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2010年5月GUANGDONG广东水利水电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No.5Mav.2010桥梁工程阻水比与河道水位关系研究徐林春,郑国栋,黄东,林美兰510610)(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概化河道和天然河道地形,结合桥墩布置方式和边坡系数的不同组合,对桥梁工程阻水比与河道水位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桥梁工程阻水比与河道水位(.∥,一z)之间的变化关系由桥墩阻水面积增幅Af与河道过流面积增幅△F两者的比值随水位z升高时的整体变化趋势决定,而zxf与△F何者占优同桥墩布置方式及边坡系数两者的综合影响密切相关。位于主河槽内的桥墩权重比例占优,∥F—Z呈反比关系;位于滩地的桥墩权重比例占优∥,~z呈正比关系;两者权重比例相"-3则分段呈单调递增或递减趋势。在相同桥墩布置方式下,边坡越缓’∥,~z越趋于反比;反之,越趋于正比。关键词:桥梁工程;桥墩布置方式;阻水比;水位变化中图分类号:U4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_0112(2010)04一O004—051概述在河道内兴建桥梁工程,由于桥墩及其承台等下部结构需占用河道部分行洪过流面积,增大局部水流阻力,阻挡、阻滞了水流,对河道水流会产生阻水作用。桥墩及其承台等下部结构在某一水位下阻挡水流所占面积(在水流方向的投影面积)和墩台侧面产生涡流阻滞结合桥墩的不同布置方式,以及考虑河岸边坡不同倾斜程度的影响,对桥梁阻水比与河道水位变化(∥F~Z)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探讨和研究。6.4f/F/%6.2水流所占面积称为墩台阻水面积∽。将墩台阻水面积除以该水位下的河道断面总面积(F),即可估算出该桥梁墩台的“面积阻水比”(以下简称“阻水比”,∥F),可用之来反映该桥梁占用河道的情况和阻水程度¨。J。对于天然河道,不同水位下的桥墩阻水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些桥墩阻水比随河道水位(z)的升高而增大(称为“正比”),有些则随河道水位的升高而减小(称为“反比”),还有部分桥梁的阻水比随河道水位的升高而呈波状起伏、上凹或下凹抛物线变化(无规律)。根据笔者统计的珠江流域内67座跨河大、中、小型桥梁的阻水比变化情况,有37座桥梁阻水比与河道水位呈正比关系,占统计范围的55.22%;22座桥梁阻水比与河道水位呈反比关系,占32.84%;剩下的8座桥梁阻水比与河道水位无明显变化关系,占11.94%。图la~图lc分别给出了桥梁阻水比随河道水位升高分别呈正比、反比和无规律变化关系的示意图。以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概化河道和天然河道地形,2.O2.53.OZIm3.5图la阻水比∥,与水位Z变化呈正比&∥肠丘6丘4&2丘O4567ZIm8图lb阻水比∥,与水位z变化呈反比收稿El期:2010—02—24;修回日期:2010—03一04作者简介:徐林春(1979一),男,硕士,工程师,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4·万方数据2010年5月第5期徐林春,等:桥梁工程阻水比与河道水位关系研究No.5May.2010图lc阻水比∥F与水位Z变化无明显关系2概化河道2.1简单梯形河道天然河道中某些河床断面形态近似于不规则“U”型河谷,一般可概化为如图2所示的简单梯形河道。桥墩位于河槽桥墩位于岸坡V文VOm/’图2概化的简单梯形河道示意表1统计了图2所示概化河道中,桥墩位于河道不同位置时的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关系。当仅在河槽内布置桥墩时,桥墩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均呈反比关系,而与边坡系数无关;当桥墩仅布置于岸坡时或河槽与岸坡均布置有桥墩时,边坡系数<l,桥墩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呈正比关系,边坡系数≥1,桥墩阻水比与水位变化之间呈上凹抛物线变化关系。可见,对于简单梯形河道,桥梁工程∥F~z变化关系取决于桥墩位置和边坡倾斜程度两者的综合影响。以Af表示水位z升高△=时桥墩阻水面积的增加值,△F表示水位升高Az时河道总过流面积的增加值,AllAF表示河道增加单位过流面积时桥墩相应增加的阻水面积,图3给出了简单梯形河道各工况下的Af/AF—z变化曲线。对于简单梯形河道,当Af/AF随z的升高而降低时,说明随着水位的升高,河道过流万方数据面积增幅大于桥墩阻水面积增幅,此时阻水比(.∥,)一水位(z)呈反比关系;Af/AF随z的升高而增大,说明随着水位的升高,河道过流面积增幅小于桥墩阻水面积增幅,f/F—z呈正比关系;当Af/AF随z的升高呈非单调递增时∥F—Z呈上凹抛物线变化。可见,对于简单梯形河道,桥梁工程.∥,~z变化关系实质上由河道过流面积与桥墩阻水面积两者随水位的升高何者增幅更快决定,而桥墩位置及边坡倾斜程度则是两者面积增幅何者占优的关键制约因素。表1简单梯形河道各工况桥墩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关系图3a仅有桥墩位于河槽工况图3b仅有桥墩位于岸坡工况2.2复式梯形河道对于部分一岸或者两岸有边滩的天然河道,河床断面形态则可概化为如图4所示的复式梯形河道。为便于问题的研究,图4中的复式梯形河道仅考虑一岸有边滩的情况。对于宽滩河道,桥墩一般不可能仅在岸坡布.5·2010年5月第5期广东水利水电No.5May.2010图3c河槽与岸坡均布置有桥墩工况置桥墩,为此,复式梯形河道不考虑“仅有桥墩位于岸坡”工况,相应考虑“仅有桥墩位于边滩”的工况。桥墩位于河槽街墩位于边滩\.k.-/h…尽’,\I。o。y’…’图4概化的复式梯形河道示意表2统计了图4所示概化河道中,桥墩位于河道不同位置时的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关系。当仅在河槽内布置桥墩时,桥墩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均呈反比关系,而与边坡系数无关;当桥墩仅布置于滩地时,桥墩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均呈正比关系,也与边坡系数无关;当河槽与滩地均布置有桥墩时,桥墩阻水比与水位变化之间无明显的正比或反比关系(见图5)。图5中,在不同边坡系数条件下,阻水比与水位关系曲线均在彳=5m处的滩槽分界点出现拐点。名≤5m,仅河槽内布置有桥墩时,桥墩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均呈反比关系;z>5m,受滩地桥墩影响,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开始呈上凹抛物线型变化:边坡越缓,两者关系越接近于反比,反之,越接近于正比。表2复式梯形河道各工况桥墩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关系图6给出了复式梯形河道各工况下的Af/AF~Z变化曲线。当仅在河槽内布置桥墩时,Af/AF随z的升高而单调递减(图6a),∥F—z呈反比关系;图6b·6·万方数据图5复式梯形河道中滩槽均布置有桥墩时不同边坡系数条件下阻水比与水位关系中,虽当彳>5.5m时,Af/AF随z的升高而单调递减,但整体来看Af/AF曲线还是呈上升趋势的,故当桥墩仅布置于滩地时∥F—Z呈正比关系;当河槽与滩地均布置有桥墩时,af/AF随z的升高呈非单调递减(图6c)。∥,~Z呈波状起伏变化(图5)。从复式梯形河道实例可以看出,∥F~Z变化关系取决于Af/△F随Z升高时的整体变化趋势:整体上升,∥F~z呈正比关系;整体下降,∥F~z呈反比关系;整体升降相当,∥,~Z呈波状起伏变化。结合表2和图5可知,对于复式梯形河道,河道过流面积与桥墩阻水面积何者增幅占优亦与桥墩位置和边坡系数密切相关。图6a仅有桥墩位于河槽工况图6b仅有桥墩位于边滩工况对于分汉河道,河床断面形态一般可概化为如图7所示的复式断面河道。2.3复式断面河道2010年5月第5期徐林春,等:桥梁工程阻水比与河道水位关系研究No.5May.2010△,啦舒m似¨∞有桥墩时则分段呈单调递增或递减趋势。¨仉…祭罄蕊.一脚=l…——m=4---·-----m2·‘。·。。·m--O.25一‘dr‘-m=0.5一、、~~帅∞02468Z/m10图6c河槽与边滩均布置有桥墩工况图8a仅有桥墩位于河槽工况表3统计了图7所示概化河道中,桥墩位于河道不同位置时的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关系。当位于主河槽内的桥墩权重比例占优时,桥墩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均呈反比关系;当位于心滩的桥墩权重比例占优时,呈正比关系;两者均与边坡系数无关。图8b仅有桥墩位于心滩工况图7概化的复式断面河道示意表3复式断面河道各工况桥墩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关系图8c河槽与心滩均布置有桥墩工况3天然河道为进一步分析桥墩位置对阻水比随水位变化关系图8给出了复式断面河道各工况下的Af/△F—Z变化曲线。基本可以认为.∥F—Z与Af/△F—Z的变的影响,以某一天然河道地形为例,研究桥墩不同布置方式下阻水比~水位变化关系。天然河道地形如图9化趋势大体是一致的。图8a和图8b曲线趋势较为单一,整体上升或下降;图8c中m=4工况,af/△F—z曲线整体呈下降趋势,故.∥F—z呈反比关系,其余m=0.25—2工况,当彳>15m时,af/△F—Z曲线开始大幅上升'∥F—Z则呈下凹抛物线关系。对照表3和图8可见,对于复式断面河道,fir~z变化关系同样取决于Af/AF随z升高时的整体变化趋势,而该趋势变化则取决于桥墩位置和边坡系数的综合影响。位于主河槽内的桥墩权重比例占优,Af增幅小于△F增幅,∥F—z呈反比关系;位于心滩的桥墩权重比例占优,Af增幅所示,为一宽滩河道,断面上共布置有7个桥墩,滩槽均布置有桥墩,桥墩编号分别为1。一7’。以下即通过1。一74桥墩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讨论其影响(为便于研究,本小节中不考虑边坡系数变化的影响)。q)口(p一\~IY—、√y■—L山胃霄帘帘胃300100200400起点距,m大于△F增幅∥F—Z呈正比关系;河槽与心滩均布置万方数据图9天然河道断面形态及墩位布置示意·7·2010年5月第5期广东水利水电No.5May.2010表4天然河道各工况桥墩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关系工况黝合旅阻巍笋埘黝合械鬈麓位I234567仅考虑l。仅考虑2。仅考虑3。仅考虑4’仅考虑5’仅考虑6’仅考虑7。考虑l。、2’考虑3’一7’考虑1’一3’上凹抛物线型反比正比正比ll考虑I。一4’考虑l。一5’考虑l。一6’考虑l’一7’波状起伏波状起伏波状起伏波状起伏121314正比正比正比反比正比波状起伏1516考虑l。、3。、5。,7。卜凹抛物线璋!考虑2。、4’、6。考虑6’、7。考虑5’一7’考虑4。一7。考虑2。。7’反比正比正比正比波状起伏171819208910表4统计了图9所示天然河道中,20种桥墩不同组合方式下的阻水比一水位变化关系。其中,仅2、8、16三种工况桥墩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呈反比关系(见图10a上),9种工况呈正比关系(部分工况变化曲线见图图10a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呈反比的工况10b上),其余工况呈抛物线型或波状起伏等无明显的正比或反比关系(部分工况变化曲线见图10c左)。呈反比关系的三种工况均包含位于主河槽的2。桥墩,可以认为是由于位于主河槽中的桥墩权蘑比例占优所致。而呈正比关系的9种工况中均没有包含24桥墩的工况,各种组合下的桥墩均位于滩地或靠近边滩,可以认为是由于位于滩地的桥墩权重比例占优所致。其余7种无明娃正比或反比关系的工况则可认为是由于位于主河槽和滩地上的桥墩权重比例相当,导致阻水比一水位变化关系曲线在正比或反比两者之间反复。图10所示天然河道各工况下的AS/aF~z变化曲线也可看出∥F—Z与AflAt~Z的变化趋势大体是一致的,∥F—z变化关系由Af/AF随Z升高时的整体变化趋势所决定。结合表4和图lO可见,对于天然河道,Af/AF~Z变化曲线亦与桥墩的布置方式密切相关,呈正比或反比关系取决于位于主河槽或滩地上的桥墩权重比例何者占优。一般说来,AllAF—z变化关系还应与边坡系数有关:相同桥墩布置方式下,边坡越缓,两者关系越趋于反比,反之,越趋于正比。4结语本文针对几种常见的概化河道和天然河道地形,结合桥墩布置方式和边坡系数的不同组合,研究了桥梁工程阻水比与河道水位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结论如下:·8·图10b阻水比与水位变化呈正比的部分工况1)桥梁工程阻水比与河道水位(//F~z)之间的变化关系可以认为由桥墩阻水面积增幅Af与河道过流面积增幅AF两者的比值随水位z升高时的整体变化趋势决定:Af/AF随z的升高整体七升,∥,~z呈正比关系;Af/AF随z的升高而整体下降,∥F~z呈反比关系;2∥△胛透Z的升高整体升降相当∥,一z呈渡扰色伏变化。2)河道过流面积增幅与桥墩阻水面积增幅何者占优同桥墩布置方式及边坡倾斜程度两者的综合影响密切相关。位于主河槽内的桥墩权重比例占优,A/增幅小于AF增幅∥F—Z呈反比关系;位于滩地的桥墩权重比例占优,A/增幅大于△,增幅,(下转第20页)万方数据2010年5月第5期广东水利水电No.5May.2010灌水的反应较迟缓,故灌水前后的变异系数变化不大。土层深度的增加,灌水前后土壤水分变异系数趋近。表3灌水前后垂直方向的土壤含水率的变异系数变异系数C。O.140.160.18O.202040g篓60刊甾80100120图3垂直方向变异系数参考文献:[1]杨玉玲,文启凯,田长彦,等.土壤空间变异研究现状及展望[J].干早区研究,2001,18(2):50—55.3结论[2]徐英,王俊生,蔡守华,等.缓坡水平梯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变异性都小于灌水后的空间变异性程度,至吐絮期两者men‘[J].Hydrological№e88∞,2000,(14):1261—1277.警变坌竺竺耋季氅妻蹩鸯惠墨篓苎尘墨lO金Oc。m。_土竺差鼎:缆愍皇当裳去芦戮蜘,土∞1麓盏纛≯’蝴棚觯Ⅲl北煎觯一7~““’层变异系数最小,即深层土壤含水率值最稳定;⑤随着(本文责任编辑罗睿)一…”…。7~(上接第8页)f/F~Z呈正比关系;位于主河槽和滩地相同桥墩布置方式下,边坡越缓,f/F—Z越趋于反比。上的桥墩权重比例相当则分段呈单调递增或递减趋势。反之,越趋于正比。pF,%642图lOc阻水比与水位变化无明显正、反比关系的部分工况参考文献:2007.[1]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佛山市已建桥梁阻水比问[3]徐新华,夏云峰.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研究及解读题调研报告[R].广州: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2003.(本文责任编辑马克俊)[2]郑月芳.河道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万方数据桥梁工程阻水比与河道水位关系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徐林春, 郑国栋, 黄东, 林美兰, XU Lin-chun, ZHENG Guo-dong, HUANG Dong,LIN Mei-lan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广东水利水电
GUANGDONG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2010(5)
1.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佛山市已建桥梁阻水比问题调研报告 20032.郑月芳 河道管理 2007
3.徐新华;夏云峰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研究及解读 2008
1. 秦蓓蕾.QIN Bei-lei 桥梁阻水壅高值计算方法分析[期刊论文]-广东水利水电2010(4)2. 韦黛笠 桥梁工程主墩深水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2010(12)3. 解卫江 桥梁工程预应力空心板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期刊论文]-科技与生活2010(5)4. 黄文锋 浅析桥梁工程预制板的出现问题与处治[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14)
5. 管为华.GUAN Wei-hua 沉湖特大桥对河道防洪影响的数值模拟[期刊论文]-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7(3)6. 杨苏汀.刘小平.张艳艳.王桂宾 行滞洪区桥涵构造物过流能力的水力计算探讨[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
7. 魏艳华.WEI Yan-hua 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及养护[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2)
8. 崔玉炎.杨芳.陈文龙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河道桥梁阻水计算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7)9. 韩龙喜.朱羿.蒋莉华 山区型河道一维水力数值模拟糙率确定方法[期刊论文]-水文2002,22(6)10. 周小勇.李娜 专业软件在《桥梁工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0)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dslsd20100500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