三方面拱持重点: 是促进经济革新和怠【I业,扶持企业的目主能力:二是巩 业基本法》 固、充霉经营基础,继续在资圭、人才、技术等经营资源_芎面提 支持,促进交易 及其相关 公正化:三是建立安生保证网络.使中 、企业具备适应环境剧烈变化的应变能力。 补充洼 包括壹融、技求创新、税收、公平竞争、J 业调整、破产肪范等在内的中 、血业芒 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往律体系。 在《亮法 规 、技术创新的分类比较分析 E下.在各川 十分注重根据本国的经挤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特点制定韧调整相关?王律.对扶1鹭企 自行立|≠ 业发展,保护血业相关权益等方面进 丁规范 从经济学供求研究的角度,把技术创新分为技术创新 供给、需求和环境,以下从几个角度就各发达国 家的制定实施情况进行比较。 (~)技术创新供给 技术创新供给主要是为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所 需资源,保证技术创新能够产生和持续。 此供给主要包 括与技术创新相关的财政金融、教育与人才培养、科技发展与 成果转移等方面的制度与。 (二)技术创新需求 (三)技术创新环境 技术创新环境总的来说可分为外部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 而创新环境则主要包括与之相对应的建构以及 在信息网络、图书情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硬件基础设施建 设方面的和措施,如经济发展和创新的支撑服务体系 建设。从目前实际来看,加强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重 心在于促进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中介服务体系在创新过程中 【收稿日期】2010—06—22 【基金项目】广西2008年哲学计会科学规划课题(08FJLO06) 【作者简介】李寒蕾(1978一),女,广西邕宁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理论、区域经济 起到创新成果的供方和需方之间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表3各国部分采购比对分析 名称 主要内容 出口推动 采购产品中,包括军火在内的所有物品采购都要给中小企业一定的比例:帮 计划 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排酥各种贸易壁垒和非贸易壁垒等。 公共 保证向中小企业订货;宴行分包、转包制度,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稳定 团体需求 的台作关系:设立直接向步}投瓷的贷款制度,对直接向国外投资所需的资金给予侣 法 息融资;建立信息通讯网络等。 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与销售运输费用,同国有企业和外国企业建 采购 立台作关系;组织中小企业到欧洲市场考察,帮助其开展营销话动;组建专业化 计划 团 建立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国际体系:实行促进中个盘=业外贸出口的优惠,如: 由出面或出资在国外举_办各种产品展销害、交易会;设立外贸基金会,赍助吐 口:建立进出口银行、外贸保险公司等 表4各国部分服务机构比对分析 机构名称 主要内容 SBA(小企业 sBA免费向中小企业提供自己编辑出版的有关中q、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业务资料 管理局)的核 和手册。由¥BA章头成立的小企业发展中心,为中 企业提供管理指导和与技术 心中介作用 援助。美国在计算机软件、网络和远程培训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机会, 在交通运输和信息基础设旌建设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中小企业办 对企业管理部门使用计算机、提高管理水平等进行业务指导,使中小企业以更低 公室自动体 的成本和更便利的方式接触新技术和信息,促进了中小企业管理现代化,提高了 系中心 其国际竞争能力。向中小企业传播技术.直接资助新技术的开发、商业化和应用 工商会、联台 通过技术转移咨询网络和数据银行网络,问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培'州等服务。 会和行业协 青年企业经营者协会帮助新企业克服创办时遇到的困难,帮助经营者编制企业和财务计 划。储蓄银行与台作银行也为中小企业提世信息咨询,并给予技术支持。 由以上比对分析,技术创新的供给、需求、环境分别从 不同的角度共同作用于技术创新,使技术创新成为一个有 机的整体。供给是推动力、需求是拉动力、环境是 摩擦力,这三种力共同作用于技术创新,影响其前进的速度和 平稳程度。 二、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实施的特点 (一)综合运用多种工具 中科院与管理研究所连燕华认为,技术创新是一 个体系,是一个国家为促进技术创新活动、规范技术创新 行为而采取的各种直接的和问接的与措施的总和。因此技 术创新工具是一套复合的体系,是由众多不同的相关 领域的所组成的一个组合,这些组合直接或间接地产 生效应。一般情况下,能够直接产生效应的工具包括财政 补贴、服务体系、市场开拓等,他们是通过人、财、物、信息等方 面的支援直接扩大技术的供给,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 发:间接产生效应的工具包括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法律制 度等,他们能够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有利的环境,间 接推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以上发达国家的组合,在 每一个发展时期均不是单一的,孤立的,都是相互补充发挥作 用的。 (二)各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在工具中,美国偏重运用法律、法规,其在工具中 约占50%左右,美国还比较重视采购手段的运用;日本则 偏重在大量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对某些商品的进口实行较严 格的措施。德国主要侧重于财政和税收。当然,这种不同的 原因主要还是基于各国国情的不同,以欧盟为例,欧盟的技术 创新,始终得益于其雄厚的科技基础,为了不至于落在美国和 日本的后面,欧盟在技术经济的发展方面奋起直追,适时调整 工具,一方面,加大支持研究与开发的力度,努力 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通 过减免税收,鼓励和支持企业从事创新活动和创办新企业。此 外,鼓励企业进行企业间接融资,即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 款进行企业融资的形式,均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三)颁布的时代特点十分突出 从国家的角度而言,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过程通常需要较长 的时间,因此关注的重点也随着时代特点的变化而变化。 表5各国技术创新的时代特点 时间 时代特点 特点 4l’、bo年代 崇拜科学与大力发展军事科学技术, 支持基础研究,资助企业研究与开发、配备宴 经济战后恢复 验设备等 6O 7O年代 场竞争加剧 科技的投^受到资源约束的,市 资助资金、促进台作研究、促进大学和企业的 联台、扶植小企业等 7O年代中 80 工业化国家出现结构性经济危机,新 年代 技术开始 创新的研宄与开发更重要,倾向于基础研究 8O年代中 。1) 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主要表现为以科 从不同角度强化企业技术甜新的措施 年代 技为主体竞争 00年代至争 以技术创新增强经济实力,国家综台 消除障碍,鼓励合作,促进投融资,完善立法 宴力的竞争 监管 三、我国技术创新支持的重点分析 我国在干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时,要在吸取国外有益 的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符合国情,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做法,努力培育稳定基础上积极发展的市场。 (一)在技术创新所需资源的供给方面 所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制定和实施一些重要的计 划,确定一批重要的研究项目并投入资金,组织调动各方面研 究与开发力量,形成一批科技成果。近十年来,我国陆续实施了 一系列科技计划,诸如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和新 产品计划等,除了国家级科技计划外,各地方也制定并实 施了相应的地方和部门级科技计划,如地方和部门开放实验室 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地方和部门(行业)科学基金项目等。 这些计划的实施对改善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准,促进技术创新活 动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待开发资源, 针对其从事技术创新工作严重缺乏创新资金,缺乏设备引进和 改造资金的问题,必须创建更宽的融资渠道。目前银行贷 款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可 采取降低贷款利率,对其技术创新提供专项贷款、贴息贷款等 方式鼓励其融资,同时还可为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产学研联 合提供资金支持和信贷担保;为了中小企业的科技产品进入国 际市场提供出El信贷、贷款担保等。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成熟 和完善,一些资本结构健全、财务信息批露充分的优秀中小企 业也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来融资。地方还可以通过资格 审查,为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融资提供信用担保,使 其有机会获得民间风险投资。 从法律支持的角度,美LI欧等发达国家都有明确的法律对 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支持,而我国的支持则更多地表现为意 见、规定等,支持力度明显较弱,也不容易看出支持中小企 业发展的决心。因此,应更加注重以法律的形式加强对企 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使优惠可以落到实处。 (二)在技术创新的需求方面 第一,通过对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增强,坚定企业长期从 事该项工作的决心。发达国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袁 识一般比 较强烈,一些国家甚至还启动了青少年知识保护意识计划,政 府可以充分调动包括知识产权局在内的专业与非专业人士不 定期地展开知识产权的普及教育,使得各级各类科技人才形成 发明为荣,发明有利,不必担心发明被利用的氛围,形成良好的 技术创 社会秩序。 第二,通过为社会采用创新成果提供各种鼓励措施和 强制刺激需求,比如为企业采用新技术提供风险资金,设立应 用创新成果的专项拨款或贷款;每年投入巨额的技术改造费和 技术引进费,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从销售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 技术开发费;制定国家标准强制推行新技术在领域内的运用; 对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的(下转第203页) 们传播新的会计实践(Meyer,1994.)。 deternfinantsandmoderatnr ̄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91(34): 555-590. 五、总结及建议 本文对创新为什么在组织间传播、如何传播的各种理论解 释进行r回顾,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相互补充和 完善,使我们对管理会计创新传播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未 来研究中关注企业采纳创新的决定因素以及实施创新的过程 对于理论和实务界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是未来深化研究的 方向 【参考文献J [11 Abrahamson,E.Managerial fatIs and fashions:the difusion and rejection of [9]Downs,G.W.,Mohr,L.B.Conceptual isslles in the study of innovation[J1.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6(21):700—714. 110】Duncan,R.B.The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designing dual structuresfor innovatiordn:R.H ̄Kilmann,LE.Pondy&D.PSlevin(Eds),The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 design:strategies and in plementati0n【MI_New York,NY: Elsevier North—Hollanr1、l976:167—188. [11]Evan,W.M.OrganizationalladJ】.HunmnOrganizations,1966(25):51-53. [12J Gosselin,M.The effect of strategy and organizalional structure oll the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Ae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97(22):105—122. innovations{J]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991(16):586—612. [2】Abrahamson,E.,Rosenkopf,L_Institutional and competitive bandwagons: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ling as a tool to explore innovation diffnsinn口J. Academy ofManagementReview,1993(18):498—5l7. [13】Jones,C.T.,Dugdale,D.TheABCbandwagonandlhejuggm’nau“1fm(’flPmity Ⅲ.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2(27):1 2 1—1 63 [14】MacDonald,LD.,Richardson,AJ.Managemenla cnun“ng y minn0vatinn: insights from dual‘10re theoD,.Working paper.2005. [3J Bjomenak,TDiffusionandaccnunting:thecaseofABCinNorway ̄anagement AeeonnIingResearch.1997(8):3—17. [4l Clark,P.J.,Hall,N.T.,Stevens,K.Activity—hased costing in Ireland.Barriers to and opporlnnities for changel J1.Critical Perspeelives on Accounting,1 999 (10):443—468. [15]Malmi,T.Aetivity—basedcostingdiffusionacrossorganizations:anexph)ratory empiricalanalysisofFinnishfirm ̄J 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 1999(24):649—672. [16]P ̄mle,M S.,van tie Ven,A.H.Using a paradox to huild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theor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a,1 989(1 4): 562—578. 【5]Cooper,R.,Kaplan,R S.Measure costs right:make the righl decision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 ̄.1988(66):96—103. [6]Daft,R L.A.dual—cor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1.I978(21):193—210. 【17】Rogers,E.M.Difusion of innovations(5th ed)【M】.New York,NY:The Free Press,2003. 【7】Daft,RL,Beeker,S.W.Theinnovativenrganizati0n:innnvati0nadoptioninhigh school ̄rM].NewYork,NY:ElsevierScience&TechnologyBooks,1978. f81 Damanp ̄)ur,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1 8】Shields,M.D_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frms’implementation experiences withactMty—basedeoslin【g[J]d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h. 1995(7):l48一l66. (责任编辑:L校对:Q) (上接第188页)税收优惠,等等。 第i,充分发挥的功能,运用的权力和财力 开展委托研究和购父活动,制造并控制一个“市场”,这是 提升创新水平及其直接与显现成效的做法。采购能够有效 地降低技术创新风险,政腑自身的活动及其承担的大量社会公 益活动都对技术创新产生很大的需求,每年的财政支出 (如军占占采购、办公室自动化建设、教育设施建设、市政建设、对 外援助等)中都有数额较大的购买开支。应通过提前制定 采购计划,充分与企业沟通采购计划,调动企业参与创新的热 情,尤其重视采购对象向高科技企业或专利技术的倾斜,在资 金流转,预付,申请等具体操作环节尽量减少阻碍,增强企业尤 其是中小企业的信心,积极地参与其中。 (三)在改善技术创新的环境方面 由于目前阶段大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相对有利,因此沿 袭发达闻家的思路,主要讨论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环 境的打造。从比对分析的结果来看,多数发达国家都成立了专 门的中小企业组织管理部门,在和地方都设有专门机构, 他们旨在保护中小企业的权益,向各级提出建议,监 督中小企业的执行。而我国虽然在1998年底在国家经贸 委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司,旨在对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进行 统一管理,但 于它并没有合法授权,因此不具权威性。而由各 级地方设立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也处于摸索阶段,管理制 息服务不及时或缺乏准确性,而且中介方的地位及权益难以得 到保障。发达国家中介体系的建立与监督 I:作起步很 ,也有 了不少成功经验,我同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衔接不到位是显而 易见的,中介服务及其机构无论从数量和功能上都远远不能适 应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需要,这直接影响了我 科技成果转化的 成功率。一方面由于中介服务不到位,信息传递不够及时和准 确,导致科研机构的很多成果无法及时找到需求者而难以实现 转化;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的技术成果找不到合适的供应者,企 业产品开发中的难题找不到科技人才来研究。因此,住改善技 术创新的环境方面,中介组织的规范,网络的完善势在必行: 首先,应该规范我国现有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进 资格 审定和评估,使其切实完成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功能。其次,中介 组织的 作应广泛涉及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 ̄q)lk指导、技术支 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如设立企业咨询中 心、培训中心、技术开发中心等,冉次,有必要组建全闰和 地区性的企业信息网,及时公布各种市场、技术信息,使企业能 通过网络快速地了解市场动向,从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变 化,提高市场预测和快速反应能力。一般情况下,这些服务性机 构应集中在企业比较密集的地方,如经济开发区,另外应鼓励 南民间资金成立,但必须由各地的企业管理局实干J.统一的监管 和审查、考核。 【参考文献】 [1】王诵芬.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比较研究[M_.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l2]王春法.论综合围力竞争与国家创新体系l Jll世界经济,1999(6). 度仍不健伞。这使得我周中小企业呈现I叶J数量众多,管理分散 的混乱局面,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仍需设立 个专¨的中小企业组织管理部门。 2000年,围家经贸委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m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 体系。我吲的中介服务机构大多功能单一、结构不健全,提供信 一【3]罗新远.中外企业技术创新的比较研究I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沧 文,2002. f4】李廉水,郁文恺.发达国家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丁具『Jl辩技 与经济,2006(8). (责任编辑:×校对:Q)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