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卷第18期新闻研究导刊Vol. 10 No. 182019年09月Journal of News ResearchSeptember 2019大数据背景下的隐私保护策略周华
-(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摘要:大数据技术能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大大提高各个领域的运行效 率,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集约化程度。大数据是柄“双刃剑”,既有其优势,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又会对 隐私权产生侵害。针对大数据时代下的公民隐私信息泄露及隐私保护问题,需要制定合理的保护策 略,从而更好地维护公民信息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关键词:大数据;隐私权;隐私保护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 ( 2019)18-0035-02针对大数据(Big Data ),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
民隐私在大数据平台上的公开界限,杜绝出界行为的 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 发生,有助于维护公民隐私权。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 二、增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2012年3月,美国发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流动加快了社会的进步,但 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将大数据称作“未来社 是对个人隐私的不合理利用扭曲了信息流动本来的意 会发展的新石油”。⑴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价值被不 义。对用户来说,在大数据时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 断地挖掘和开发,个人信息的收集遍布生活的各个方 布满互联网公司的触手,人们的起床时间、通勤轨迹、 面,大规模的个人隐私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信息 搜索记录、消费喜好、常去的餐馆、收货地址等都被成 的利用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导致个人对自己隐 千上万只眼睛观察、记录、分析。保护好个人隐私是公 私的控制权被不断架空,强化对个人信息隐私的保护 民的权利,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信息被追踪、拆 显得尤为迫切。分、交易、共享,科技或许是中立的,但资本逐利,用道 一、优化大数据隐私保护环境德约束它们太过脆弱。对此,公民要增强数据安全意 在国内外诸多基本权利研究论著中,隐私权被描 识和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述为文明社会中一项值得珍视的权利,其对民主社会 第一,消费者在通过任何平台消费时要注重做好 的价值从未受到质疑。大数据时代下,保护好隐私、避 自身信息的保密工作。应尽量减少在网络屮暴露个人 免个人信息被他人无保留获取,已经是势在必行。大 隐私,减少泄露个人信息,积极增强每个人的信息安全 数据背景下,要针对不同需求,合理采集个人数据,控 意识。例如:生活中人们在收到快递后,要先销毁快递 制不同情况下个人信息的公开程度,有助于维护公民 单上面的个人信息,再丢弃不要的快递箱;在社交平台 隐私权。上,减少晒自身照片的频率,尤其是自己家人的信息, 第一,确定个人数据的利用期限。大数据时代背 最好也不要晒在社交平台上;对经常使用的购物软件, 景下,最大限度地挖掘数据价值,促使人们正确运用大 一定要定期检查信息的安全性。数据信息,与社会技术发展同步进步。对大数据平台 第二,在享受各类型大数据服务商服务的同时,要 上的公民信息设置使用期限,避免简单粗暴地将个人 认真阅读涉及隐私的声明,仔细查阅用户服务协议,管 信息删除,发挥大数据信息的运用优势,同时也要避免 理各项软件系统权限,及时关掉麦克风、录音等敏感权 数据的过度披露风险。限,明确知道数据的流通渠道,尽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第二,网络大数据信息只有在当事人同意后才可 发布个人信息。以公开。大数据背景下,隐私权往往具有自主性的特 第三,增强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遏制网 征,但凡是人自愿通过网络公之于众的信息,就不在隐 络隐私侵害。例如及时删除网络上自己的浏览记录; 私权保护范畴;对不愿意公开的信息,一定要保护好隐 及时更新电脑与手机端软件存在的漏洞补丁,规避网 私,不得将其公开;而一些隐私信息,在公开时要掌握 络病毒风险,保护个人信息不被别人窃取;登录购物网 好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公开一部分信息,有一些信息 站时核实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不轻易接收和安装不 则一点都不能公开。明软件,谨慎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不 第三,做好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共网络场所中的隐私 将支付宝、网银账户和其他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设置 保护工作。公民不愿在大数据平台中公开的信息,就不 成同一个,不要“一码走天下”。能将这些信息公开出去。比如网络上的名人信息泄露、 第四,学会尊重他人隐私,这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 明星隐私侵害等热点事件,不仅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 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未经同意,不 响,还会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因此,在大数据背景 私看他人的邮件;不私自在网络上发布和传播他人的 下,特别是在公共网络场所,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公开自 隐私。己的隐私信息,那就需要保护这些隐私,不得将用户隐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应时刻关注自己个人信息泄 私信息泄露出去,更不能将隐私信息透漏给任何人。露的风险,对“允许第H方使用”这类条款保持警惕, 大数据背景下,优化大数据隐私保护环境,设置公
注重维护自己的隐私权,使自己的隐私权不受到侵犯。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大数据时代的传播伦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2018A032435基金谍题三、加强隐私法律保护我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 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于 2013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指南将个人信息区分为 个人敏感信息与一般信息,并全面规定了个人信息的 处理、使用和保护,为信息系统中个人信息处理不同阶 段的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指导。2加强对隐私的法律 保护,对我们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创建以人为本的和 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全方位地保护个人的隐私,就要 重视对个人隐私的法律保护,针对侵犯隐私的行为给 予法律惩处”第二.基于大数据背景,赋予隐私权人格权的
re fifths数据与个人的信息,结合大数据的应用情况.制定与本 部门相关的隐私保护规章制度可以确定一些规章制 度,明确在何种情况F、有哪些部门的人有权力使 用个人信息。例如,国家公共安全信息、国家的安全信息、教育 信息等,均会涉及公民的个人信息,部门需对个人信息 保密,不能泄露大数据信息。再例如,国家的交通部门 在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道路车辆状况的时候,会收集 街道上的车流量、车辆的车速信息,而对其他隐私信 息,则不得收集干涉,不然以侵犯隐私权论处。在从事 大数据服务工作的人员应用大数据信息的过程中,针 对这些人员出现的信息泄露、数据出卖以及非法利用 我国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大数据下所属部门的 主要负责人以及企业单位的分管领导也应承担法律责 任,保护隐私权不受侵犯。四、结语大蟲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已经不同程度
法律地位明确隐私权是一项的人格权.明确隐 私权的含义及保护范围。大数据背景下.针对大数据 平台中利用个人信息的行为或是对私人活动以及私有 领域的侵犯行为,均将其划入隐私保护范围,把握好范 围尺度,维护隐私权,避免触及法律底线。同时,将隐 私权放在重要位置,安排在大数据背景下隐私保护的 “人格权篇”中,承认隐私权维护的法律位置。第二.明确隐私权的侵权方式。基于当前大数据 时代的发展,不可以公开披露隐私信息,也不能非法收 集公民信息,要把握信息在大数据平台上的传播尺度, 不能擅自传播和使用他人的隐私信息。例如对将他人 信息出卖给第H方的人、运用大数据信息谋取不当利 益的人,应该避免触及道德和法律的边界,不能未经他 人同意非法获取他人的信息。第三,确保隐私侵权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比 如,如果某公司侵犯他人的信息权,或是将别人的隐私 信息公开发布在网站上,应该给予其相应的惩处,维护 公民隐私权。明确指H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均不 可以侵犯公民的个人隐私权;不能在居民不知情的情 况下,运用大数据收集公民数据;明确数据不得应用的 情形,不能将居民的隐私信息用作商业目的,做好数据 保密工作.第四,制定专门的数据信息应用法规。通常情况 下,根据、法律与行规的相关规定,各个不同 的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职责,收集、处理或是利用各种
地渗透到每个行业领域和部门中,其深度应用不仅有 助于企业经营活动,还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展望未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未来侵犯隐私 权的方式也将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因此.在大数据背 景下,积极探索隐私权的保护策略,针对易陷误区、易 踩红线、易给个人造成心理负担等,有针对性地利用大 数据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完善法律保护体 系.助力该隐私权保护策略在未来的应用推广,保护大 数据背景下公民的隐私安全,发挥大数据的积极价值。参考文献:[1] 王忠.美国推动大数据技术发展的战略价值及启示[EB/OL ] . http ://theory.people.com.cn/GB/82288/8385
3/83865/18250483.html. 2012-06-20.[2] 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
护指南[EB/OL ].百度百科,http://baike.haidu.com/ view/9995442.htm, 2013-05-02.作者简介:周华(1978-),男,安徽人,研究生,讲师.教学科 研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上接第34页)心理动态,让大学生在面对与自己切身 利益相关的事情时,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三)教师运用多媒体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不同的传播渠道可以看出.自媒体传播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拉近教育匚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因 为在网络环境下,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交流的过程中 也具有隐蔽性:学生和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会存在 更多的戒备心理,而教师也不会有更多的心理负担.因 此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将一些影音、视频以及 图像结合起来,让高校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 育。同时也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让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热情,也可以发挥自媒体的 一些传播方面的优势,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 使学生更好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五、结语在衿播学视角下,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让大学 生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发生了改变,也给教育丁作者开 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教育工 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把握住自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加 强与学生交流,以便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
36
育,让学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坚守本心,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参考文献:[1 ]胡洁.基于传播学视角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研究[J].高教学刊,2018 ( 17 ):154-156.[2]董建伟.辅导员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
成才之路,2017 ( 23 ) :90-91.[3 ]吴文浩.传播学视角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
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 30 ( 15 ):69-
70+73.[4 ]陈斯雯.利用传播学理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
效性的方法研究[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18,2 ( 05 ): 37-3&[5 ]吴新风.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时代挑
战与回应[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18 ( 01 ):102-105.作者简介:徐清(19—),女,江苏盐城人,硕士,助教.研究 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