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

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第三单元复习训练

一、基础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渔人甚异.之: 皆叹惋..: 处处志.之: 后遂无问津..者: 日光下澈.: 俶尔..远逝: 悄怆..幽邃: 其两膝相比.者: 诎.右臂支船: 俨然..

: 不足..

为外人道也: 诣.

太守: 水尤.

清冽: 佁然..

不动: 往来翕忽..

: 以其境过清.

: 八分有奇..

: 钩画了了..

珠可历历数也: 计其长曾不盈寸: ....

未果,寻病终: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罔不因势象形: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1.对……感到惊异 整齐的样子 感叹惋惜 不值得,不必 做记号

拜访 访求、探求 格外 穿透 静止不动的样子

忽然 轻快迅疾的样子 凄凉 凄清 靠近

有余,多一点儿 弯曲 清楚明白 分明的样子 竟然

满 没有实现 随即,不久 大约 表示约数

无不、全都 顺着、就着 模拟 慢慢地 起

挑选 长而窄

2.默写。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2)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俶尔远逝, 。

(4) , ,明灭可见。

(5)式微式微,胡不归? ,胡为乎泥中?

(6) ,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

(7)欲济无舟楫, 。 ,徒有羡鱼情。

2.(1)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3)往来翕忽(4)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5)微君之躬(6)青青子衿 子宁不嗣音?(7)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8)《关雎》中“ , ”一句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相思绵长、难以成眠。

(9)《蒹葭》中描写顺流追寻时行程顺畅,人仿佛就在水,然而终不可近的美好

幻想的句子是: , 。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表明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11)《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安宁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 。

(1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写出了水的澄澈,《小石潭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8)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9)溯游从之 宛在水(10)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11)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12)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3.翻译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1)(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

(2)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隔绝了。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4)听到了水声,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我的)心里为之高兴。

(5)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5)(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下的(情景)。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指的是“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来指老人。“垂髫”指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可以分为碑记、游记、杂记、笔记等多种类型。我们学过的《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都是游记。

C.《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尊称为《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D.“核舟”指的是用一个核桃雕刻出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的微雕工艺品,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4.B(核舟记是说明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