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既是发展哲学也是人生哲学
摘要: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它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它强调实践基础上认识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在尊重客观。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关键词:实事求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哲学发展哲学
一、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简单的说,实事求是就是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说话办事做学问。
实事求是中的“是”有科学、真理与理想的三重内涵。我们探索、研究、追求的“是”,一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什么,事实的究竟是什么,这是科学的范畴。二是客观事物的合理关系应该是什么,公平、正义、合理指的究竟是什么,这是真理的范畴。三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前途可能是什么,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应该是什么。这是理想的范畴。司法实践中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积极预防犯罪”,体现的就是这三重内涵。
二、实事求是的提出
“实事求是”本是一句古老的中国格言。最早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言称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实事求是的概念。
1941年5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把这一原指治学态度的格言从哲学的高度作了新的解释,赋予了它以新的含义,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全面改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三、实事求是是发展哲学
辩证唯物论中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这样提到: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所以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唯物辩证法中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这样提到: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看问题。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本质上就在于它尊重事实,尊重实践,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于它讲究实事求是。什么是“实事求是”?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用“实事求是”这一科学概念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的基本立场,并以之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杰出贡献。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内在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的两大体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要坚持这两大体系首先要坚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历史上最彻底的唯物主义,他创造性地提出唯物主义历史观,这是之前的任何唯物主义所做不到的,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最彻底的唯物论,而实事求是唯物主义的最根本要求,所以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发展的哲学。
四、实事求是也是人生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这样提到: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才能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认识反过来又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认识的正确与否需要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但由于客观事物的不断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认识也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实践——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它们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相互适应,相互转变中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根本观点。我们党的领导人深刻领会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创立了“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同志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运用这一思想方法,强调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取得了中国的伟大胜利,同志讲“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根本意义说,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政治思想的前提,没有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便不可能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政治态度。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要求个体针对客观现实,找出自己的努力方向,确定人生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一个人的具体目标,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阶梯,理想是人生具体目标的总和。没有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人生理想就是一句空话。可见,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待人生,才会产生正确的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
树立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哲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客观事物,研究人生活动这一客体,通过实践来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解决人生过程中的种种矛盾。
五、总结
思想的出发点和精髓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科学世界观和方的基础和根本点,贯串于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实事求是是倡导的中国党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是从事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加强自身理论修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从社会整体出发,而不仅仅从个人的一己私利出发,就一定能够提高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迎接人生历程中的种种挑战,使自己一生充实而有意义。