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天然气管道抢修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论文

天然气管道抢修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论文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天然气管道抢修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论文

【摘要】城市天然气管道网络是重要的基础设施,维护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稳定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一旦发生天然气管道泄露事故,有效地组织抢修、确保抢修现场的安全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天然气管道泄漏及抢修现况

燃气管道多是埋地的,其泄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外力破坏;细菌腐蚀、杂散电流腐蚀造成穿孔;地基沉降或者深根植被挤压造成管道变性而破损;施工工艺不合格造成的质量问题或者焊接不严、连接部位防腐不达标等原因,均会造成燃气管道泄漏,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可见重视燃气管道设备的维护,并加强管道抢修现场的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2、天然气管道泄漏的原因及抢修安全注意事项

天然气管道泄漏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因自然的细菌腐蚀和杂散电流的侵蚀,而造成的管道损坏是较为常见的。土壤中的细菌无处不在,日久年深,就造成了管道表面覆盖着疏松的锈层。 细菌腐蚀的创面边缘不整齐,管壁的厚薄程度不一,在修复的时候,需要注意焊接的细节,避免电焊洞穿造成的漏气。 若是创面较大,则需要更换此段管道。 在进行现场抢修的过程中,应注重安全管理事项。抢修工作需要的设备、抢修人员的安全作业意识、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安全抢修预案都是关系现场安全抢修的重要内容。 另外,杂散电流的侵蚀具有随机性,其破坏速度快,造成的创面光滑整齐,而

因杂散电流损坏管道的创面并非单一,其抢修需要同时进行,所需的人力是较大的,因此,现场的安全管理需要考虑到抢修过程花费的时间以及对抢修现场的交通控制。

人为因素导致天然气管道泄漏的情形也十分常见。 如市政施工造成的管道误伤、铺设管道的施工质量不合格、自管用户燃气管道泄漏等均属于人为因素。 城市的市政建设,在燃气管道附近施工是常见的。 在进行钻孔、打桩、爆破等作业时,不清楚燃气管道的走向,造成管道损坏而导致天然气泄漏的现象是常见的,若发现不及时,延误抢修时间,将造成重大损伤事故。

3、天然气管道抢修现场注意事项及安全管理措施

建立科学的天然气管道维护和管理体系,是防患于未然的正确措施。 同时,建立一套安全且高效的现场抢修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高素质的现场抢修团队、强烈的安全管理意识均是关系到抢修现场高效安全作业的重要因素。

3.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燃气管道大多是埋地管线,当发生泄漏进行现场抢修时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此时,需要将设备停运,并进行安全隔离, 同时制定作业空间的清洗和介质置换方案。 开启所有通风设施,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作业现场的氧气浓度为 18% ~23.5%, 可燃气体浓度地域 20%(爆炸极限的下限)。 硫化氢气体浓度<10 mg/ m 平方,一氧化碳的浓度低于30 mg/ m 平方 ,其他有害气体、 可燃气体及固体粉尘的浓度均应准确测量,确保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在未准确测定

前,严禁进入作业现场。作业前,施工人员应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并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全部准备到位。 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应配带的安全防护用具应一一检查。 主要负责人应具备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对作业方案和环境应较为熟悉,能够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动手施工前,防雷、防静电等设施检验合格,并确保作业环境符合标准要求,方可作业。

作业时,确保通风、及时换气、检测现场空气的质量及做好记录。 当作业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标准时,应立即撤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直到环境再次符合作业环境的要求。 抢修临时用电应符合标准,禁止纯氧通风和换气,如果工作现场通风有难度,抢修人员应使用空气呼吸机等隔离式呼吸保护装置。 进出作业现场应严格清点携带的工具和材料,以防遗漏在工作现场。

3. 2 停气后恢复通气的安全注意事项

燃气管道抢修往往会停气,停气后恢复供气应告知用户。通气前再次确认停气的范围,并对相应的管道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符合燃气管道通气的条件。 置换气体的时候,置换点周围的环境需要设置警戒,严禁火种的存在或者进入警戒区。 利用中压分支立管作排放点时,必须用胶管或镀锌管引至通风良好处,排放口朝下风方向,室内、采光井内等通风不良处不得作为直接排放区。停气范围内应选取压力测试点,确保无侧漏的可能。 天然气道测漏时,应缓慢开启停气关闭的上游控制阀,导入燃气至 8 000 ~10 000 Pa 压力,关闭上游控制阀,对停气范围的管段定性检查至少5 min,无压降为合格。

液化石油气燃气管道测漏检测,同样操作。 压力定性检查有压降时,应进行分段测漏。存在压力降的管段,需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查找泄漏点,排除隐患后重新测漏,合格后方可进行置换 通气。

进行气体置换后通气,天然气地上共用管道系统置换标准为:甲烷浓度达到 70% 以上,若浓度低于70%,应在此放散阀处进行排气放散至甲烷浓度达到70% 以上。 置换时先缓慢开启上游控制阀导入天然气。 在放散阀和中压分支立管末端进行排空置换,排气放散前检查排气点位置,放散阀位置处于上风时,应用胶管或镀锌管引至,并设在通风良好处。 间歇式开 启放散阀,排放系统内气体,排放过程中监测放散点甲烷浓度, 当放散点周边甲烷浓度达到报警浓度时(爆炸下限的 20%), 关闭放散阀门,待浓度下降后再继续放散。 地上中压管自身作业导致的停气,测漏合格后直接进行置换通气。 置换时应在系统远端选取排放点检测甲烷浓度,达到 70% 以上为合格。 最后,关闭放散阀门加装丝堵,肥皂水检查无泄漏,即完成置换。 若是液化石油气地上共用燃气管道系统置换,测漏置换前应在上升总阀前端(下)放散阀进行放散,放散燃烧火焰呈黄色为合格,合格后再进行测漏。 检查前面放散阀、排气阀应关闭, 向系统内注入压缩空气测漏,测漏合格后排放压缩空气,即刻开启上游控制阀向系统内注入液化石油气。 在放散阀、排液阀和中压分支立管末端进行排放置换,排气放散前检查排气点位置,当放散阀位置处于上风时,应用胶管或镀锌管引至通风良好处。 间歇开启放散阀,排放系统内气体,在排放口应保持有明火,防止燃气集聚。 地上中压管自身作业导致

的停气,在测 漏合格后直接进行置换通气,置换时应在系统远端选取排放点燃烧放散检测液化石油气浓度,放散燃烧火焰呈黄色为合格。

3. 3 建立抢修安全协调机制

建立抢修安全协调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燃气泄露抢修现场的安全性,解除安全隐患。 燃气管道网的安全监管,旨在维护燃气管道网的安全运行;当天然气泄露发生之后,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能够有效判断管道泄露事故的严重性;并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抢修。 若需要调动其他部门配合,也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告知和准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运用,管理信息化系统将有效地调动抢修作业部门、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抢修设备供给部门,使他们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到待命或者行动指令,这对提高抢修作业现场的 有效性与安全性都十分有利。

4、结语

城市天然气管道网络是重要的基础设施,维护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稳定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一旦发生天然气管道泄露事故,有效地组织抢修、确保抢修现场的安全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