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设置的中小学地理课程。是我国制定的在全国普遍实施的第一个课程设置方案。 1919年,陶行知先生基于“教学做合一”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学校的教育目的系统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动机功能;功能;评价功能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理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 地理教案设计流程课题→设计教学目标→确定重点和难点→选择教学方法→撰写教学过程→参考资料→课后记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应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教学难点:指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难以讲清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一般认为,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地理教学方法: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 地理教学方法的继承性;地理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地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地理教学方法的创造性;地理教学方法的“地理性” 发现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知识“再发现”的问题情景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是指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以小组活动为核心,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讨论而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优点与缺点优点:首先,讲授法能将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简洁、快速地传授给学生,短时间里能够讲授较多的知识。其次,讲授法适应性强,方便灵活。第三,教师进行讲解时的情感,语言的表达方式、逻辑顺序,甚至动作姿态,都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启迪学生智力。第四,讲授法还能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时事以及当地或学校的实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缺点:首先,教师讲授得完善,不等于学生理解的完整。教师的讲授化为学生的认识,两者并不完全是等量的。其次,教师的讲授假设全部为学生所领会,也并不等于学生就会应用。第三,过长的时间讲授也不易维持学生的注意。地理教学活动诸要素及相互关系地理教学活动一般说来包含以下八个主要因素:学生(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是地理学习活动的主体);地理教学目的(是~~~的基本因素,它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的结果);地理课程(是~~最实质性的因素);地理教师(是~~的主导因素);地理教学方法(是~~比较活跃的一个因素);地理教学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地理教学管理(保障因素);地理教学环境(重要但易被忽视的因素)。关系: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八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地理教学活动为学生而存在,所以学生占据着中心地位;地理教学活动的最终任务是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也是学生学习地里的根本结果;为达到地理教学目的,必须由起主导作用的地理教师来组织,并且只有通过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方法作为中介,运用教学管理手段,才能完成此任务;地理教学目的是否完成,或达到什么程度,还必须从学生身上得到体现,通过教学评价反馈的信息来判定;在整个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学目的、课程、方法、评价、管理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同时,以上要素也可以对教学环境产生反作用。
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从功能出发,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关系:本体性知识的传递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教师为有效的传递本体性知识,就需要结合教育对象对学科知识做出符合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原则的解释,以便被教学对象很好地接受和理解,这就需要条件性知识,它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支撑作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一个实践性的指导作用,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教师的文化知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说课:是一种新的教研形式,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教研人员或评委,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说课主要阐明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完毕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目的,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说课与讲课的区别1. 对象不同:讲课对象是学;而说课的对象是同行、教研人员或专家。 2 重点不同:说课的重点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讲课要求必须有效地向学生传达知识,重在讲述和解疑。 3目的不同:说课的目的是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讲课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教材。 4.内容不同:说课的内容是解说自己对某课题的理解、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理论依据等。而讲课的内容是对某课程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学习的方法。 5.意义不同:说课的意义主要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教研活动的实效;讲课的意义是增加学生的知识以及提高素质修养。 6. 方法不同。授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读、 讲、议 、练等形式完成;说课则是以教师自己的解说为主。
地理教学评价的类型按评价的功能分类,可分为以下三点:诊断性评价:是在新的课程或某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合于学生的需要和背景以实现因材施教,对学生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地理教学方案实施、课程单元教学进程中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发现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以此为依据修改、完善教学方案或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终结性评价:是指为了对已制定好的地理教学方案、计划、课程等的整体效益做全面鉴定所进行的评价。 地理教师扮演的角色:地理知识的传授者。“知识传授者”是地理教师的核心角色。教师在地理课堂进行知识传授的优势在于高效省时,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有利于教师控制学习进度。但是教师作为传授者也有弊端,例如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容易使师生间的教学信息不能即时互动等。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作为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与学生合作时,应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积极观察、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地理教师可在一定范围内对课程相关资源进行深入加工,参与选择、利用教材。结合本校情况,挑选教学资料,利用学校及周围的课程资源,更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开发新的资源。地理教学的研究者。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发现的问题,是开展科研活动良好的基础。地理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教室和校园,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教育研究过程来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这使得教师拥有了研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